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著堅定的信心、無比的毅力,與全公司員工通力不懈地苦幹,一家原本不起眼的手工藝品廠掙得了「模型木船大王」的稱號。中華民國的外銷佳績,就靠著許多像這樣的工廠,力爭上游、累積締造而成。他們不僅為自己建立了事業,更為國家賺取了可觀的外匯。
攤開他們的奮鬥史
車經木柵路一段,你會看到一個黑底白字的招牌「鼎立公司」,非常醒目。而它多年來奮鬥的故事,和這個招牌一樣是讓人矚目的。
鼎立公司於民國五十六年在木柵設廠,當時似乎沒有任何足以與其他手工藝品廠抗衡的趨勢。公司有一位小姐,專門負責到郵局取信。在前三年中,總共只收到三封信。但經過十幾年後,如今那位小姐去取信時再不會心虛了,她盡可以開開心心地開信箱,裡面總是裝滿了訂單。
「我是半路出家的。」鼎立公司董事長凌鼎鈞開門見山地說。在空軍服務了三十年,為國家出生入死奉獻了大半生,當五十歲從軍中退役時,凌鼎鈞決意好好使用剩下的時光。
憑著從小對藝術的喜愛,他決定走上手工藝品製造的路。雖然經驗不夠,技術也談不上,但他認為「事在人為」。抱持著這個信念,使他無畏任何艱難考驗。他從一個工人、一間房間、六部機器起家,如今成為擁有四百五十位工人及五十幾部機器的大公司。鼎盛時期,還有十八個衛星工廠同時支援它的工作。
從錯誤中學取經驗
起初,他們製造木刻屏風,花紋、木質、雕工都是一流的,但一待貨品出口到美國,全都裂了。凌鼎鈞是木刻屏風的設計人,他自責沒把台灣天氣濕、木頭潮的因素計算在內。
然後,開始做更多種類的木雕品與台燈等。產品格調是絕對中國式的,精緻得像藝術品。由於成本高,價目昂,一直乏人問津。
有一次,凌鼎鈞的朋友拿一個他精工細雕的木船給一對美國兄弟看。他們極為讚賞,但卻不太相信這是本地製造的。為了證實這件事,他們開出了七個樣本要凌鼎鈞做。凌鼎鈞拼了命在一夜之間就完成了這項工作,第二天一早就提著這七個樣品去見他們。就在那天,他接到第一份高額訂單——三百打的模型木船,限定在三個月後交貨。
凌鼎鈞稱此訂單是「教育訂單」,因為公司的員工從未做過模型木船,接下了這份訂單,對他們而言極具教育意義。

差一點傾家蕩產
那時公司已經擴充,擁有十個工人、二間房間及七部機器,前程正日趨光明。但是木柵一場大水,二呎多深的積水使得機器都被泡壞了,作模型木船用的材料也被大水漂走了,真可以說是到了「傾家蕩產」的地步了。雖然如此,凌鼎鈞並不因此氣餒,水一退,他就著手整頓。這善後的工作整整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期間工廠全面歇工,因此三個月期限到時,只做了一百打。美國買主瞭解他們的情形,加上對他們製造貨品的信心,因此准許延長交貨的期限。
凌鼎鈞回憶說,當時真是十分艱苦,連作模型木船的木料都是撿一些建築工地丟棄的木料作成的。質料不夠好,他只好在技術上精益求精,拚命講求。
由於自己不是製作手工藝品的行家,並且也不諳製作的技術,因此凌鼎鈞日以繼夜地閱讀許多有關的書籍,並且遍訪名師。他所拜過的老師有教授,也有一口黃牙的老木工。憑著一股謙虛受教的心,他在教授和老木工那兒,都學到了許多東西。你若問他為什麼不請一位專家,他指著自己說:「我一直在努力使自己成為專家。」

凡事起頭難
凌鼎鈞認為,做什麼事起頭總是最困難的,而這些困難你必須面對它,克服它。像在創立公司的初期,財務經常週轉不靈,甚至連單價都不會計算,但是現在都熬過來了。當時一天工作十八小時是家常便飯,幾夜不睡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為了想一個設計圖樣,想到精疲力盡還是想不出來,剛躺上床就想出來了,趕快爬起來到桌上振筆疾「畫」,等到畫好時天也亮了。
凌鼎鈞說「商場如戰場」,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提高警覺來應付。他要求自己不斷創新產品,凡國內已有的東西絕不再做。
創新的原動力必須來自腦筋不斷地想,凌鼎鈞以閱讀書報、雜誌作為思考的素材,外國的產品往往也是他參考的對象。除了參考外形,凌鼎鈞設法在品質上求改進,並力促成本的降低。最近他正試驗將模型木船製造成「勞作器材」,即是盒中附有說明書,讓購買者依圖自行裝配。一旦成功,運費可大大減少,成本降低後可進一步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能力。

