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伊始,全台驚傳「毒飼料」事件:因為品管不良的加工廠從南亞進口了含有高量黃麴毒素的玉米原料,導致南北各大流浪狗場陸續傳出狗兒暴斃事件,位於八里的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也是受害者之一,場內兩百多隻狗兒罹病猝死,餘下的也需要細心調養,對好不容易經營上了軌道的動保協會來說,真是一場「血淚教訓」。
狗兒暴斃,傷心的不只是保育場員工,為數甚多的「狗爸」、「狗媽」們也籠罩在濃濃的失落感中。不過,保護動物協會最叫好叫座的「您領我養」專案仍將持續推動,希望在如今景氣低迷、「棄犬潮」大量湧現之際,讓每隻流浪狗都有安頓之處,也讓出了錢的愛狗族都能擁有一隻「心靈伴侶」,人狗相伴,為亂世營造幾許暖意。
2001年底,動保協會位於淡水的保育場,在地方居民抗議聲中被迫強制拆遷,留下百萬元罰款及1,500隻托管中與無人聞問的流浪動物。獸醫師黃慶榮接手秘書長時,協會負債370萬元,已面臨如風中殘燭的窘境。為另尋出路,保育場歷經一次大遷徒,上千隻動物湧進了淡水河對岸、更空曠偏僻的八里保育場。
儘管這樣,這群流浪動物只能安身,離「幸福之路」依舊遙遠。為此,黃慶榮異想天開,仿照家扶中心「認養兒童」的方式,推出了全球首見的「您領我養」募款方案。

愈可憐愈要養
「很多民眾喜歡動物,卻未必有條件長期飼養,或是因為不會養、不會教,弄得一家雞飛狗跳,最後走上愛狗、厭狗、棄狗三部曲,狗兒無辜,棄主也得背負一輩子的虧欠感和挫折感。」
黃慶榮認為,與其如此,不如透過每月600元的捐款,認養一隻流浪狗,不僅挽救一條生命,還可以把狗狗留在收容場接受「專業訓練」,重建「狗」生價值,認養人則保有「探視權」。
為了確定每隻狗的存在,協會幫牠們製作「身份證」,認養人可以從協會網站上看到犬隻的外貌、特徵、晶片號碼,選擇屬意對象後再捐款。如果想從認養人變成願負全責的「狗爸媽」,就像慈善育兒機構嚴選領養人一樣,必須通過保護動物協會評估各項條件後才可帶回家;若選擇「只領不養」,也可以隨時到保育場探視愛犬,甚至把牠「帶出場」,人狗歡聚一段時間後再送回來。
經過去年(2008)底的「毒飼料」事件,目前八里保育場約有三百五十多隻流浪動物,而認養人數已接近千人(一隻狗最多可同時有5位認養人),但不論有沒有人認養,保育場都會給它們同樣的關愛。通常長像討喜、個性乖巧、眼神和善者,容易成為「人氣王」,但也有例外,有人同情弱者,就是點名要「愈可憐愈好」,有些是學校同班同學集資認養,還有愛心人士自己飼養了7隻流浪狗,還向協會認養。迄今最高紀錄是一次認養12隻,還有人以家中寵物的名義來認養呢。

不只是施捨
黃慶榮指出,「您領我養」並不是鼓勵民眾光「同情」、「施捨」,捐了錢就不管,而是希望推廣「愛狗教育」,尤其呼籲認養人最好能定期去探望狗狗,甚至帶牠出來住幾天。很多管理員都發現,被帶出去、受到特別關愛過的狗,回來後「神情」就是不一樣!
不過想帶狗出去須經過面試與申請,一旦遇上假期,多名認養人搶著要,得憑順序及「狗緣」而定;如果有人最後決定要終身領養,那其他認養人必須放棄,畢竟對流浪動物來說,「能有一個專屬的家,是最幸福的。」
為了減輕保育場負擔,有人願意領養似乎是最好不過,但動保協會卻十分謹慎,不是每隻狗都開放「出養」,得先經過「親和力測試」,以了解狗狗的個性與行為,避免日後造成飼主困擾,而再度被棄養。
黃慶榮解釋,親和力測試就像人類的性向測驗一樣,可以看出這隻狗狗是不是願意和人親近:有的狗很神經質,一有風吹草動就狂吠不止;有的生性敏感,翻翻肚皮就咬人,或是不聽口令指揮、易受驚嚇,一遇突發狀況就惹禍等等。除了狗的特性外,也要看是否能與領養人「速配」,像是活潑好動的狗,若給了居家型的文靜女生,可能對人和狗都會是一場折磨。

別讓名犬變棄犬
多年觀察中,黃慶榮發現,許多不聽指揮、易受驚嚇的狗,都是因為平常「缺乏社交」,覺得「世界好可怕」,此現象尤其出現在曾被遺棄、從天堂墜入街頭叢林的家犬身上。這也反映了國人「只要我喜歡,亂養也無妨」的飼養觀,不知如何與狗互動,不重視狗的教育,不想「玩」了就任其自生自滅,最後變成流浪狗。
最令協會人員氣結的,則是隨著電影一窩蜂飼養名犬,之後又一窩蜂棄養的怪象。
黃慶榮舉例,日本導盲犬故事《再見,可魯!》上映後掀起「拉拉」熱(拉不拉多犬)、《齊天大笨狗》帶動古代牧羊犬風潮、《101忠狗》濫養大麥町、《六犬大盜》養杜賓、《極地長征》養哈士奇……,殊不知電影中賺人熱淚的忠犬,因屬工作犬,往往需要大量的活動量和人狗互動才能滿足,否則就變成躁動不安的魔鬼犬。最近協會在電影《心動奇蹟》推出時,就特別製作「心動不一定要行動」的部落格貼紙,並請會友在網友「好想養柴犬」部落格上「教育與滅火」,請對方三思,以免又製造一波流浪犬。

