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中國攝影記者——郎靜山
中國的新聞攝影始於一九二八年。當時上海申報老闆黃伯惠發現,每當報上刊登新聞圖片時,銷售量就增加,於是聘請郎靜山為中國第一位專業攝影記者。
另一位在我國新聞攝影史中佔有重要地位的是王小亭。他在對日抗戰期間,為美國米高梅影業公司在中國拍新聞影片。一九三九年日軍轟炸上海,他拍到一位剛失去母親、混身是血的嬰兒,跌坐在上海車站前嚎啕大哭的畫面。這張圖片經過世界各大報刊登,打動了許多人心,加強國際間對日本侵華的重視。
那張「中國嬰兒」雖是卅五糎米電影底片中的一格,卻成為不朽的新聞攝影名作。王小亭一生從事攝影工作,在國際間贏得「新聞片王」的封號,是第一位名聞世界的中國攝影記者。
一九五○年代,政府遷台不久,物資缺乏、百廢待舉,非民生必需品的攝影器材更是無從講究,新聞圖片所呈現的影像亦弱。
時至今日,我國經濟已快速成長,資訊工業也相當發達,但是新聞圖片的質與量,卻沒有同時前進;與先進國家相比,更落後一大截。
差距有多少?「和美國比,大約是差廿年」,畢業於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執教於文化大學新聞系,現任中國時報攝影小組召集人蕭嘉慶說。
何以如此呢?這得從新聞攝影教育和媒體兩方面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