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主角般的聽覺音效
集結「城市意象」與「運動能量」二大視覺主軸之外,聲音更在影片中扮演靈魂般的角色。影片開始,出現的是台北市民熟悉不過的捷運廣播聲,還有運動員出賽時緊張的喘息、心跳聲。「無須多加解釋,聲音一出,觀眾的腦海就浮現畫面。」為了讓影片加分,劉耕名因此特地邀來加拿大音效團隊,操刀製作。隨著影像視覺,再加入熟悉的音效,便能讓觀眾連結到自己的記憶,引起共鳴。
這支為世大運製作的第三波宣傳片推出後,引發廣大好評,劉耕名坦言,「始料未及」。為了製作這支集結動畫、實拍等複合媒材的影片,除了劉耕名率領的Bito Studio團隊,更有另名短片導演程季皓與擅長動態拍攝的導演尹國賢一同加入。
去年接下任務後,會議室的工作室透明牆上,貼滿團隊成員的創意發想紙條;為了拍攝完美畫面,兩組團隊陸海空出動高速攝影機、空拍機、GoPro、水底高速攝影機等,捕捉日常無法看到的高空和水底鏡頭;為了展現運動員的力與美,製作團隊共拍下二十多項體育賽事運動員,棒球項目更是動員全隊9人,只為了記錄精彩一刻。
然而,劉耕名表示,影像的剪輯,猶如一門「減法的藝術」,許多精彩萬分的畫面,都因考慮畫面、節奏而被捨棄。例如,一位體操選手於鞍馬上跳躍騰飛,那完美的弧線與運動員爆發的肌理線條,在在令劉耕名印象深刻,製作團隊原本打算用於結尾,最後則在影片節奏的考慮下,成為遺珠之憾。「不光這段,沒有出現在片中的還有許多精彩片段。」劉耕名說。
每一個畫面進入拍攝前,已經過團隊成員無數次討論、激盪,確定每一個分鏡、畫面鏡頭。即使事前精確地籌備規劃,透過空拍機攝下網球場、籃球場所展現的幾何之美,仍讓劉耕名感到無比的視覺震撼。籃球場、網球場,都是眾人平日運動、休閒的場所,「但誰也沒想過,換個角度,從天空俯瞰而下。平日不覺特別的場地,竟如此震撼。」
接下公部門影像拍攝任務,對劉耕名與團隊而言,都是頭一次。過往,若見到政府單位繳出不佳的作品,周遭充斥著批評聲浪,但說得再多,何不如動手改變。肩負使命感的他,決定以作品發聲,拍出最具國際級水準的精采短片。「一定要繳出最棒的、端得上國際的作品!」

驚艷各方的世大運宣傳廣告「Taipei in Motion」,是由Bito Studio創意總監劉耕名邀集三組團隊一同完成。(林旻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