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是甚麼?
拋開工作的忙碌,找一處遠離塵囂的美景放空?還是從都市到鄉村,帶著一樣的生活方式,一樣的消費行為,只做地理上的移動?時下流行文青式小旅行,到一個地方住民宿,逛手工藝店,待文青咖啡店,但離開後,對在地有甚麼認識?
近年因為觀光熱潮而越來越商業化的台東都蘭,不只有書包、糖廠和水往上流等景點,部落青年Suming決定為旅者企劃一場真正的都蘭旅行。準備好一起走進部落了嗎?
揮別台北冬季的陰雨,到了台東陽光已快衝破烏雲。從台東市區接上台11線後一路往北,海岸山脈和太平洋在兩旁開道,經過杉原海灘時,便意味著都蘭部落就在不遠的前方。
都蘭位於台東市北方約20公里,是東海岸南邊最大的部落。突出的都蘭鼻相傳是阿美族祖先登陸地,而都蘭遺址的歷史則可回溯3,0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的巨石文化。由於此地多石,阿美族人開墾時將挖出的石塊砌成牆,都蘭便是以阿美語’Etolan命名,原意是多石的地方。
巴奈阿公為傳承傳統技藝而鑽研樹皮衣製作,至今20年有成。右圖是他以樹皮為材質製作的燈飾。
自從幾年前總統夫人周美青背著「都蘭國小」書包被媒體曝光後,這個都蘭山腳下的純樸部落,突然聲名大噪,成了台東觀光的熱門景點,開始湧入大量的觀光客。「現在附近的東河擔心都蘭化,都蘭擔心墾丁化。」七、八年前和太太移居都蘭,經營月光小棧的兔子道出此刻都蘭部落的憂慮。
這個憂慮不是沒有理由。人文、生態景觀皆有看頭的都蘭,在2000年左右吸引了一群藝術家在此定居,近年更因為觀光人潮湧入,越來越多外地人來購地、租屋、經營民宿或餐廳,漢人52%的比例已經多過在地的阿美族。
「都蘭有法國餐廳、義大利披薩、日式燒烤,而且都大排長龍,但部落媽媽開的餐廳、商店不見得有人去,」Suming有點無奈的說。
到都蘭觀光的都市人,將生活習慣原封不動帶來,才在去年12月成功舉辦以部落為主體的阿米斯音樂節,Suming發現觀光客還是習慣去便利商店消費。「如果大家帶一句阿美族問候語,走進部落阿公阿嬤開的雜貨店買東西,他們會多麼高興!」Suming說。
於是他決定在3、4月最和煦的春季,推出從去年開始試辦、今年內容更完整的「部落小旅行」,讓旅者真正「認識都蘭」,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凝聚部落的共識,為在地青年創造就業機會。
透過都蘭青年深入社區卻不打擾的部落導覽,讓旅客有機會更貼近阿美族的生活方式。
古將和我們約在都蘭的7-11門口,遠離台11線的喧囂往上坡走,是都蘭的阿美族部落。
古將今年24歲,在都蘭部落年齡階級中為「拉薩崠」的級長(阿美族每5年為一組成年人命名,目前20~25歲的拉薩崠是最年輕的成年男子組。)退伍後他回到部落,成為Suming的團隊一員,負責小旅行的部落導覽。他帶著媽媽送的成年禮物──綁著阿嬤手編美麗織帶的佩刀,那屬於阿美族活潑、亮麗的色彩,令人心情不由自主開朗起來。
古將沿著山坡帶大家深入社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以諾亞方舟為造型的都蘭天主堂,一棵高大綠蔭的大葉欖仁樹在旁守護著。這個美麗教堂是由外籍神父傅義修士設計,於2003年落成,一直是都蘭天主教教友重要的集會之處。
接著來到都蘭豐年祭的場地,每年7月15日~17日,部落的鄉親會從各地回來,在此歌唱跳舞,慶祝一整年的豐收。這裡也是許多都蘭人辦婚禮的地方,旁邊的都蘭書屋,則是部落孩子課後輔導之處。
繼續走到鼎鼎大名的都蘭國小,這個迷你的校園是日據時代就建置的百年國小,如今儼然成了都蘭代言人,觀光客人手一個紅色或藍色的書包。
走累了,還可以到部落沙發休息,這個由茅草屋及八八風災漂流木建成的公共空間,在社區散步不時可見。除了美化部落的公共空間,也讓部落青年有機會向長老學習搭蓋茅草屋等傳統技能,更是各年齡層重要的集會場所。
逛完了社區,古將再帶領大家往都蘭山裡去,尋找知名的都蘭遺址。更高處的月光小棧,是由之前的土地銀行都蘭林場招待所的木造老建築改成的咖啡廳、藝廊空間。
月光小棧是遠眺太平洋的好地點,天氣好時可見綠島、甚至更遠的蘭嶼,在此不時有藝文展演活動。主人兔子和妻子女妖,幾年前還辦了一份《蘭調季報》社區報,希望耕耘原民自治議題,可惜出刊10期後因經費不足,已在一年半前結束。最近兔子在社區裡開了間二手書咖啡店,希望能營造更多元的公共空間。
「都蘭需要觀光客,但如何和部落原本的樸實生活取得平衡?是都蘭面臨的問題。」兔子觀察到,都蘭的觀光客暴增,看似帶來商業收益,但實際上回饋到部落的卻很有限。而外來的人潮、車潮已擾亂了都蘭原本閒適的生活,部落孩子不再能隨意在社區遊玩。或許透過小旅行的導引,能減少觀光客在部落裡開車騎車亂竄的危險,打擾部落居民的生活。
