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國九十年,就是公元二千年的開始,為了拓展國家與民族更飛躍的成長,未來十二年將是我們必須把握的準備期。民眾特別關切的究竟是什麼?未來十二年國家將積極推動的重點又是什麼?
李院長在向立法院提口頭施政報告前,曾指示行政院新聞局編印一本標題為「昂首闊步邁向廿一世紀」的專冊,該冊在李院長提報告時,即分送每位立法委員。以下就是這本專冊的內容。

未來的文化建設,將朝「生活精緻化」進行,文化性觀光資源將更豐富。(鄭元慶)
國民所得
到民國九十年時,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的每人國民生產毛額將達兩萬美元以上,相當於目前高度工業化國家的水準,排名可望提昇至全世界第廿名以內;外貿總額預計可達三千五百億美元,成為全球第十大貿易國。
至於社會福利和教育方面,屆時全民皆已享有健康保險,而人力素質亦會加倍提高。同時由於消費者物價的持續平穩(預估平均每年上漲不超過三.五%),及經濟穩定成長的維持(平均每年成長率為六.五%),國民所得與生活水準都將進入已開發國家的行列。

預計實施的十二年國民教育,將使百分之九十的下一代具高中以上的教育程度。(鄭元慶)
文化建設
到了民國九十年,富裕社會的「超越物質的現象」將明顯地在台灣地區出現。國人也漸由物質生活享受與物品財貨的重視,轉而注意到生活情趣、消費品味、居住空間的格調、衣著裝飾的氣質,國民文化素養的水準將顯著地提高。由於十二年國民教育已順利完成,在升學競爭緩和下來之後,中小學的藝能教學與生活教育將正常化,大學院校的通識課程也使學生的文雅教育更具效果。
休閒娛樂在國人日常生活中將佔有較大的比例,一般人每日平均將有八小時的休閒時間,多數人每週工作五天,周末的閒暇活動受到普遍的重視,一般家庭將分配約三分之一的收入於娛樂活動與旅遊消費上。
屆時,台灣地區將有較多的文化性育樂園區,包括台灣南部與東部的民俗技藝園、北部的中國文化園區,同時將比現在增加至少五個大型博物館,各縣市文化中心根據地方產業特色闢設的文物館與小型博物館亦將全部完成,豐富了文化性的觀光資源。
此外,私人興辦美術館、文物館亦成為風氣,藝文團體蓬勃發展,而每一鄉鎮皆設有圖書室與視聽中心的計畫亦將實現。
廿一世紀亦將是資訊社會,傳播媒體的影響將更深入國民的知識生活。由於公共電視系統的健全發展,衛星直播電視節目將以公共電視為主,地區有線電視系統中亦有多條公共電視頻道,提供高水準的藝術、體育運動、文藝節目。
社區設計與景觀美化將受到重視,表現「生活精緻化」的新社區將到處可見,除了建築風格具有中國文化色調外,具有可供社區成員共同活動的空間(廣場或綠地)亦為其特色,社區藝文活動也將經常在周末或假日進行,鄰里關係因而改善,守望相助更為落實。同時,在政府結合宗教機構與公益團體的努力下,一種適合現代社會倫理的生活禮儀與民俗文化亦趨於流行,「禮義之邦」的美譽將再度呈現於國際社會之中。

