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摃龜」,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許多民眾特地飛往澎湖「乞龜」,為這一年求得平安好運勢。不論是八千台斤的大米龜,二百三十兩純金電動龜,嶄新硬幣黏疊的金錢龜……,琳瑯滿目、造型精巧的大小神龜,都裝載著美好生活的期望,迎接新的一年。
澎湖乞龜祈福的民俗活動,已然成為台灣元宵眠一個深具傳統寓意,熱鬧又有趣的民俗活動。
元宵眠,從高處四面俯瞰澎湖,最亮麗耀眼的就是西嶼鄉的外垵村。數百艘漁船齊聚外垵漁港,吉時一到,剎時漁火通明,盞盞上千瓦燭光的捕魚燈,將外垵的夜空照得猶如白晝一般,這可是台灣本島看不到的海上燈會。
海上燈會
民眾的驚嘆未止,接著海上、陸上萬炮齊發,各種奼紫嫣紅的大型煙火,更讓聚集廟埕與港邊的上萬民眾歡呼連連。外垵溫王廟主任委員韋慶陽豪爽地表示:「外垵人不怕開錢,就怕失面子,」估計今年的元宵節三天夜晚,外垵的煙火花費在百萬之譜。
說起外垵漁火的傳統,韋慶陽表示,外垵人過年有一個特殊的風俗習慣,就是在除夕夜必須關緊大門,直到大年初一看好吉時再開門,同時唸一些「大門一個開,金錢歸大堆」等吉祥話,期間則從後門出入。而漁船也一樣,除夕夜一定要回港熄火,待到初四或初五,再發動馬達,同時把漁火全開,取其光明在望或添丁(燈的台語與丁發音相同)的寓意。三十年前,外垵漁港建成,漁民們約定俗成,在元宵節點亮漁火,成為今天澎湖八大景之一的「外垵漁火」。
海龜故鄉
當然,除了欣賞外垵富麗璀璨的漁火,澎湖群島的乞龜祈福活動,才是元宵的重頭戲。相較於台灣廟宇零星散見的乞龜活動,澎湖的乞龜不但以大取勝,各廟宇更是費盡心思、推陳出新,以不同材質設計出各種獨特樣式。不僅在地人喜歡求隻神龜回家,連台灣本島居民也前來參觀與乞求,可說是澎湖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動。
「澎湖人過元宵,要比過年還熱鬧十分,」澎湖地方文化工作者許耀彬指出。開發歷史早於台灣四百年的澎湖,由於海島羅列,以海為生,大小廟宇約有二百多座,平均每村、里至少有兩座寺廟,密度居全台之首。
每逢元宵眠,澎湖各大小廟宇照例舉行乞龜祈福的傳統民俗活動,鬧上三天三夜。
走在街上,許多店家供著乞回的神龜,龜身上還插著一柱清香,「只要是澎湖人,應該都有乞龜的經驗吧,」賣紀念品的老闆這麼說。
說起中國人對烏龜的喜愛,可以遠溯四千五百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河南省出土的仰韶文物上,已有龜紋圖案。烏龜以其長壽、祥瑞的象徵,與龍、鳳、麒麟並稱四靈獸,廣受民眾喜愛,大量出現在民間祭典或生命禮俗之中。
而國語龜與歸的讀音相同,清代學者褚少孫在《補龜策傳》中就說:「能得名龜的,財物歸之,家必大富。」更巧的是,台語龜的讀音又與「久」相近,加上陸龜的腳指頭正好前五後四,天長地久的寓意,在在加深了閩南沿海居民的乞龜文化,尤其是海龜故鄉的澎湖。
澎湖乞龜規模較大的幾所寺廟:馬公鎮天后宮、東邊的隘門三聖殿、南端的山水上帝廟、鎖港北極殿,或是經跨海大橋一路北向的赤崁龍德宮和外垵溫王廟,在地人都會熱情地推薦遊客不要錯過了天后宮的超大米龜,或是上帝廟與北極殿不相上下的純金大神龜。
「我們的大米龜,叫八卦旺來大吉壽龜,是請過小法師『入神』的,」澎湖天后宮主任委員楊國夫解釋,這隻以八千斤白米加上六百斤鳳梨和橘子堆砌而成的米包龜,有宗教性趨吉避凶的神力。
過去,供人乞求的神龜,主要以肪片龜(以糯米粉和糖清揉成)和米龜為主,依使用材料,還有粿模印製的紅龜粿、米糕龜,堆砌型的麵線龜、米粉龜、餅乾龜、饅頭龜、蛋糕龜、泡麵龜,還有以竹紮龜籠或保鮮膜綑包的金棗龜、果凍龜、糖果龜等等,其中最受矚目的自屬純金打造的黃金龜。
賽金龜
澎湖黃金龜始於山水上帝廟。主任委員陳亨富表示,原本上帝廟也是以肪片龜供民眾乞求,然而在民國七十五年時,有四位本里居民聯合乞到一隻十斤重的肪片龜,因當年財運亨通,於是在第二年還了一隻八百斤重的肪片龜,創了當時全台記錄,八十二年時,更由民眾張貴洲加到一萬兩千六百斤重。
然而,超大的肪片龜,為了支撐重量,硬度增加,卻變得缺少彈性,不再那麼可口好吃。此外,那麼大的肪片龜,不但運回家沒地方擺,要在短時間內分贈或吃完都不容易。所以張貴洲便在隔年,將肪片龜的成本加上還心願的部份,打造了一隻六十兩的純金龜呈給上帝爺,開始了金龜的競大風潮,在去年達到二二八兩重。
