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我第二個家
還有接待家庭聯合起來,一起帶外籍生去夜騎、爬合歡山、划龍舟,或是去看收涎、去饒河夜市吃22種台灣小吃。參與接待計畫四年的呂佳真說:「我們七、八個家庭真是卯起來玩!不僅為外籍生創造他們在台灣的生活經驗,也豐富我們的生活,許多接待家庭原來不知道台灣可以這樣玩!」
呂佳真也是擔任寄宿家庭的home 媽,她算算已接待了來自23個國家、33個外籍學生,其中就有七個奧地利學生。她說:「奧地利不過800 多萬人口,我在台灣就認識了7個。我們常說台灣很有人情味,但在接待過程中,我也體會到接待學生反饋的熱情!像有次去大陸參加學生的婚禮,學生不僅接機、送機,還派朋友當地陪,這個學生還是其他接待家庭的home小孩!」
也因為彼此暖心的互動,對這些來台灣求學的外籍生來說,台灣是這麼重要!接待家庭曾幸鈴說,她曾接待來自索羅門的學生Stephanie 與Patricia,不巧她們在台讀書期間,台灣與索羅門斷交,非常憤慨的她們,馬上在個人臉書的大頭貼,換上與台灣國旗合照的照片,寫上永遠支持台灣的字句,並且向home 媽表示:「你是我的家人。」
孫瑜謙也曾接待來自薩爾瓦多的學生,遇上斷交事件,學生馬上打電話告訴她:「台灣是我第二個家,我的國家怎麼這麼stupid!」
然而,在媒合過程中,也會出現家庭與學生不適合的問題。對雙方而言,「交朋友也要看有沒有緣!」例如有的接待家庭會提供週末住宿的體驗,但一定要事先明說,不可以帶男女朋友來住;或是出去吃飯,各付各的,不一定要請客。
像蔡桓艮曾接待一位來自布吉納法索的學生,學生要離開台灣的當天,要求蔡桓艮載他去蓮池潭,然而時間有限,這位學生又要趕飛機,在學生十分堅持下,蔡桓艮飛車趕到蓮池潭時,沒有想到這位學生只是為了在門口打卡,寫上「我征服這裡!」讓她心裡十分不舒服。蔡桓艮向學生表達心聲,學生最後也為自己的行為道歉。

一共來自四個國家的home小孩,為home爸陳柏任慶生。(孫瑜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