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通影片的世界多彩多姿、無拘無束,充分發揮了人們的想像力,觀眾在其中可以得到莫大的滿足,因此它風行全球、老少咸宜。
國內卡通業受到人才、資金、技術、市場等因素的侷限,過去多停留在繪製廣告、社教短片或為外國卡通公司代工的階段,雖也曾推出幾部自資自製的卡通,但卻不夠精緻,且未脫離西洋卡通的影子。
國片名導演胡金銓最近「童心大發」,把自己「關」起來大畫卡通,並和國內最大的卡通公司「宏廣」合作,希望能攜手製作出一部高品質且富民族風格的卡通,為中國卡通走出一條新路來。
導演胡金銓有個十幾坪大的工作室,是他平時閱讀書報,和導戲時構思分鏡、研究劇情、考證道具佈景的地方,最近卻變成「畫室」:到處都是各種有關海底生物的參考書籍,牆上貼著一張張繪有海龍王、蝦兵、蟹將的畫紙,桌上顏料、彩筆、調色盤雜陳。
在「畫室」中,他經常手執畫筆,濃眉深鎖,一面抽煙,一面在紙上塗抹,為中國卡通「張羽煮海」中的人物造型絞盡腦汁。

圖2:胡金銓埋首於畫筆和顏料間,為「張羽煮海」中的人物造型絞盡腦汁。(鄭元慶)
名導演「返老還童」畫卡通
名導演擱下導戲工作,一頭栽進卡通中,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但若瞭解胡導演對文學、藝術、繪畫的愛好及抱負,一切則顯得順理成章。
胡金銓從小就喜歡畫畫,也頗有這方面的天賦,雖未曾正式拜師,但常畫的結果,倒也熟能生巧,成績相當可觀。長大後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在廣告公司畫看板。
後來他在偶然的機會下,踏入電影界。最初也是從事和美術有關的職務——在中國卡通之父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兄弟組成的製片公司中擔任美工。
有上述背景,胡金銓擔任導演後,在美術設計方面也就特別內行與講究。他對中國歷史與古文學涉獵很廣,擅長拍古裝片。導戲時,對劇中人物服裝、道具、佈景的考據,極肯下工夫,自也所費不貲,並向來以「慢工出細活」著稱。
胡金銓所導的戲,無論取材、服裝、道具、佈景皆具濃厚的中國風味,且運鏡極為用心,作品在國際上頗具知名度。他所導的「龍門客棧」、「俠女」、「空山靈雨」……等片,或表達中國傳統的俠義精神,或述說鄉野傳奇,都建立了獨特的「胡氏風格」。
在導戲上雖頗有成就,但他一直有個「夢」沒有「圓」——青少年時期對繪畫的愛好,以及當年在萬氏公司參與卡通工作的經驗,常令他心中激盪著製作一部中國卡通的想法。
胡金銓有次從朋友口中聽到「張羽煮海」的故事,後來又在元曲中看到有關的文字記載,他覺得非常適合製作成卡通片。這個故事的大意如下:
「張羽煮海」是元曲中的神話故事
唐朝有位青年名叫張羽,以採藥為生。
當時海底龍王年事已高,北海惡霸——獨角龍法力高強,帶著妖怪魚精,準備強娶龍公主。公主不依而逃上陸地,與張羽結縭,並常用法術助張羽行醫救人。
獨角龍因公主逃婚而大怒,發動戰爭佔領龍宮,征服七海。龍王子帶領蝦兵蟹將反攻,但仍無法驅逐獨角龍。
張羽為拯救龍宮,不辭辛勞至南極太白金星處求取法寶,該法寶可將海水煮沸,獨角龍的本領再大也無法抵擋。但此舉也會波及無辜的魚蝦,幸好太白金星另贈指南針,張羽乃順利找到獨角龍的所在,僅將那處的海水煮沸,終將獨角龍制服。
三年前,胡金銓在一次演藝界的聚會中,向宏廣卡通公司的導播兼企劃部經理餘為政說起這個故事,餘為政也覺得很適合以卡通方式來表現。
但當時宏廣在技術及資金上尚無法配合,故這個構想一時未能付諸執行。
雖然事情沒有談攏,但胡金銓興致頗高,就逕自先行編劇本和塑造人物造型。