由於經濟大環境不見好轉,在台灣寵狗被棄養的問題也日益嚴重。圖為保護動物協會八里保育場的棄狗們,看見賓客來訪,紛紛以自己最佳的迎賓姿勢來歡迎。
寂寞產業,送你好朋友
「狗好教,人難教;愛牠不必擁有牠。」黃慶榮強調,目前協會鎖定有經濟能力的都會上班族為推廣對象。在認養人年齡上,20至40歲比例達72%,其中女性占83%,55%未婚,居住地以北市最多,並延伸到高雄縣市,教育程度也以大學居多。
為了更貼近認養人的心情,協會標榜「不是送你流浪狗」而是「送你好朋友」。黃慶榮認為,「您領我養」已成為時下最夯的「寂寞產業」之一,這是當初料想不到的。他打趣形容,民間為了化解苦悶而點光明燈,「流浪狗也有相同作用,只是沒有神明庇佑!」
然而,「您領我養」的成功絕非時機湊巧的僥倖結果,大量的「配套」苦工夫才是成功關鍵。光是狗狗的口卡製作,就耗費時日,由於大多數「米克斯」(mix,混種狗)多「長得很像」,又不是每隻都願意乖乖面對鏡頭「配合拍照」,必須逐一確認身分,避免出現「幽靈狗口」或「失蹤狗口」,才能以昭公信。
此外,保育場各犬區若有異動,如生病、狗狗互串門子、被帶出場、死亡時…,必須在24小時內從管理員、場長一路通報到秘書處,以便立即更新網站消息,也讓認養人即時得知寶貝的狀況。

「愛牠不必擁有牠」、「家中無愛犬,心中有愛犬」,黃慶榮發起「您領我養」專案,讓愛狗卻又不懂得如何養狗的人,也可以透過網路相親或填寫問卷,認養一隻「心靈伴侶」。
小黃的夢:收容所變農莊
像這次毒飼料事件,工作人員除了將病犬送醫治療,並採血分送台大、屏科大及淡水動物衛生檢驗所以尋找病因外,也在第一時間將不幸「往生」的狗狗從網路上除籍並停止扣款。所幸基於以往的互信和良好互動,多數認養人並沒有太多質疑,反倒鼓勵狗場在這波不景氣「棄犬潮」中努力到各公立收容所去「補進」即將被安樂死的流浪犬,並踴躍「預約」未來的認養名額。
自認「鬥魚」性格、絕對越挫越勇的黃慶榮,在8年前接下不支薪的秘書長一職、努力提升管理與經營績效後,本來已讓保護動物協會「起死回生」,每年有四、五百萬元盈餘,並已朝「社會企業」方向轉型,沒想到打擊突如其來,狗場難免元氣大傷,不過他還是樂觀以對,除了繼續推動「您領我養」外,他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把收容所升級為一座農莊!
「如果收容所變農莊,流浪狗會更快樂!」黃慶榮目前已在苗栗獅潭相中一塊地,比起八里現有的1,600坪租地裡擠了五、六百隻狗,未來在3.6公頃(一萬多坪)的自有地上,他預備撥出約一公頃做收容所,不僅可多收容一些狗、多拯救一些生命,而且在天然除臭的茂密樹林中,狗狗們排放的穢物與污水,可以透過生態工法淨化後變成有機肥料、灌溉花草蔬果,甚至種植珍貴的檜木、肖楠等,既可營生賺錢,又可以回饋大地。
為了讓動保協會長遠經營下去、更為了「整體提升台灣動保組織的水準,讓國際上刮目相看」,黃慶榮還準備「多角化經營」,將農莊進一步打造成為可供休閒旅遊的「生命教育園區」。
在那裡,流浪狗可以幸福過一生,並與一般付費前來的家犬一樣享有「樹葬」,讓狗狗終老時能回歸大地,走得有尊嚴。他還打算延伸觸角,為狗主人提供「主人出國,寶貝渡假」的寄養服務,或為狗狗開辦「戰鬥營」,透過訓練讓家犬更為「知書達禮、乖巧貼心」,從根本上減少狗主棄養的動機。
目前協會已在獅潭預定地上大量種植各種樹木,原本光禿禿的山坡如今已經綠油油,似乎隨時準備迎接八里的「新住民」入厝。為了圓這個夢,黃慶榮就讀研究所的兒子也以「動物收容所的視覺空間設計」作為論文題目。兩年後吧,八里的流浪動物們將徹底擺脫這次的悲劇陰影,準備快樂搬新家囉!

寵物在現代人際疏離、家庭成員減少的當下,常是抒解孤獨、壓力,陪伴長者生活的伴侶。圖為假日初寒,民眾將自家狗狗穿戴整齊一起出門散步的溫馨場面。




「愛牠不必擁有牠」、「家中無愛犬,心中有愛犬」,黃慶榮發起「您領我養」專案,讓愛狗卻又不懂得如何養狗的人,也可以透過網路相親或填寫問卷,認養一隻「心靈伴侶」。



流浪狗「越抓越多」,民間各善心收容場爆滿,是頭痛問題。黃慶榮邀集50家獸醫院推出優惠價,將流浪犬「絕育」並植入晶片後,再交由社區「愛心媽媽」們飼養,目前已有1,100多隻狗接受手術。圖為台北市環保局捕狗大隊在北市大稻埕河濱公園執行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