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尖心細
這種生意經對當鋪無損,仍是受歡迎的客人;當鋪最怕的是收到贗品和贓物,這樣一不小心就會賠錢,甚至吃上官司。
為了防止髒物流入,目前典當的第一個步驟,老闆都要憑持物人的身分證照片認人。不過偽造身分證的事也時有所聞,如何辨認來者善惡就看老闆的閱人經驗了。
萬華華西街一家當鋪的何姓老闆公開他的方法:以前舊身分證有籍貫欄,他會注意典當者的語氣音色,是否與籍貫相符;現在的身分證已經沒有籍貫欄,他就注意身分與職業是否吻合?例如看起來是勞力工作者,職業欄卻為「公」,就相當可疑。已經有十八年經營經驗的何先生還曾因此幫警方偵破強盜集團。
上校退役、曾任陸軍官校教官的馬志中有一項別人難及的能力——上過他鋪子的人,在一年內,他大概都能記住容貌和姓名。去年有一個年輕人在半年內兩次光顧,卻拿著不同姓名的身分證。第二次來時,他一面敷衍,一面向警方報案,結果這人是在中、永和一帶作案無數的慣竊。
當鋪老闆也往往會請客人現場操作一番;觀察他對典當品的熟悉程度。電器產品有原廠證明書的幫助,較易辨認真偽;檢查珠寶、金飾就要花點功力了。以前在大陸有些朝奉本身就是專家的當鋪收古董字畫,目前台灣的當鋪不接受這類當品。
江山各有「貴客」出
當鋪人開門做生意,不免會收到贓物、買到伎~,有時候還會有歹徒騷擾。「看盡人生百態,也看遍社會變遷」,入行卅多年的蘇榮川眯起眼睛說。
或許你不相信,卅幾年前,雖然金子仍是當鋪最受歡迎的「貴客」,不過雨傘、眼鏡、皮鞋、西裝、蚊帳等都是當鋪的熱門貨,甚至還有人當鐵鋤、鐵犁;廿五年前,國內第一家電視公司開播,黑白電視機頓成新寵;十餘年,又輕又軟的尼龍太空被問世,每家當鋪都搶著要,一條能典到七、八百元。
今天有人提著嶄新的彩色電視機「上當」,老闆推三阻四,避之唯恐不及。因為現在產品變得太快,過了三個月的當期,買新的就比贖當划算;所以比較受歡迎的當品是不容易貶值的黃金與珠寶。
隨著社會步調的加快,當品的贖當期也從清末的三年變成現在的三個月。當鋪人最希望典當者速速取回抵押品。根據統計,流當率(當品沒贖回的比率)約為百分之廿,這些物品經拍賣流入各地舊貨市場。
當品內容在改、贖當期限會變,但是當鋪以它的特質:取款快,有急用者能滿足需要,不致告貸無門,無須填一大堆資料,「救急又救窮」,放眼未來猶是——要它消失也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