圖1.2:卡通製作過程;圖1.為繪製背景,圖2.為在放映機前觀看樣片效果。(鄭元慶)
多方蒐集資料,卡通角色亦不能離事實太遠
「張羽煮海」的故事涉及極多的海底生物,胡金銓為使角色造型不致與現實相距太大,特地到舉世聞名的聖地牙哥水族館和附屬的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觀察各種海底生物的生態,一一記錄下來,並蒐集有關的圖文資料,作為繪製時的參考。
在創造角色和編寫劇本時,胡金銓刻意將造型善惡兩極化,使人一眼就分辨出該角色的好壞,並讓故事情節發展單純化。
胡金銓說:「這樣做是因卡通的主要觀眾是小朋友,他們較難接受太複雜的角色和劇情。其次是我希望這部卡通能進軍國際市場,以我多年的影劇工作經驗,發現多數外國人對中國的文化背景並不瞭解,若抱著『我們看得懂,外國人也應明白』的心態進行創作,可能無法達到傳播的效果。」
做了兩年的準備工作,時機終於來臨。在去年金馬獎活動中,胡金銓和宏廣卡通公司董事長王中元碰面,再度提及此事。
此回王中元立即附議,因為此時的宏廣在技術、人力與財力上,都已有能力獨立製作一部高水準、中國風格的卡通。於是雙方正式分工,胡金銓擔任編劇和美術指導,宏廣則提供所有的資金、技術及人力支援。

圖2.為在放映機前觀看樣片效果。(鄭元慶)
我國在五、六十年前,即有卡通影片問世
卡通的繪製源於廿世紀的美國,到了一九三七年,狄斯耐推出第一部卡通長片「白雪公主」,轟動全球。
我國的卡通製作則可遠溯至民國十九年,上海萬氏三兄弟,曾推出我國第一部卡通動畫片「大鬧畫室」。
臺灣的卡通製作則在廿年前,由畫家趙澤修提倡,引起許多年輕人的興趣。民國五十九年,國內拍出第一部卡通長片「封神榜」,接著又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的推出,但皆因技術、資金不足,成績並不理想。
目前國內卡通公司有四家——「龍」、「遠東」、「黃木村」及「宏廣」,其中以宏廣的規模最大,組織最健全。
宏廣董事長王中元從小愛看漫畫,曾向著名的漫畫家王小癡學畫。大學時雖念的是經濟,後來出國留學時,則到紐約修卡通製作,又取得視聽傳播碩士學位。接著他在美從事卡通製作工作,且利用晚間到南加大修習卡通和動畫評論課程。
在美國一段時間之後,王中元覺得,與其在別人的土地上為他人做事,不如回國創業,於是回國成立宏廣卡通公司。

圖3.4.5:「張羽煮海」初步的人物造型;圖3.是龍公主,。(鄭元慶)
不甘為人作嫁,有心自行創作
王中元指出,要製作一部好的卡通長片,需花費很可觀的經費。然而臺灣市場小,成本不易回收,因此少有人願意投資。目前國內的幾家卡通公司,多半只製作些廣告或社教短片營生。而宏廣規模大,員工素質整齊,與美國卡通界關係好,因此接了許多國外的生意,為外國卡通公司代工。
所謂卡通代工,是依照客戶設計好的角色與劇情,根據情節,畫出一組組的連續畫片。每張畫片中人物的動作、表情,都是依情節進行的分解動作。將這些畫片依序以攝影機拍攝,快速放映,就成一連串的連續動作。而不到一秒鐘的舉手動作,即需繪製十幾張畫片,可見繪製卡通必須極為仔細及有耐心。
中國人手巧心細,而且勤奮,很適合做卡通代工,宏廣這幾年因而賺了不少錢。公司員工由原先的一百多人增至四百多人,技術也日臻成熟。
但王中元並不以此為滿足,他心中早就想自己投資製作中國風格的卡通,但一直苦於資金不足,並擔心技術不夠穩定、成熟。如今這些情況已大為改善,因此當胡金銓向他提出「張羽煮海」的構想時,兩人一拍即合——此舉正可完成這二個中年男子多年來的夢想。

