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內工業一片脫胎換骨的聲浪中,男性服飾製造業也力求產品升級,許多業者洞察市場趨勢,紛紛引進新的技術與生產設備,有的承國外廠商授權、代理製造世界品牌服飾,有的則已打響自己的品牌。其中成衣西服聲勢日高,壓倒傳統訂做西服;襯衫、領帶業歷史較久,於穩定中求進步;運動休閒服業受潮流影響,一片蓬勃。
當各種世界名牌男性服飾陸續在臺登陸之際,國內廠商也不甘示弱,推出許多國產名牌。
西服、襯衫、領帶是男士在正式場合中不可或缺的衣裝,而運動休閒服也在這些年出盡鋒頭,兩者同是男士服飾的主流。

圖2:店員協助顧客試穿西服。(鐘永和)
嘉裕首先推出高級成衣西服
國內製造「成衣西服」已有多年歷史,但稱得上高級品的,要從民國六十六年推出的「嘉裕西服」算起,因花色眾多、尺碼齊全,且以機器代替人工,成本降低,售價比訂做低廉,品質穩定,立刻博得男士信賴。
許多業者見獵心喜,也陸續跟進,如今除嘉裕外,較知名的廠家還有:歐風、蘭克斯、凡德、雷士、傑利雅。
嘉裕紡織公司創於民國五十九年,最初產品僅限於加工絲及少量針織布,六十年增設成衣部,生產各類針織男女成衣,均以外銷為主。為了提高產品附加值,六十三年開始產制高單價西服外銷,並看中國內市場需求,於六十六年開發國內成衣西服市場。後因外銷男裝市場競爭激烈,又受到配額的限制,嘉裕遂將西服主力市場移至國內。目前外銷項目主要是代工外國品牌的高級女裝,如克麗斯汀.迪奧。
嘉裕當初所以能洞燭機先,帶動國內成衣西服的發展,總經理楊炳連說,完全是看準未來人工昂貴,縫製西服的師傅難找,而且訂做西服費時費力,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機器取代手工為必然的趨勢。

圖3:裁製西服時,先將版樣畫在裁布用的馬克紙上。(鐘永和)
歐風西服跟進
也是看中成衣西服大有可為,財力雄厚的遠東紡織公司隨之跟進,六年前與美國哈特公司技術合作,投資製作「歐風西服」,開始即引進兩套全新機器設備,打算內外銷雙管齊下,但因配額限制,遂全心經營國內市場。
因考慮到年輕人比較注重衣著,市場潛力大,歐風西服的顧客群定在廿八至四十歲之間,樣式也比較年輕,並以組合裝居多,一件上衣,可搭配多件長褲。
目前,歐風西服的品牌是採用哈特公司的Society Brand,遠東計畫將歐風走系列產品路線,另外自行開發襯衫、毛衣、夾克、短褲等,並掛自己的品牌Paul Simon。
蘭克斯以女裝起家,制西服只有三年。
蘭克斯在推出西服前即考慮到,市面上已有以機器大量生產的嘉裕和歐風等,如果再走相同的路線,恐怕無法與這兩個大廠競爭。於是另闢蹊徑,採半手工、半機器的方式生產,但因以樣多量少、手工精緻為號召,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
過去一套西服從頭至尾由一位師傅獨立完成,到了西服製造廠完全改觀。從打樣、製版、裁剪、車縫、熨燙至包裝,採取分工方式,並以機器代替大部分人工。

