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華國寶宴
在如此精心打造的人文藝術空間裡用餐,食物也多了點學問。
國寶宴的第一道菜就是令人驚豔、亭亭玉立的翠玉白菜,精選來自彰化的娃娃菜,白菜上放了兩尾東港櫻花蝦偽裝螽斯,栩栩如生的造型讓人捨不得下箸。料理難處在,火候不能過熟,否則白菜軟爛站不住,而支撐白菜的那根湯匙狀容器也功不可沒,造型取自漢代的盥洗器皿「匜」(聲同宜)。
不過為了仿真,勢必犧牲了些美味,不少美食記者都認為,用高湯汆燙的白菜心有些生硬,沒能完全入味,因擔心破壞菜色,佐味的XO醬也只能襯底,不能澆淋其上;食用時,只好用刀叉將一片片白菜切碎,再沾著醬汁入口。
第二道閩菜之首──佛跳牆,則盛在子母口、兩側為長方形立耳,器底為3隻蹄形足的戰國「弦紋鼎」,故宮晶華以細緻光滑的陶瓷替代原來質樸厚實的青銅,這只仿古容器雖然好看大氣,但不太容易捧持,試菜時就打破了二十多個,對端菜的侍者是一大難題,得多加練習後,才能穩穩端上桌。
國寶宴的主菜「肉形石」,則選用上等的蹄膀肉,先入鍋滷約2至3小時,靜置冷卻後再用刀工雕出外型。
來自香港的主廚蕭廣安表示,這是他最滿意的作品,為了達到維妙維肖,他看著印製出來的肉形石照片反覆試作了十多次才成功。吃起來果然肥瘦相間,汁多入味。
其他如元朝畫家倪瓚書中所描繪的「雲林鵝」,也很特別。《中華美食寶典》中記載,這道傳統名菜,相傳是蘇州菩提正宗寺的天如禪師為了答謝倪瓚為其設計寺院,請廚師特別烹製的蒸鵝,先將嫩鵝佐以蜂蜜、鹽、蔥椒等調味,再用酒、雞湯清蒸。色澤鮮豔、香味撲鼻,鵝肉酥爛脫骨,兼有雞的鮮醇。杭州詩人、美食家袁枚就將其做法收錄在所著的《隨園食單》中,傳頌一時,是一道費時的功夫菜。
總計6道菜再加上甜點「多寶閣御點」、水果「鮮果毛公鼎」的套餐,一人需新台幣3,200元(再加10%服務費),須事先預訂,晶華已接到日本觀光客2,000套的預約,顯然很受歡迎。

故宮晶華以國寶宴迎客,推出翠玉白菜、佛跳牆、東坡肉、多寶閣甜點等名菜,好看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