「很歡迎大家來認識都蘭阿米斯,但我們的心情是分享,不是服務。」Suming強調,部落小旅行便是要打破市場邏輯、客戶是老大的觀念,從尊重部落主體性出發,才是小旅行要改變旅者的核心精神。
結束了部落導覽,運氣好的話或許可以吃到Suming親自準備的風味餐。
Suming家一樓寬敞的空間,常是部落青少年的聚會所,Suming的風味餐,講求的是天然野味,包括早上從成功的外婆家摘的新鮮山蘇、苦得回甘的野菜,新鮮的旗魚生魚片、糯米糰、醃山豬肉等。配上熟門熟路才買得到,林秀燕媽媽賣的自釀小米酒,更是一絕。
美麗的都蘭鼻是阿美族重要傳統領域,傳說是祖先登陸之地。
然而,這些都只是都蘭的一小部分,都蘭真正精彩的不是風景,是人。
30歲的阿香,是個酷酷的阿美族青年。為了幫媽媽種田,2年前結束在台北的髮型設計師工作,回來都蘭經營民宿,他也是部落的行動理髮師,到府服務的收費是一手啤酒或300元。
「這手啤酒不是我一個人喝,是兩個人邊剪邊喝,」樂天知命的阿香笑著說。他有時也幫部落老人義剪,「但老人不喜歡我剪的髮型,太新潮了,」髮鬢剃得很短,後腦勺綁個小辮子的阿香不好意思的笑笑。隨著口耳相傳,也開始有遊客會找他試試。
對阿香而言,回部落更重要的意義是學習傳統技能,搭茅草屋、下海抓魚、夜間捕撈,和同伴一起探索祖先的智慧。
這些祖先的智慧已面臨失傳的危機。
八十幾歲的沈太木,人稱巴奈阿公,在二十多年前被推舉為頭目時,決定將祖先傳統傳承給部落青年。他想起小時候曾聽父親說祖先會穿樹皮衣,但部落耆老也沒見過,巴奈阿公於是決定自己探索鑽研這個失傳已久的樹皮衣技術。
經過20年的摸索,巴奈阿公終於找到最合適打造樹皮的構木,並且透過無數的試驗,從反覆的敲打、曝曬和去蕪存菁,不但讓製作樹皮的技術重現,還以越來越精進的技術,打造出接近蕾絲的精緻紋路,除了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學生用在設計時裝上,這種特殊材質用在燈飾、帽子也很適合。
有興趣的旅客可以在巴奈阿公的巴奈達力功坊體驗敲樹皮的樂趣。如果帶上一瓶威士比,阿公會敲得更起勁。
阿米斯婦女的手工藝更不能錯過。
經營「拉客棧」的高秀雪媽媽熱情溫暖,手藝更巧。無論是阿美族服飾裡常運用的毛球,或者是傳統服飾必備的美麗頭飾,甚至是運用檳榔鞘、樹豆莢等天然材料作的創意作品,都讓人愛不釋手。26歲的海央,是十字繡體驗的教學老師,她以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情人袋,上面的圖騰都是歷代祖先累積下的美麗又神秘的記憶。
部落風味餐以野菜料理為主,家家戶戶必備的醃生豬肉也是道地的原住民美食。
台東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蔡政良,是來自新竹的客家人,因為20年前被阿美族人收為義子,從此和都蘭結下不解之緣。阿美化的他早已融入部落,參與社區事務甚深。
夜晚在位於五線的家中庭院,蔡政良燒了一塊大木頭驅蚊,也逐寒意,一群年輕人來找阿良哥拜年聊天。
「在部落生活一點都不悠閒,」蔡政良表示,不少都市人帶著浪漫想像,來到都蘭「放空」,卻不曾深入理解當地的文化。部落青年聚會交誼,參與公共事務,學習傳統技藝,每天都忙碌得不得了。最近蔡政良新熱中的活動是,和同伴一起在夜間下海射魚,「在一片漆黑的海底知道不遠處有同伴,內心感到無比安心。」蔡政良道出了阿美族「分享」及「互助」的階級觀,這也是和現代社會最大不同之處。
外來旅客若以一顆開放、尊重、不打擾的心,必然能體驗出有趣的文化差異。Suming企劃的都蘭小旅行,便是以打造一平台概念為出發點,提供在地消費的實用資訊—希望讓更多旅客有機會親近阿米斯文化,讓觀光促進在地人的經濟活絡和就業機會。
如同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在《為土地種一個希望》指出,他希望東部部落能建立文化旅遊的理念,因為唯有提升價值感,讓原住民的獨特性受到重視,並帶來穩定的經濟收益後,部落才得以永續發展。
Suming的理念已經成形,都蘭必須走出自己的路,而現在才是起點。但只有透過不斷凝聚部落共識,實際執行才知道大路何在。
下次來到都蘭,試著帶著開放的心進入部落吧。去都蘭朋友家中作客,別忘了自備飲料,你可能得到更多:譬如打獵來的山豬肉,或是夜間去溪邊捕撈來的蝦蟹青蛙湯,一起配著自釀的「蘭調飲料」,這才是道地的都蘭美式生活。
都蘭山腰上的月光小棧是眺望太平洋的絕佳景點,這邊的咖啡店藝廊,增添都蘭的文藝風景。
都蘭山上的都蘭遺址屬於3,000年前的巨石文化,是旅客造訪都蘭的必到景點。
帶上飲料及一顆開放的心,旅客若有機會深入道地的「美式」聚會,會有意想不到的樂趣及收穫。
部落行動理髮師阿香一邊和母親經營民宿,也靠著理髮專業幫社區年輕人打造潮流造型。
巴奈阿公為傳承傳統技藝而鑽研樹皮衣製作,至今20年有成。右圖是他以樹皮為材質製作的燈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