圖1.2.3:嘉裕西服桃園工廠。圖1.的工人操作拉布機,將布一層層疊好拉平,便於裁剪。(鐘永和)
產制西服,各有一套
嘉裕在前年三月增設桃園工廠,為了提高產品品質及生產效率,在同年七月與日本山形屋株式會社簽訂三年技術合作計畫,花了新臺幣六百萬元購買軟體方面的技術。
桃園廠副廠長黃中瑞指出,與日本技術合作,主要是學習他們的管理,例如生產流程的安排、操作機器的正確方法與態度、員工團隊精神的培育……等。他說:「唯有敬業的員工,才能將機器發揮最大的效能。」
遠東由於過去缺乏製作西服的經驗,除了在購置生產設備時參考哈特公司的建議外,每年還派員赴哈特公司接受市場行銷與工廠管理訓練,而哈特公司亦派員前來做技術指導。
在生產設備上,歐風也採用新式機器,例如整套的立體整燙機,順應衣服不同部位的線條而設計,可以彌補一般平面熨燙機在肩部、領子及袖籠處理不足的缺失。
蘭克斯的生產方式有所不同,目前在剪裁、壓襯、上袖是採用機器,其他部分則用手工,不全採用機器的原因,是考慮到銷售量的問題。
他指出,使用機器必須大量生產,如果市場不大,會造成浪費,目前嘉裕和歐風之所以能維持,是因他們也接受國外訂單、代工外銷,但掛的是外國品牌。而蘭克斯純銷國內,市場有限,全用機器不划算,都用手工速度又太慢,而且有些部位用手工遠不如機器好,因此採取目前的做法。

圖2.是最新型的開袋機。(鐘永和)
袖籠縫製最困難
西服的製造過程固然每一環節都很重要,但嘉裕桃園廠副廠長黃中瑞指出,為了順應肩部和手臂線條的美觀,及手部活動的方便,袖籠(即袖子和衣身的接口處,在和衣身縫合前,必須先經縫邊處理)的縫製最為複雜。遠東紡織成衣內貿部的一位職員也認為,袖籠的縫製必須用手工,而且縫好後必須100%檢驗。另外撥頭(即胸前的翻領)是西服流行變化的重點,如何裁製得更平順畢挺,也是重要的課題。

圖3.則是袖籠縫合機。(鐘永和)
蘭克斯西服強調設計、剪裁
蘭克斯西服強調裁剪,廠長袁國珍指出,廠方一直在這方面很下工夫,經常派員在門市部收集顧客的反應。
由於蘭克斯並非機器大量生產,因此可在樣式強調變化。袁廠長指出,西服的款式變化很難突破,因此蘭克斯花在款式開發的心力頗多,經常派設計師出國考察,最近就推出一種介於獵裝和傳統西服之間的西裝。
蘭克斯也十分注重變換新顏色,而且70%的布料進口,因為外國布料的染整技術佳,顏色較多;有些顏色則靠自己開發,在國內訂製布料。

圖4:歐風西服以組合裝居多,主要訴求對象是年輕人。(鐘永和)
羊毛是西服的主要布料
製作西服的布料,以輕柔的羊毛料為主。目前國內的勤益、信華、利臺等紡織廠,生產的毛料品質已相當不錯,但離一流水準仍有段距離。
國內不生產羊毛,各紡織廠皆由國外進口毛紗加工,布料成份和外國貨並無差別,主要在加工技術,例如編織、染整方面不如人,國外廠商肯花錢在研究發展上,因此產品的花色多、質感佳、事先的防縮處理也較仔細。
嘉裕和歐風以採國產布料為主,但為了因應講究穿著的顧客需要,也採少數進口布料,而且為了表示信譽,都會在衣服上附上布料原廠商標。
在布料的純度方面,多數採人造纖維與羊毛的混紡,少數採純羊毛。
混紡羊毛料價格比純羊毛便宜,比較硬挺,且不易縮水,因此獲得多數國內消費者的歡迎。反之,純羊毛的價錢貴、比較柔軟(穿一次,西褲的褶線便會消失),而且雖事先經過防縮處理,遇水仍會再縮,必須送洗衣店乾洗,喜歡買的人反而不多。
不過真正講究穿著的人,還是會選購純毛料的西服,而且只要保養得當,能維持較長時間的畢挺,方法是將穿過的衣服掛在有蒸氣的浴室或三溫暖房間裡,如此可穿個兩、三回再燙洗。
羊毛是一種很保暖的質料,夏季羊毛料儘管織得很薄,但在地處亞熱帶的臺灣穿著還是嫌熱,因此夏季西服的生意遠不如秋冬季。如果在羊毛中羼入其他動物如駱駝、狸、貂的毛,穿起來更加暖和,而且輕盈,當然價錢又要比純羊毛貴。

