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導光材料
可惜的是,光波還缺乏適當的傳導介質。不像電波可以藉著銅線做「有線通訊」傳導,例如電話;或廣播、電視使用的「無線電」,亦即把電波放送到空中,再由衛星或天線等接收器接收還原。
雷射光一旦射入大氣層中,會被空氣裡的灰塵及水蒸氣反射、吸收,傳不了多遠就散亂了;如果碰到陰雨或濃霧,光線更無法前進。
導光的介質必須具備絕佳的透明度,才能讓光線前進無阻。透明的玻璃似乎最合適,可是,經過實驗發現,抽成長絲的玻璃纖維透明度距理想還是太遠,應用在實際的長距離通訊上,光波損失率太高。
直到一九六六年,一位在英國標準電訊研究所工作的中國工程師高錕發現,造成光波傳輸損失的主要原因是玻璃內所含的金屬離子,「如果能控製玻璃的純度,將可以降低光波的損失。」
這個發現再度振奮了科學界,自此以後,各國的研究機構紛紛展開玻璃纖維的純化研究,以及製造技術的改進。

使用光纜線路可更快速地傳送大量的資訊。(張良綱攝)(張良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