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許多年輕、執著、有理想、有抱負、不怕吃苦、幹勁十足的文化人,因為他們的肯於付出,使得讀者們擁有一份又一份的優良刊物,作為精神食糧。漢聲雜誌的工作人員也是這樣,一直不計代價、不管銷路,全心全意想做好溝通古今、中外文化的工作。除了知音讀者的支持鼓勵外,他們辛勤耕耘最大的收穫,乃是當揭開傳統文化重重簾幕的一角,得以窺見其中的博大精深時,那種對母系文化親情的依戀,那種尋到根源的滿足,真是千金不換的。他們要把這種感動、喜悅和驕傲,與讀者們分享。這是一群單純的文化人,因此不太懂得經營之道,雖然工作十分辛苦,所得仍不成比例,但這都不足以減弱分毫繼續鑽研的熱情。我們因此可以說,他們所做的,真是對歷史文化負責的工作。
漢聲的編輯室裏永遠是忙碌而充滿著生氣。(恆水)
一群有心人
當許多人喜歡在科技、學術,甚至生活方式上追求西化,想趕上西方物質文明時,國內有一群年輕人,一直在默默地做著挖掘中國、介紹中國的工作。他們拜訪了許多專家,尋訪了台灣的名勝古蹟,翻遍了圖書館、博物館的古籍珍本,然後,出版了一本「漢聲雜誌」,經由這本刊物,將中國的傳統文化介紹給讀者。
一個娶了中國太太的外國人,寫信告訴「漢聲」的編輯人員,說他非常非常興奮能讀到這本雜誌,他覺得他經此為他那有一半中國血統的兒子找到了「根」。他並且說他將為他的兒子妥為保存每一本「漢聲」——而當時,他的兒子才只有一歲。
一個台灣商人,在看到「漢聲」介紹朱銘的木刻以後,決定出新台幣五十萬元,把朱銘的「同心協力」木刻作品買下,送給省立歷史博物館。因為他怕朱銘的作品會流落到國外去。
循著地址,在台北市八德路的一條巷子裡,在火車鐵道旁,找到了一幢半舊的公寓。沒有招牌,令人猶疑,這會是享譽中外的「漢聲雜誌社」的社址?登上三樓,在紅色大門上,才見掛著「英文漢聲出版有限公司」、「英文漢聲雜誌社」兩個牌子。
中文版漢聲擔起了學術與通俗交流的工作,受到了普遍的歡迎和重視。(恆水)
內有書畫氣自華
這棟公寓,二十幾坪大,純粹是住家式的隔間,他們卻把它當做雜誌社的辦公室。同時,他們把盥洗室當做了暗房。桌、椅、書架、資料櫃……把所有的空間塞得滿滿的。牆上掛著形形色色的照片、出版物的封面,而書籍、資料、各類擺飾,更是到處可見。
打字機嗒嗒的操作聲、電話鈴聲、說話聲及每隔幾分鐘火車轟隆隆駛過的聲音……,外人總不免會心跳氣急,覺得十分緊張,而一本本內容紮實、印刷精美的中英文版「漢聲」,就是在這個環境裡孕育、誕生的。
漢聲的創辦人吳美雲,廣東人,出生於美國紐約市,當時父親在駐美大使館工作。以後,由於跟著父親在美居住,她一直接受英文教育。在美國俄亥俄州牛津城西方女子學院時,她主修政治學及歷史,之後又得到傅爾布萊特獎學金,赴英主修軍事與政治。
長期居於國外,她心中一直對一件事引以為憾,那就是在國外找不到一本有系統的挖掘、報導自己母國風土人情的書可看,沒有一份精神糧食,好給養自己,來面對周遭的外國人。
也由於和外國人多方的接觸,她更深深覺得,外國人對中國的瞭解多半貧乏、膚淺,中西文化的交流實在不夠平衡。
發行人黃永松負責漢聲的美術編輯,漢聲的各個報導,大多來自他的靈感和設計。(恆水)
傳播太少,外人無從瞭解
她當時心想:「外國人不瞭解我們,我覺得那是我們自己的錯,因為我們拿出去的東西不夠多,別人無從瞭解我們。我在國外讀書的時候,常有人問我是那堨h的?我說我是台灣去的,卻常被人誤會是從泰國去的。在許多外國人的眼裡,中國人還是畢格斯筆下的中國偵探陳查禮和電影裡戴瓜皮帽、穿長袍的小丑型人物。」