經由教育系統,培育良善健全的國民與有效人力,是未來國民教育的重要方針。(鄭元慶)
國民教育之發展
經由教育系統培育良善健全國民與有效人力,是未來國民教育的重要施政方針。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廿餘年,使全民智識水準與生活品質大為提高,展望未來廿一世紀之社會需要,至民國九十年,我國國民教育的發展,預期將達成下列目標:
(一)完成延長十二年國民教育年限,提昇國民教育水準至高級中等學校程度。
(二)在質的方面,提昇每班教師員額比例,減少班級學生數;國小方面,由目前平均每班一.九位教師,逐年提昇至八十二學年度一.五人,而後維持此標準至九十年度;班級學生數則由目前的平均每班四十三人,漸次減少至八十二學年度的四十人,再減至九十學年度的卅五人。而國中每班教師員額比例,則由目前每班平均二.○四位教師,逐年提昇至九十學年度的二.二位教師,班級學生數由目前的平均每班四十三.五人,漸次減至九十學年度的卅五人。
(三)在量的方面,要提供充分就學機會,民國九十年的國小學生升國一比例將達全面升學(九九.九九%)目標;而國中升學高中的比例,在十二年國民教育全面實施後,將由目前的八○%,提高至九十學年度的九○%以上。

為配合台灣現代化的發展,整體交通建設也是未來十二年政府將積極推動的施政重點。(鄭元慶)
整體交通運輸系統
隨著台灣地區的現代化與都市化發展,人口大量向都市集中,交通問題的解決日益迫切。對於台灣地區交通建設的長程發展計畫如下:
(一)為解決都市人口集中所產生的問題,將積極規劃台北區、桃園區、新竹區、台中區及台南區、高雄區六大捷運系統,使都市與其周邊之衛星市鎮形成交通網,以分散都市人口之過度集中。
(二)積極興建第二高速公路,並規劃高速鐵路,連貫七大捷運系統,使南北交通快速便捷。
(三)興建台北宜蘭快速公路,並延伸直至蘇澳。
(四)積極興建南迴鐵路,及北迴鐵路雙線行車,完成環島鐵路運輸系統。
(五)鼓勵民間航空公司增闢島內航線。
(六)擴建台北及高雄國際機場,並充實其設備,以應發展國際貿易暨觀光之需要。
(七)籌建深水港,擴大高雄港與基隆港之吞吐能量,以加強海洋運輸。
(八)推動電訊現代化,發展資訊科技,改進電信服務,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相信經由以上所列整體交通運輸系統之完成,將可大幅提昇運輸品質,加速區域均衡發展,使大眾生活品質更為提高,邁向廿一世紀。

今後十二年,政府將在都會區透過農業區變更住宅區、區段徵收的方式,興建廿萬戶以上的國宅,改善中低收入戶的居住品質。(鄭元慶)
設置科學城
科學城系未來都市發展之新型態,其經濟基礎系建立在科技工業之發展上,同時配合現代化的公共設施,以提昇工作、休閒、育樂、居住等生活品質。
新竹縣、市與科學園區、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工業研究院相毗鄰,可運用科學園區成長所產生之經濟動力,配合清大、交大、工研院等學術研究機構的知識及人才資源,利用新竹縣市既有之規模、條件以及文化風貌,予以整體規劃與建設,將可成為結合科技發展與豐富人文資源的現代化都市。
在十年至十五年內,將新竹地區發展為一具有一百萬至一百二十萬人之高效率、現代化都會區,其範圍包括既有之新竹老城、南寮漁港及科學園區,以及新開發之河濱大學城、香山山城等地區。此一現代化都會區或科學城之預期成果如下:
(一)提昇區域性的傳統產業及建立高科技工業,以發展經濟、繁榮地方。
(二)吸引北移人口,紓解台北都會成長的人口壓力,達成區域均衡發展。
(三)科學城發展的結果將使新竹市商業區目前的都市規模再擴大一倍,屆時其與目前的台中市、台南市的中心商業區的規模相仿,而其中心商業區之經濟活動也將增加三倍以上。
(四)香山山城將發展為一山明水秀之風景住宅區,是一個既表現地方特色,且具有國際水準之好居所。而其河濱大學城亦將發展為文化水準極高且人才匯聚的城鎮。
(五)建立區域性共存共榮的生態體系,使科技與生活結合,並且有健全現代公共設施,提昇多元性生活品質及增進國際形象等多重效果。

