巴巴文化
讓插畫不只是文字的插圖
「我們不把圖當成是文字的『插圖』,好的插畫是會帶動整本書的氣氛的。」貓小小說,巴巴文化不僅在每一本書的出版過程,重視插畫家的想法與風格,今年更推出「腦星球」書系,由插畫家提案,文字與圖都是插畫家原創,目前出版了《一直一直躺著睡》、《拉拉的皇冠》、《小班》3本作品。
不少童書插畫家都希望可以在巴巴文化出版書籍,「不知道為什麼,許多插畫家的畫在巴巴文化出版,個人風格就出來了。」從事童書編輯工作六年的Emily觀察。
巴巴文化何以有此獨特魔力?貓小小對作者精準的「識人」功夫,恐怕是最好的解答。
「一個好的插畫家要會思考、能讀懂文字,」貓小小說,巴巴文化在選擇插畫家時不思考是不是科班出身、不在意有沒有純熟技法,重點在會說故事,「喜歡畫畫、會畫畫的人很多,但你如何獨特?你能不能讀懂文字裡的文學性?你有沒有思考與理解、詮釋文字的能力?你能不能畫出文字沒有提出的感覺?無論是插畫還是文字,就是選擇不同的方式說話而已。」
但是光找到會思考、懂得閱讀文字、詮釋能力強、充滿個人風格的插畫家還不夠,許多創作者一開始只是「璞石」,需要專業編輯慧眼獨具,將「璞石」變為「寶玉」。
由作者李憶婷所繪製的《再玩一下下嘛!》前後就磨了三年才在今年出版。這原本是一隻不愛睡覺的小熊的故事,小熊到了冬眠時間還不想睡,一直喊著:「為什麼一定要睡覺?我就不想睡啊!」快入睡的熊媽媽被吵到受不了,從睡夢中跳起來查詢熊為什麼要冬眠的資料,查著查著,終於查到了,結果,小熊也睡著了。
故事的原型貓小小很喜歡,但是關於不睡覺主題的書太多了,作繪者李憶婷也同意修改,但是修到後來大家都卡關,這故事擺放了很久。有一天,貓小小再問李憶婷:「要不要試試我們再一起努力,先不要畫,我們先把故事順好?」李憶婷點頭答應,打定主意無論如何都要修好故事情節,最後寫出的版本,成了一隻小熊一直玩一直玩。
「看草圖時,她和我都超緊張的,但是看的時候覺得『哇好棒,我們終於改出來了!』故事對了、節奏對了、畫面設計也對了,把故事改出來了!」貓小小回憶這段過程,開心表露在聲音裡。
貓小小說,每個插畫家有自己的風格、對作品詮釋的方式,所以她從來不要求作者模擬他人畫風;當畫家交來的作品跟原先設定不同,編輯也不會直接退稿或馬上溝通希望的方向,而是先問畫家「為什麼要這樣做?」
「重點不是我們的想法?我們要你改什麼?而是你的想法。」和插畫家一起挖掘創作的中心想法,是巴巴文化一直努力的目標。
巴巴文化堅持不做翻譯書,每一本書都從無到有親手打造,總編輯郭冠群在創辦時就期待巴巴文化不僅是出版好書的出版社,更是提供本土作繪者創作的平台,「自製書非常非常辛苦,但這是必要的,對台灣的編輯力會有幫助。」聽巴巴文化的編輯「說書」,少少員工的小小辦公室裡,盈滿了對文化的熱血和每一本書的熱愛。

貓小小如同插畫家的伯樂,與繪者攜手出版一本又一本美麗而精緻的圖畫書。 Hsiao Ching-lien is the one who finds and develops local talent to publish one beautiful, finely made illustrated book after an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