圖1.2:蘭克斯的西服、西褲以手工精、顏色多取勝。(鐘永和)
成衣西服價廉物美
由於西服多在正式重要的場合穿著,價格也不算便宜,因此選購時必須特別謹慎。
首先要看式樣、花色是否合意,其次是辨別質料,最好選擇附有國際羊毛事務局檢驗合格標誌的布料,從標誌上,還可辨別羊毛的純度如何。
再者要注意做工,上衣最主要的部位是袖籠與衣身的接合處,仔細檢查是否平整,試穿時是否合身。長褲要看褲檔的縫線是否緊牢,最好是縫兩道,再看褲管中間的褶線是否筆直,左右是否對稱。
成衣西服的製作技術日新月異,售價比訂做便宜40%到50%,而且現買現穿,省時又方便,因此購買成衣西服已成為一種趨勢。嘉裕西服每年維持30%左右的成長,年銷售金額業已達二億多元,歐風西服的成績也相當不錯,蘭克斯走高品質、高價位路線,產量雖不多,年銷售金額亦有五千萬。
襯衫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男裝,也是搭配西服不可或缺的配角。
國內知名的襯衫業者,均在百貨公司設櫃,包括否司脫、美好挺、雅樂、金帝、豪華、司麥脫、大雅等,品牌相當多。以前三個品牌來說,目前年銷售總額約達四億多元。

圖1.2:蘭克斯的西服、西褲以手工精、顏色多取勝。(鐘永和)
否司脫襯衫有五十年歷史
與嘉裕西服同樣具有老牌信譽的否司脫襯衫,在臺灣已有卅多年歷史,是襯衫界土生土長的「老大哥」。
若自上海起家算起,生產否司脫襯衫的南華公司,已成立近五十年。經理黎成勳說,當時上海紡織業非常發達,制襯衫廠家很多,南華只是其一,產品除內銷外,還外銷至南洋一帶。民國卅八年南華隨政府撤退臺灣,繼續投資設廠產制襯衫。
黎成勳說,當時臺灣物質十分缺乏,布料必須進口,工廠設備也很簡陋,只有幾部老式的平車機。襯衫價格貴,也不普遍,有錢人才穿得起。
經過多次增資擴充,如今位於新莊的工廠,佔地是以前的四倍。年產量也由六、七萬增至廿多萬件,更於去年至日考察,更新全部生產設備,引進多種襯衫專業機器,而且全以微電腦操作,自動控制生產流程,使每個環節密切配合。

圖3:否司脫是國內最老牌的襯衫牌子。(鐘永和)
美好挺、雅樂是代理製造的世界品牌
遠東紡織承美國美好挺公司授權在臺製造美好挺襯衫,今年邁入第十六個年頭。
美好挺襯衫的樣式,走的是傳統路線,遠東為使產品多樣化,佔據更大的市場,與原公司合作,打出另一隻強棒——強.亨利襯衫,以多變化的領型、色彩,配合強有利的廣告宣傳,很快便打出知名度。
雅樂襯衫也是中美合作在臺製造的世界名牌。協理吳明智說明這種合作方式的優點是,可以獲得技術上的指導,且品牌具知名度,易被消費者接受。但是也有缺點,例如必須掛別人的品牌,原公司要依營業額抽成。不過代理製造外國名牌產品的公司多將之視為過度階段,希望習得技術後,能另外建立屬於自己的品牌。

圖4:否司脫襯衫工廠。(鐘永和)
領子、袖口製作最重要
縫製襯衫領子和袖口的處理最重要,因為這兩處最容易臟,必須耐洗,同時為保持美觀、筆挺,需要襯裡。和製作成衣西服一樣,目前各大廠都採用新型機器壓襯,使本布與襯布黏成一體,達到不縮、不縐、不變形的目標,使襯衫更耐洗,並常保英挺。
襯衫的製作過程比西服簡單,但花色變化較多,因此在設計要花更多的心思。
領子、門襟、口袋是襯衫花色變化較多的部位,經常搭配不同色澤或圖案的布料。因此廠家必須提早一年收集流行訊息,決定下年度的生產方向,提前訂布,才能進一步生產。
「配色領」近年來相當流行,否司脫襯衫廠長劉吉村說,一方面可使襯衫的樣式更具變化,一方面還有實用價值,因為領子若採取和衣身相同花色,常常刷洗容易褪色,因此有腦筋的業者,便設計出各種耐髒的深色配領,頗受歡迎。如今業者更聰明瞭,在淺色領的內部,採用較深色的布料,也可達到耐髒、耐洗效果。