我國準備發展太空科技,未來五年,將先行發射一顆負載二百磅的低軌衛星,藉以帶動腦力及技術密集產業。(本刊資料)(鄭元慶)
發展科學研究之人造衛星
綜觀世界科技先進國家之太空計畫,如美、蘇、歐洲國家,以至於鄰近之日本,無不以發展衛星科技為先期目標。七十七年十月間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成立「人造衛星應用及發展研究小組」,集合政府、學術、軍方及民間共同探討我國發展人造衛星之可行性,以半年時間完成研究報告,咸認為目前我國正值經濟及工業轉型時刻,以我國之經濟實力、科技人才及教育水準而言,借重衛星計畫發展腦力及技術密集產業,加速進入已開發國家之林,正其時也。
本計畫是以五年為第一期,自行發展足以投射負載約兩百磅低軌道科學衛星之發射系統及相關周邊設施,此階段完成後,不僅可擁有完整之低軌道發射系統,並奠定了發展較高軌道發射系統之技術基礎,同時可規劃或執行下階段高軌道之研究工作。在此階段完成後。其預期成果如下:
(一)預計於計畫執行期間至少可培養約五○○名中、高級太空科技人才,將對今後國內航太工業提供重大貢獻。
(二)可提昇我國之國際形象,使我國具備更多籌碼以促進與他國外交或實質關係。
(三)於計畫完成時,將使國人深信我國已具備發展高軌道同步應用衛星所需之人與才技術,若仍有顧慮,將僅是投資之意願而已。
(四)由於太空科技對品質要求至高,該計畫完成後將促使產業、政府、學術各界對產品品質之要求更為提昇,此與我國目前正推動之全面提昇品質,促進經濟發展之目標,不謀而合。
(五)科學衛星將就太陽表面電漿(Plasma)分佈實況,太陽直徑大小之準確量度等加以深入研究,對氣象預測具有積極的助益,其他如對工業之系統整合、國防建設等更具有深厚的發展潛力。

未來十二年,旅遊支出將佔國人消費支出的三分之一,開闢觀光休閒資源,亦為政府刻不容緩的課題。(本刊資料)(鄭元慶)
國民住宅之建設
國民住宅系政府照顧收入較低家庭居住生活、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品質、發展國家經濟之有效措施之一。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修正「國民住宅條例」,改進國民住宅興建方式,除由政府直接興建外,增列貸款自建及獎勵投資興建。過去卅餘年,政府興建或貸款之國宅約廿五萬戶。
近兩年來房價高漲,一般較低收入家庭購屋困難,為協助其解決居住問題,政府將以直接興建、貸款人民自建、獎勵投資興建及貸款人民自購等方式協助其購置住宅;七十九年度政府計畫興建國宅一萬七千餘戶,輔助人民貸款自購住宅一萬零五百戶。今後十二年,政府將依據國宅等候名冊登記情形適量興建國宅,預計將提供廿萬戶國宅,輔助人民貸款自購住宅約十二萬戶。
此外政府配合都市健全發展及公共建設投資,在都會區將採農業區變更為住宅區並採區段徵收方式取得低廉土地,興建合理價位之住宅,以增加住宅供給量,預計四年興建十七萬至廿二萬戶,惟將視土地取得情形及住宅實際需求情形適量興建。