今年,上帝廟將去年幸運兒還回的二三○兩黃金,拆成一大三小的金龜家族,供民眾乞求,廟前還特別製作一座小巧的山水庭園,並安上軌道,讓四隻金龜優游其中,十分可愛。
與山水上帝廟大有競爭態勢的鎖港北極殿,向來也以大金龜傲人。去年,在鎖港長大,現在高雄經營遠洋漁業的莊文定,以擲茭杯乞得一百六十兩的金龜,而在今年加還成二百三十兩重的一隻超大金龜。
想起去年乞龜的過程,四十年次的莊文定表示,他已經近二十年沒有回到故鄉過元宵節,去年偶然回鄉,自己一個人到廟裡拜拜,突然興起參加乞龜的活動,沒想到一出手,竟然連續擲出十次成杯。問莊文定去年是否真的賺了大錢,莊文定表示:「討海是一種靠天吃飯的行業,我想,平平安安就是賺錢了。」
神龜落跑
過去乞龜的方法十分簡單,有意願的民眾可以前往任何廟宇,相中廟裡羅列的眾多小神龜之一,燃上三柱清香敬告神明,然後擲筊杯決定。如獲成杯(一陰一陽),則插上香枝,表示名龜有主,然後至服務台登記,迎回家中供奉三天再食用,並在明年還願,奉上一隻斤兩更重的神龜。
至於價值不菲的大米龜或是大金龜,乞龜的方法和條件就嚴格多了。「也是沒辦法,六十兩的金龜,就曾經有去無回,」山水上帝廟主任委員陳亨富無奈地表示。曾經有信徒乞得價值百萬的金龜之後,卻因經商失敗而落跑,導致隔年金龜沒人還的「烏龜事件」。此後,所有提供金龜供民眾乞求的寺廟,都訂出了層層的規定,以防神龜成了落跑龜。
乞求金龜的民眾,只要事先登記,無須任何費用,不滿二十歲的求杯者,需有父母同意。幸運得主在迎回金龜前,或是現金折價,要不就提供相當價值的擔保質押,再則就是有兩家店鋪及兩名保證人擔保,才能將金龜迎回家。
每年,乞龜的人數都不少,有的家族派出多人接力參賽,志在必得。還有人連續擲出十六次成杯,令人嘖嘖稱奇。
除了乞金龜,近年來,澎湖廟宇更轉動腦筋,多了「乞汽車」、「乞金馬」的活動。有興趣的民眾,三百元擲一次,最多杯數的人就可以將嶄新轎車牽回家。「就當作買樂透嘛!」一位參加的民眾表示。根據鎖港北極殿去年的結算,參加乞汽車的民眾大約有一千多人次,收入三十多萬,不算虧本。
看著澎湖乞龜的花樣百出,對澎湖民俗深有興趣的許耀彬認為,乞龜文化已經有所質變。「在物質不豐的年代,乞龜除了吃平安,同時也提供食物。而心願的加還也不刻意要求,具有一種無息貸款的美意。」
如今現金折價,或是抵押之後才能乞龜的方式,顯示的是,人神之間的誠信不再。或者,在這個人情澆薄的年代,早年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漸漸失去了。
的確,在各個寺廟的牆上,都貼著欠還的長串名單,許多民眾欠還的不過是一對橘子,或是幾斤米龜。想來不全是還不起,而是忘了還,真叫神仙也要無奈嘆氣。
好在,有情有義的澎湖鄉親還是不少。今年,乞得天后宮八千台斤大米龜的澎湖縣籍的諮議員鄭光博,於元宵結束後,已將白米濟貧,送達縣內低收入家庭。並將在明年還願一萬台斤的大米龜,讓海龜故鄉,更增一則浪漫故事。
來去澎湖,鬧元宵
以往,澎湖縣的元宵節都是各大廟宇各自活動,今年,在澎湖縣政府觀光局的彙整下,編印整體觀光手冊,同時開辦方便的觀光專車,票價兩百元一張,帶民眾到隘門村三聖殿觀賞蜂炮施放,到觀音亭看國際風浪板邀請賽,再前往二坎村享用村民自行烹調的私房菜。也可以到鎖港村北極殿,參加以沖天炮射炮台的「攻炮城」活動,或看著外垵上帝廟的年輕小伙子,在廟埕前抬著神轎快速進退地除煞「衝廟門」,或是過七星平安橋。
「我們的平安橋上面請出溫王爺,底下安有七星符,法師特別繞過七星橋十二趟為所有生肖的人祈福除煞,儀式真隆重呢,」韋慶陽表示。
看來在北天燈、南蜂炮、台東炸寒單爺之外,澎湖的乞龜祈福活動也將是元宵節的另一個高潮與傳奇,是小過年全家總動員的最佳去處。
p.080
果凍企鵝、糕餅龜、肪片龜……,眾多可愛又好吃的水族朝聖,都是信徒們對媽祖的景仰。
p.081
(右)穿過媽祖神像底下,領上一份壽桃,一級古蹟天后宮的七星平安橋,讓元宵祈福的民眾新春喜連年。
p.082
山水上帝廟前,一大三小的金龜家族在軌道上滑行,吸引眾多民眾圍觀。
p.082
去年一出手擲出十杯成杯的澎湖子弟莊文定,感謝神明護佑,為一百六十兩的金龜添心願,還上這一隻兩百三十兩重的大金龜。
p.082
最古老的乞龜,就是這種以糯米加糖清製成的小巧肪片龜。
p.083
以小包裝生米堆疊成的六千斤大米龜,也是澎湖元宵的特色之一。
p.085
元宵夜未眠,西嶼鄉外垵村的所有漁船同時點亮漁火,照亮整個澎湖夜空,是台灣獨一無二的海上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