圖5:領子經壓襯處理,才能堅挺不變形。
陸續開發新布料
一般襯衫所選用的布料以棉和特多龍的混紡居多,吸汗力強又不易起縐。麻紗或棉麻混紡,吸汗又透氣,也很受歡迎,此外,廠家更陸續開發新的質料。
否司脫與利臺毛紡合作,於去年秋冬開發質輕柔軟的純羊毛襯衫,品質獲國際羊毛局的認可,上市後,市場反應相當好。
遠東紡織今夏推出品質優良,格調高雅的海島棉襯衫。
國產襯衫的價格均相差無幾,一般說來單價六、七百元的中級品已相當不錯,比較特殊的高級質料(如海島棉和純羊毛襯衫)一件在三千元上下。
襯衫的花色以素麵、條紋和格子為主,顏色由深至淺千變萬化。款式上,最主要是領型的變化,每年流行重點略有不同。正規領(寬11/4至3吋)是永不褪時的,其他如圓領、敞領、有扣領、小翅領(多用於禮服)等,則隨潮流各領風騷。

圖6:自動裁刀可同時裁剪多層布料,省時省力。(鐘永和)
領帶賦予西服、襯衫生命
領帶不僅賦予西服、襯衫生命,同時也襯出男士的瀟灑與魅力,更易吸引異性的目光。它雖然只是一件小小的飾物,卻融合了設計者的創意與戴者的巧思。
國內製作領帶的廠商,有品牌的約五、六家,多屬小型的家族企業,如金鐘、幸福、約克、紳士等,除在百貨公司擺設,也批給一般男裝、西服訂做店及百貨行出售。
金鐘領帶是國內的老牌子,創辦人嚴章華以前在上海做領帶買賣,來臺灣後不久,與曾製作過領帶的同鄉,一起從事領帶生產,至今已有卅多年,棒子也交給了兒子。

圖1:美好挺襯衫的設計以傳統端莊為尚。(鐘永和)
注重色彩、圖案的設計
男士購買領帶相當慎重,原因是多在正式隆重的場合才打領帶,而且領帶最易吸引別人的視線。因此領帶業者最注重的是色彩與圖案的設計。
金鐘的作法是派人到國外(尤其是日本)觀察流行動態,收集相關資料,或購買一些設計別緻的領帶做參考,再加上設計人員的創意,配合國人的喜好,花色每年翻新。
一條領帶由細至寬,分別名為小頭、接巴、表,表是領帶繫好後垂下的部分,為使其筆挺,還必須加塊裏襯。布要如何剪裁才能使圖案置於固定位置等,也是一門學問。
製作領帶的布料,以質感高雅、輕盈的絲織品為佳,一條真絲領帶在國內的售價起碼一千五百元以上,深受高貴人士喜愛。目前國內在絲布的處理及印染技術不佳,因此多採特多龍為原料,另外也用毛料(適於秋冬季)和仿絲品。

圖2:雅樂襯衫門市的櫥窗經過悉心設計。(鐘永和)
國內男士喜愛藍、紅二色領帶
領帶花樣的形成,除了印花,還有緹花一法,顏色以藍、紅、灰、咖啡為主,國內男士尤喜愛藍、紅二色。
金鐘領帶秘書王瑞玲說,國內上了年紀的人,比較喜好繁雜的花樣,而年輕男士都偏愛乾淨、俐落、簡單的圖案,其中以斜條紋銷路最好。
領帶的寬度每年隨著流行變化,而寬3吋,長54—55公分的標準型,始終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王瑞玲說,今年秋冬流行小板(寬約6公分)、灰色毛料格子的領帶,搭配藍、灰色系的西裝、襯衫,十分出色大方。
運動休閒服是國內成衣界的一支新軍,主要是迎合現代人運動、休閒的風氣愈來愈盛,崇尚輕鬆、舒適的穿著心態。