民國九十年,台灣地區將有五個國家公園,旅客每年可達一千三百萬人次。(本刊資料)(鄭元慶)
國家公園暨休閒遊憩活動
我國「國家公園法」於民國六十一年公佈施行,自七十年三月起,在內政部營建署積極規劃推動以來,台灣地區已完成墾丁、玉山、陽明山、太魯閣等國家公園計畫,並分別成立國家公園管理處,依國家公園計畫展開建設管理工作。蘭嶼國家公園計畫正辦理規劃中。
國家公園之經營目標,旨在保護具有國家級或國際級之重要性自然及風景區,提供科學研究、教育訓練及休閒遊憩等活動。至民國九十年,估計五個國家公園之遊客可達一千三百萬人次。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預測,到民國九十年,來華觀光旅客將超過二百九十萬人次,國民旅遊人次將高達一億一千萬。為因應觀光旅遊需求,交通部觀光局將依據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系統開發計畫,積極推展北海岸、東北角、東部海岸及澎湖等重要觀光遊憩地區之建設與管理,屆時將提供海濱渡假、遊艇碼頭、海洋公園、海釣、泛舟、露營及輕型航空遊樂器等設施,以滿足國民多樣化休閒遊憩活動之需求。
同時,交通部觀光局為配合台三線及西部濱海公路之建設,預計於民國九十年前,將建設沿線四十七處重要遊憩據點,以便提供西部人口聚集地區之觀光遊憩需求。又為配合旅遊型態的轉變,擬將台中縣月眉農場建設為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自然科學與現代科技之大型主題育樂園區,並鼓勵民間投資興建觀光旅館及各種遊樂設施。
為提昇觀光旅游資訊服務品質暨因應觀光國際化的趨勢,交通部觀光局擬將重要航空站、鐵公路、捷運站及重要都市,規劃成為國民旅遊及國際觀光資訊服務網路,用以便利觀光旅遊。

在環保署的整體規劃下,預計民國九十年,我國將進入環保法制化社會,各類汙染均可獲有效管制。(鄭元慶)
公營事業民營化
公營事業移轉民營為世界性的潮流,一九七○年代以還,先進國家如英、日等國推動民營化已有許多成功實例。為順應國際大環境暨落實政府經濟自由化、國際化政策,逐步縮小公營事業經營範圍與規模,乃是一種應然與必然的趨勢。行政院為加速此項工作的進行,已於本年七月廿五日,成立「公營事業民營化推動專案小組」,負責推動此一當前重要施政。該小組並已初步選定中國鋼鐵公司、中國石油化學公司、第一、華南、彰化三家商業銀行等十九家公營事業作為第一階段進行民營化的對象。至於其他公營事業亦將繼續研究民營化的可能性,同時配合民營化的需要,在組織與經營管理上作必要的調整。預計至民國九十年時,除了極少數直接與國防機密有關及具有明顯政策性任務的公營事業,仍將維持公營型態外,其他公營事業均將開放民營。屆時公營事業在我經濟結構中,所佔比率極低,甚或即使維持公營,其股份亦將有相當比例由民間持有,如此則我國經濟發展將呈現更大活力,邁入一新的成熟經濟(mature economy)境界。

未來化學災害預防及環境品質監測站網建設完成,台灣將成名符其實的美麗寶島。(鄭元慶)
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
行政院環保署成立後,在整體規劃下,已積極推動政策革新、健全組織體系、強化行政管理、增修訂法律規章、加強教育宣導、嚴格管制重大汙染源、擴大工程建設、發展環保科技、建立環境評估制度及公害糾紛處理模式等重要措施,預測民國九十年我國進入環保法制化社會,各類汙染均可獲得有效管制。
如空氣品質指標值(PSI)在一○○以下,現十三%嚴重汙染的河段改善至二%,現廿四%嚴重汙染之水庫改善至三.六%,事業廢水汙染量減少七十五%,畜牧廢水減少七十%,三%嚴重汙染的海域改善至○.四%,地下水可符合飲用水標準。垃圾焚化處理佔七十%,衛生掩埋佔廿九.五%,堆肥處理佔○.五%,此外化學災害預防及應變體系、環境品質監測站網建設完成,對環境汙染能正確預警並迅速反應,台灣地區將是一片藍天綠地、青山淨水名副其實的清新、美麗寶島。