在當時,她就許了個心願,將來一定要辦一份專門介紹中國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藝術、節慶和民俗文物的雜誌給外國人看。她決定要讓外國人知道,中國人究竟是怎樣一個民族。
踏出校門,二十六歲的吳美雲抱著為國人服務的心情,回到祖國。她先在英文中國郵報工作,並幫英文讀者文摘寫稿。慢慢的,她認識了國內許多文化藝術界的朋友,當她向這些朋友透露她的心願時,他們立刻表示熱烈支持,並又將他們所認識的有抱負、才情的朋友介紹給她。
一年後,即民國五十九年,吳美雲辭去所有工作,和幾個充滿熱誠和理想的年輕人,積極開辦這份「屬於中國」的英文雜誌。
吳美雲是漢聲的創辦人,十年來她也一直參與所有的編輯工作。(恆水)
草創時期
創辦初期,由於資金是由這幾個合夥人自己湊的,委實太少,租不起辦公室,吳美雲就利用家中浴室改裝成暗房、臥室作為編輯室,成立了漢聲編輯小組。這群平均年齡在二十四歲左右的年輕人,憑著熱情、幹勁,每天工作長達十四小時。
十年來,英文版的漢聲向國外介紹了許多中國傳統的、現代的、民俗的、文化的題材。譬如:清明、中元、乩童、八卦、太極拳、風箏、刺繡、皮影戲、祖母畫家……等等,引起了許多外國人的矚目。
漢聲的工作人員,既非專家、亦非通才,但毅然負起東西文化交流的責任。每當他們打算做一個專題時,他們所瞭解的,可能並不比一般人多。
這時,他們會從背景資料開始研究,並邀請專家、學者來給他們上課。無論編輯、美工、攝影、撰文者,所有工作人員都得參加聽課、做筆記和討論。他們不僅請那一行的專家,還請相關的學者、政府官員、法律顧問等,來灌輸他們有關的知識。往往,他們需要請上十來位,來幫他們做奠基的工作。
中國童玩專集,是中文版漢聲最受歡迎的兩本書,都已先後再版了。(恆水)
點點滴滴都是心血
之後是書籍查閱與資料蒐集的工作,跑博物館、圖書館或向私人借閱,他們從一點一滴開始,然後將點連成線,再連成面。
實地的探察、參與是最重要、也最費時的了。就拿大甲進香團的那次採訪來說吧,陸續花了三年多的時間才完成:
每年陰曆三月十九日媽祖誕辰前,大甲進香團便開始一年一度的進香大活動。他們從大甲啟程,途經台中縣,至雲林縣北港鎮的朝天宮媽祖廟,全程二百五十公里。進香團分步行、腳踏車隊、摩托車隊、計程車隊和遊覽車隊,一行約兩、三萬人,浩浩盪盪從大甲出發。
其中,以步行人數最多,也被視作最虔誠。他們餐風露宿,要走八天八夜的長程。其中不乏七、八十歲的老先生、老太太,有的甚至已連續參加十次以上。
社長姚孟嘉最早參加大甲進香,前後共去了四次。發行人黃永松、總編輯吳美雲也都去了三次。
黃永松說:「要想深切瞭解一件事情,只有實際的參與,真正的融入其中。」姚孟嘉也說:「如果直接說明我們是為採訪而來,這些純樸的鄉下人可能會產生疑懼,所以我們並不一定表露自己的身份,多半是先建立友誼,然後以閒談方式,取得所需的資料。」
社長姚孟嘉負責資料編輯和美工,攝影是他的專長。(恆水)
團隊工作的成果
漢聲的每一個報導,都是整體性的工作,不是個人努力所能做到的。他們除了到現場記錄實況、由專家提供資料外,第三步驟的撰寫修潤工作,也是浪費周章的,他們努力使文章深入淺出,可讀性高。而靠攝影來充分傳達現場景象與氣氛,也是漢聲的特色之一。這幾部份的工作,由不同的人負責,但他們都有同樣重要的要地位。
由於要求高水準的英文寫作和編輯。除了吳美雲自己外,漢聲英文版請了兩位外國人及兩位在外國受教育的華僑,來從事撰稿工作。
總編輯吳美雲對文字的要求一向非常嚴格。可以為了一個字、一句話,和作者討論老半天。她經常要求撰稿者重新改寫,甚至有達四、五次之多的。
漢聲的訂戶,包括了三十五個國家的讀者,它的發行網甚至輾轉伸入鐵幕國家。聯合報駐倫敦特派員周榆瑞曾說:「不論在文字、圖片或編排方面,漢聲都已達到真正的國際水準。」