圖3:金鐘領帶花色眾多,也是國內的老牌子。
運動休閒業在摸索中求進步
有遠見的業者,很早就加入生產行列。綠的(Green)成立於民國六十三年,是由幾位開委託行的同行合夥投資的。由於他們經常往來各國做生意,發覺國外運動休閒服很風行,就決定走這條路線。剛開始規模十分寒傖,佔地僅廿餘坪,員工不足十人,至今設廠於臺南安平加工區,面積五百餘坪,員工二百人左右。
綠的有今天的規模,是不斷嘗試摸索而來,其中也曾遭遇多次失敗,例如衣服上市銷路不佳,便研究原因,是花色不受歡迎?還是會褪色?……然後加以改進。並不斷購買新的機器,採用新的布料,而逐漸取得消費者信賴。
綠的產品分棉、龍混紡和純棉兩種,而且都採國產品。副總經理陳金生指出,早期國內的純棉布製造技術不佳,做成的衣服一洗,縮得像小孩服裝一般,他們為此不斷和布商溝通,並邀業者一起出國考察,為了找合適的合作對象,不知換過多少家布廠。這幾年來,國內的棉布製造技術進步很大,因此綠的純棉產品品質也穩定下來。
由於國人尚未有運動和休閒時應穿著不同服裝的觀念,為了順應民情,綠的產品走的是運動、休閒兩用路線。混紡產品的售價每件約五百至七百元之間,純棉則一千多元。
綠的一向採穩紮穩打策略,三年前業務成長到某個階段,才開始大作廣告,而且為了突出形象,還啟用外國模特兒拍攝,知名度因而大為提高。

圖4:領帶製作過程之一——裁剪。(鐘永和)
肯尼士也加入生產行列
以網球拍起家,在國際頗具知名的肯尼士,也於三年前開發成衣部,生產男女運動休閒服。產品一推出,即很快地佔有部分市場,民國七十一至七十二年間,成長率更達60%。
肯尼士曾委託聯廣公司作市場調查,發現在同類產品中,肯尼士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地位是第二名,而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僅是第四位,因此經理王崇光表示,其間的差距顯示肯尼士休閒服仍具發展潛力,需要加倍努力。
肯尼士的產品依功能分為兩大系列:運動服——包括高爾夫、網球和慢跑裝;休閒服——適合家居、旅遊、休閒、聚會等非正式場合穿著。
王經理指出,肯尼士休閒服和運動服在製作技術上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的領子用膠襯,軟中帶硬,後者則不加襯;為了強調兩種服裝不同的感覺,休閒服的門襟(胸前有扣處)較長,而運動服門襟較短,且採羅紋袖口,略帶鬆緊的感覺。至於縫製和款式則大同小異。
他並指出,為了強調舒適感,運動休閒服都採通風好、具彈性的針織布料,而未來布料的開發(經特殊加工)也繼續朝易吸汗與發汗的方向努力。
目前肯尼士在全球有四十多家代理商,依據他們在國內外銷售運動休閒服的經驗,國人比較偏愛水藍、粉紅、鵝黃、棗紅等基本顏色,而歐美人士則偏好明度較暗的中間色;在商標方面,東方人喜歡用繡的,而西方喜歡用貼的……,肯尼士為了兼顧各地不同的需求,產品也走向多元化。

圖1:以網球拍聞名世界的肯尼士,也推出質料頗佳的休閒服。(鐘永和)
相關工業密切配合,才能更上層樓
近年來我國男士對衣著的要求無論質量方面均有提昇,國內的男士服飾製造業也不斷力爭上游,但離國際一流的高級品仍有一段距離,這有賴中、上游相關工業,如紡紗、織布、染整等的密切配合,國產品才能更上一層樓。

圖2:「綠的」專櫃中陳列著花色繁多的休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