全民參加健康保險,是政府在民國八十四年底將完成的施政目標。(本刊資料)(鄭元慶)
國內醫療保健
至民國九十年,各種幼兒傳染病如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痺、先天性德國麻疹等,將因預防接種的普及、幼兒營養的改善,及環境衛生的進步,預期將可消除,麻疹也應可有效控制而僅是零星病例。B型肝炎及相關之肝病也因預防注射的積極推動,將可使罹患率迅速下降。
又中老年病防治,經由全國高血壓及糖尿病篩檢及控制計畫之推展,預期至民國九十年,腦中風、心臟病的發生率、死亡率及殘障人數將可大幅下降;屆時國人平均壽命將可由目前的男性七一.三九歲、女性七六.六○歲,提高至男性七三歲,女性七八歲。
另外由於經濟繁榮與社會進步,國人對社會福利的要求不斷提高,政府為順應此一趨勢,促進社會安定,乃決定於民國八十四年底以前完成實施全民健康保險。
健康是一種基本人權,適當的醫療照顧,可以防治疾病,增進健康。全民健康保險,是以全民「自助」與「互助」精神及「分攤風險」的作法,來減少國民就醫的經濟障礙。這種社會安全制度的建立,是當前社會所需要,也是國人所殷切盼望,但有別於社會救助,社會大眾應有共識。
我國目前約有四○%的國民,已經參加公保、勞保及農保等健康保險,政府將以現有各種保險制度為基礎擴大保險對象,將其餘六○%的國民納入健康保險,使國民於發生生育、疾病及傷害事故時,均能獲得醫療保健服務。

建立全國醫療網計畫全程及分期目標(圖表)(鄭元慶)
社會治安
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政府最關切的經常性、持續性及創新性的長期工作。為了建立一個「開放而不混亂,自由而不放縱」的法治社會,政府已投入這一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戰鬥。
未來十二年,政府將積極執行「台灣地區全面防制竊盜與暴力犯罪方案」、「五年警政建設方案」、「防制青少年犯罪方案」、「防制經濟犯罪計畫」、「主動打擊、消滅犯罪實施計畫」、「充實警力與裝備器材實施計畫」、「加強檢肅非法槍砲彈藥刀械實施計畫」、「改進檢察業務及設施四年計畫」、「科學偵查檢驗工作中程發展計畫」、「警察機關處理聚眾活動指導計畫」等十項重大工作。相信在這些方案計畫次第完成後,我們警民合作的血汗一定可以達到下面的預期成果:
一、大眾守法守紀觀念及習慣的養成,政府公信力與公權力的建立。
二、全面降低青少年犯罪率及竊盜與暴力犯罪率。
三、有效防制新型態之經濟犯罪。
四、全省打擊犯罪網之建立暨社會治安面的形成,肅清非法槍彈,斷絕槍彈走私管道。
五、警察機關具備妥適處理集會、遊行、陳情、請願活動之經驗與能力。
六、提高科技偵檢能力,達到迅速破案的效果。
七、水上警察組織已經成立,可有效執行沿岸及近海的查緝工作。
八、促進警政軟體及硬體設備的現代化,全面加強基層、專業、機動保安等三方面警力。
九、提昇警察人員的社會地位與尊嚴,使他們獲得社會各界之敬重。
十、維護治安,人人有責;鼓勵全民參與維護社會安寧的工作。
國家建設的遠景
根據現有中外學者的預估,假如各工業先進國家繼續其自身的健康成長,同時沒有國際經濟的劇變,則隨著世界經濟的擴張,以及我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賡續不斷的發展,則到民國九十年我們必然會成為一個已開發的國家。
政府與民間今後如能依循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社會多元化以及文化中國化的既定政策,一方面加速民主政治的發展維持經濟穩定的成長;另方面進行相關的社會與文化建設,則國家各部門必能均衡發展,同步並進。
總之,我們的作法必須具有前瞻性、整體性和持續性,在本世紀結束前建立完備的典章制度、發展高科技的產業體系、充實現代化的公共設施、實施完善的社會福利及安全制度,同時擴大國際活動的參與,如此到了民國九十年,我們必定可以將台灣建設成為一個進步、富強、康樂與更均衡的現代化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