英國杜恩大學的高本堪東方藝術博物館曾特別為漢聲雜誌舉辦展覽,為期達三個月。有不少外國人士,因為看了漢聲,而想到台灣來旅行。而來到台灣,他們最想認識的中國人,也是漢聲的幾員大將。
發行人黃永松在台南安平海邊拍攝漁民整理漁網時,自己也被攝入了鏡頭。(恆水)
找各種機會向國外介紹中國
除了雜誌的製作,漢聲更尋求各種機會,對國外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及現代生活。
幾年前,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為拍電視節目「長期的搜尋」中的宗教一項,想在遠東找一個地方介紹道教。當時,他們想在香港、日本、台灣、甚至於中國大陸等地,選一個地方介紹。漢聲的工作人員知道此事後,認為道教信仰唯有在台灣保存比較純粹。他們一方面深恐此電視節目製作群把道教弄擰了,另一方面也想藉此將中國文化的一項正確的介紹給西方。於是主動和製作群接洽,協助他們拍攝這段影片。
最後,影片在漢聲熱誠的幫助下,順利地把中國的道教、倫理、孝道等等,介紹到英國。而在介紹各種宗教的影片中,以這一集得到觀眾最熱烈的反應。
多年來,漢聲的工作人員,歷經了無數驕陽曝曬的日子,熬過多少不眠不休、徹夜編印的夜晚,他們至今無怨無悔,仍是幹勁十足,是什麼力量在支持他們?
社長姚孟嘉負責資料編輯和美工,攝影是他的專長。(恆水)
揭開簾幕,窺見精髓
漢聲的工作人員面臨此一問題,都會異口同聲的表示,除了國內外讀者的關愛和督促外,最主要的,該是每當一個專題在逐漸凝鍊、成形的時候,都彷彿是揭開了一角沈沈的簾幕,使他們得以重行窺見屬於中國傳統面貌的一部份,那種喜悅,是來自對文化母體親情的依戀,是一種尋到根源的喜悅,足以補償任何艱困辛勞。
在工作中,他們愈來愈相信,在外來文化的衝激下,我們民族若要保持自己獨特的活力和創造性,必不能忘記傳統文化的軌跡。
許多指導他們、支持他們的專家、學者也基於此,常建議和鼓勵漢聲出中文版來為國人服務。不斷介紹他們看有關的書籍、為他們講課、帶他們看戲,一向最愛護他們的俞大綱教授,更是積極,他認為,漢聲若出中文版,將對中華文化的發揚更有貢獻。
民國六十七年,俞大綱教授去世了,漢聲為了報答俞教授生前對他們的指導與愛護,又為了日漸增強的為國人服務更為重要的認知,終於在英文版創刊七年後,克服了各種問題,推出了漢聲中文版。
吳美雲、姚孟嘉、黃永松隨同大甲進香團赴北港媽祖廟朝聖,四天四夜後於到達目的地合影。(恆水)
引發大家對固有文化的關心
發行人黃永松說:「今天,我們國內在學術上有專攻、從事各種深入研究工作的人是不少,但是有更多人卻對自己的文化茫然不知或者不太關心。所以我們漢聲中文版的原則是『把學術與通俗銜接,把傳統與現代銜接』。」
黃永松又說:「我們採用的是柔和的方式,即是將大傳統文化做為背景,藉著一些傳說和故事來連接。如果我們一味強調傳統倫理道德和固有文化等大題目,恐怕就沒有人喜歡看了。」
就童玩專輯來說吧!專輯中採訪了各個地方,包括大城市和小鄉村的傳統玩具、遊戲,諸如編草刀、草鞋、疊紙衣、紙鞋,還有放風箏、跳房子、跳橡皮筋……等遊戲,另有各種玩偶、寵物。不論老少看了,都會有一股思鄉、念舊、追憶童年的情懷,因為,那些是他們兒時玩過、做過的。而那也是最「中國」的東西。
儘管有些當初一塊兒「打天下」的工作人員,因為種種現實因素,離開了漢聲。但黃永松、姚孟嘉、奚淞三人,卻隨著俱增的歲月,和吳美雲有更緊密的合作。「漢聲」已成為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