圖4.是宮女。(鄭元慶)
國人繪製的中國卡通,成效還不夠理想
國內過去自製的卡通如「三國演義」、「西遊記」等,取材雖是中國的,但在設計或觀念上,仍擺脫不了外國卡通的影子,就像外國人演平劇,「味道」不對,且製作不夠嚴謹,不免予人呆板、粗糙的感覺。宏廣此回製作「張羽煮海」,則希望能有所突破,走出一條創新、精緻的路來,將中華文化豐富精深的內涵,藉這部卡通充分表達。
王中元說:「目前宏廣的技術已達國際水準,去年為美國卡通公司代工了一百多部影片,已佔好來塢卡通出品量的60%。但是要自製一部卡通,而且是中國風格的卡通,光著有技術不夠,還需有企劃人才。」
王中元指出,國內卡通界和其他行業一樣,受西化的影響很大。而中國大陸封閉了幾十年,反而能保存純粹的中國文化,近年來他們製作出兩部極具中國風味的卡通,但是技術並不好。
他說:「我認為國內已有充分的現代技巧,設備也很好,若能充分掌握中國文化的精神,並賦予新的生命,應該可以做得更好。但必須找到一個對中國文化及卡通都有深入瞭解的人來負責策畫,而胡導演正是最適合的人選。」

是張羽。(鄭元慶)
全力以赴,但求結果完美
胡金銓是個凡事求精、求好的藝術工作者,據說他常為了片中一件古代服裝,可以不憚其煩地再三跑到故宮去求證;片中的道具、佈景,如字畫、玉器、鼎、爵……,如能找到真品,他就絕不用伎~。和這樣一位導演合作,宏廣所持的態度是絕對尊重他的意見,且傾全力配合。
王中元說:「我們這次合作,完全不計時間、成本,只求結果完美。」曾有外國人表示願意參與投資,但王中元拒絕了,他說:「投資人難免會有意見,到時候片子的品質與風格恐怕就難以控制了。」
「張羽煮海」有兩位導演,胡金銓是策畫導演,負責人物造型、編劇、佈景設計……;餘為政則擔任執行導演,負責技術部分。
而王中元認為,卡通片的企劃應是製作中最困難的項目,比如說:如何塑造真正中國的造型、找到屬於中國的色彩、劇中角色的衣著、打扮……,都得煞費心思,目前這個階段還在進行中。
在背景處理上,胡金銓希望能以國畫潑墨山水的渲染特色,表現朦朧、含蓄的東方色彩;再以國樂配樂,使看慣外國卡通的觀眾,能有耳目一新之感。他並想將中國平劇身段運用到卡通中,準備請平劇演員針對劇情需要先演一遍,錄製下來供繪製時參考。

圖6:龍宮內景。(鄭元慶)
只為實現一份理想
無可諱言的,儘管宏廣的卡通製作技術已相當純熟,但要創作一部理想的中國風格卡通,必然還會遭遇種種困難,有待一一去面對與解決。王中元認為這是實現理想必經的歷程,是逃不掉、躲不過的,他說:「從事任何行業,除了賺錢外,也應對歷史有所交待。而製作中國卡通,可說是我們回饋社會的一種方式。我希望這部片子的推出,能為中國卡通建立新風貌,同時帶動國內卡通業者朝這條路發展。」
一部卡通影片的製作,所投下的資金、人力、物力、時間……,比起真人實景拍攝的大規模影片,不僅不會少,可能還多上數倍。以宏廣此回製作「張羽煮海」而言,所需資金即可能高達新臺幣二千萬元以上,所需人力、時間、物力亦十分可觀。而其結果,尤其是「實際」的收益,事先並無法預期。
這些老男生之所以願意作如此的投資——胡金銓擱下有鉅額酬勞的導戲工作,宏廣全面動員,少賺了許多代工美金,就是為了「圓」一個「夢」,實現一份理想。
當他們談起這份理想時,臉上歷經人情世故與風霜的線條都柔和下來了,充滿著赤子的情懷,看來很令人感動。人在事業有成之後,能這樣「返老還童」一番,以這樣誠摯純稚的心情,以成熟的工作能力與經驗,去完成一個夢想,實在是很可取的!

圖7.8:以水墨畫為背景。(鄭元慶)

以水墨畫為背景。(鄭元慶)

圖1.2:擬人化的海底生物;圖1.為造型憨厚、有趣的喇叭魚。

圖2:八爪怪魚。(鄭元慶)

圖3:胡金銓手繪的打鬥畫面,人物動作採用平劇身段。(鄭元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