全力做外銷
百分之百的外銷是鼎立公司的政策。該公司外銷對象遍及美、英、日、西德、比利時、澳大利亞……等國,其中美國是最大的外銷市場。在長久與美商打交道的經驗裡,凌鼎鈞認為與美國人談生意得用強硬的態度,若表現得軟弱忍讓,生意反而很難談成功。
談生意時,凌鼎鈞堅持一項原則——絕不議價。他的產品的價格事先訂好了,不再更改。因此每次真正談生意大概只費幾分鐘即可,其餘時間都在聊天。近來閒暇之餘,凌鼎鈞剪集英文報上有關美國與中共「建交」的新聞及評論,作為他和美國商人及朋友談話的資料。
凌鼎鈞信心十足地說,凡是和我作過生意的外國商人,絕對不會和中共打交道。他以一名曾至大陸的比利時商人為例。這位商人曾以三毛錢單價低廉的價格向中共訂購了幾十萬籮(一籮相當於十二打)的木頭架子。但是最後中共官方只交了二百籮的貨就沒有下文了。凌鼎鈞說,中共意不在接訂單,而是在擾亂市場。大陸一切皆由官方承辦,而承辦人員又不斷地更迭,外商不但查詢無途,更無法和官方打官司,只好自認倒霉了。凌鼎鈞說,三毛錢的低價,根本連買鐵絲的錢都不夠。

知己知彼,中共不是對手
不久前凌鼎鈞到香港,看了大陸製造的手工藝品。他認為大陸製造的工藝品如象牙雕刻等,品質不差,這在大陸是不難辦到的。因為大陸是奴工制度,整個社會還停留在落伍的階段。但是大陸絕對無法接受大量訂單!因為這種拚命剝削勞工,完全以手工為主的方式,速度緩慢,泯滅人性,而且工人、工廠、生產、出貨、銷售等,一切都不穩定。凌鼎鈞認為我們的工業至少比大陸進步了三十年,大陸目前絕無法和我們競爭。
凌鼎鈞並且談到,美國與中共「建交」後,美國可口可樂公司非常興奮,心裡盤算只要大陸上人民一百人中有一人買一瓶可口可樂,就可大發利市了。他說,事實上大陸人民生活很苦,老百姓買油、買米的錢都沒有,怎麼可能飲用可口可樂呢?!

要瞭解全盤供需情況
由於模型木船製造的成功,在國際市場上鼎立公司已壓倒了一向高居優勢的日本。有人甚至稱凌鼎鈞為「模型木船大王」。實際上,凌鼎鈞自己對模型木船倒並未特殊偏愛,而他的公司在五年前開始製造的聖誕馬槽,如今也已成為輸出大宗。他認為製造外銷產品,不可只憑自己的喜好,而必須瞭解整個市場的供需情況。
別出心裁的庫房是他們公司一項寶貴資產。這個構想是凌鼎鈞仿自空軍的庫房。在庫房中存有材料零件,零件上都有料號,尺碼統一。不管船種有幾十樣,只要庫房中基準存量夠,開工出貨一定可以準時。
袍澤之情是凌鼎鈞在軍中三十年另一項大的收穫。在他建廠之初資金短絀,軍中兄弟紛紛慷慨解囊貸款給他。凌鼎鈞苦思不知何時才能奉還,那些兄弟說:「你儘管拿去用,賺了大錢時再還吧。」現在資金方面已不再有問題了。但每憶起草創之初,軍中兄弟的傾囊相助之情,凌鼎鈞的心頭總是暖洋洋的。

達觀和進取
前年一場八十年來木柵最大的水患,鼎立公司也無法倖免,許多東西都泡壞了,損失不小。但是當凌鼎鈞走進工廠時仍然面帶微笑,他感謝上蒼居然還有這麼多東西沒給大水帶走。凌鼎鈞說:「時常要往最壞的地方去打算,這樣才能面對現實,接受打擊,保持心情的平靜。」工廠的工人看到他這麼達觀,大家的心情也輕鬆起來。
凌鼎鈞所擁有最大的財富不是源源而來的訂單,而是員工們的向心力。整個公司就像個大家庭,而凌鼎鈞則是一個充滿愛心的家長。五年前能源危機發生時,縱然一個月曾賠掉新台幣一百五十萬元,但他仍堅持絕對不裁員。後來情況漸漸改善,雖然錢賺得不多,但他仍給員工們加薪。員工曾派了兩個代表提出「抗議」,覺得受之有愧。有一次一位工人拿到了一千元獎金,還眼淚汪汪地跑來問凌鼎鈞:「錢可不可以退還?我實在不忍心拿。」
凌鼎鈞還記得他最痛苦的時期,是在他退伍一個月後,太太去世了,他也病倒了,一個人躺在堆滿著紙盒的房間中打鹽水針,他曾為自己的孤零零而自憐自艾。但是不久前他搬家,家中堆滿了工人合資贈送的傢具、沙發、吊燈……,他的心被充實得滿滿地。
無窮的毅力,無限的發展
一個朋友曾經對凌鼎鈞說:「你這工廠好像老牛拉車,在泥地裡拖來拖去,老是拖不出來;但你卻總是嘻嘻哈哈的,似乎永遠有光明的遠景在你前面……我認為你一定會成功!」
像這樣一個手工藝品製造公司,公司生意的興衰往往受世界經濟景氣情況的左右。在今年年初,當大家正興高采烈的過年時,凌鼎鈞還憂心忡忡地等待訂單的來臨。當前幾天接到一份一千萬元的訂單,凌鼎鈞也就笑逐顏開了。
凌鼎鈞常對外國商人如此介紹:「我們公司的營業額是有彈性的,但我們的發展無限。」他以質的提高,來對抗產品的競爭;更以不斷的創新,擴大公司的業務,以增加財源。像他這樣肯在大事、小事上都用心的人,事業的成功與繼續拓展,該是他應得的報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