漢聲工作人員相處的像一家人那樣融恰,他們利用工作餘暇,赴新竹五指山健行。這是休息時,黃永松為他們拍下的一張照片。(恆水)
現代的盡頭,走回傳統
漢聲的發行人黃永松、社長姚孟嘉、中文執行編輯奚淞三人,都是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先後期的同學。黃永松學雕塑,另二人則是學西畫。在學時,他們就是好朋友。黃永松回憶說:「那時,我們都是同一畫會的。那個畫會可以說是最前衛的了。包括了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到最新潮的存在主義。我們的畫不拘任何形式,當年可說是繪畫形式最突破、展覽形式最突破的。但當我們走到了現代的盡頭,我們自然而然地回頭了,我們要挖掘、要探索屬於自己的藝術、文化的本質……」
曾於六十八年當選十大傑出青年的黃永松,除了身為發行人,還負責漢聲的美術編輯。在藝專時,他即拍攝實驗電影,畢業後,亦曾在中央電影公司美術部門工作過。不論在拍攝影片、照片、或廣告設計等方面,黃永松都是一把好手。那麼他為什麼捨棄比較容易成名得利的電影,而來辦雜誌呢?
黃永松說:「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牽涉得太廣,許多因素都操之在人,自己無法控制。」對於這個許多人嚮往的行業,他似乎沒有多大興趣。但一談到漢聲,他頓時興致勃勃,說道:「我是一個好動的人,最喜歡發掘鄉土題材,目前我的工作,正好讓我可以到處跑,攝取一些我覺得有價值的東西。」
各自盡心獻力發揮所長
漢聲做過的報導,大多來自黃永松的靈感和設計。他不停地追求、探討,使得漢聲有各式各樣深邃、豐富和有趣味的題材。
比黃永松稍晚進入漢聲的姚孟嘉,是漢聲的另一大支柱。他負責資料編輯及美工,他的穩重沉著,曾被中文版執行編輯奚淞形容:「姚孟嘉是我所遇到的人中,最沈著、最有耐心的。他永遠能在亂轟轟的編輯室裡,從容解決一切難題。」
早期,漢聲的六個「開山元老」,曾在一次攀登玉山時,在山頂上結拜為義兄妹:黃永松是老二、吳美雲是老三、姚孟嘉是老六。那時他們六人一體,共同矢志把生命投注於漢聲,但是後來有三個先後離開了。
除了黃、吳、姚三人,漢聲其他的工作人員,除了一股發掘文化礦脈的熱忱外,亦都優秀、熱誠,幹勁十足。如中文版執行編輯奚淞,從巴黎回來後,更確認了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而毅然投入漢聲。他是所有成員中,最積極寫文章向外界介紹漢聲雜誌的人。又如助理編輯黃盛璘,在台灣大學唸的是藥學,後因志趣不合離開學校,進入漢聲工作。她原先對漢聲所做的許多專題都一竅不通,但為了工作所需,不斷進修,現在已可以和專家談了。
純為理想,不計待遇
漢聲現有工作人員十七人,他們工作繁重,和待遇不成比例,吳美雲說:「除非對我們的工作真正有興趣、有抱負,否則是做不長的。」
每年漢聲都會於大學畢業典禮前一段時間,舉行考試,甄用新人。幾百人中,由於要求條件極高,最後只能錄取一、二人。
除了辦雜誌,他們更是不遺餘力,想對國內大眾多做一點服務。中文版童玩專集出版後,受到一致的好評。許多人認為,如果能夠把這些傳統自製玩具展出,並教小朋友們做,就更有意義。
漢聲在此建議下,加上中央圖書館的支持,不惜成本,毅然舉辦了童玩展。那時漢聲整個編務都停頓下來,三個星期的製作和準備,整個辦公室成了玩具工廠。許多報社記者看了都很感動,自動為他們報導宣傳。
為期五周連續在北、中、南三區展出。他們不收門票,工作人員親自到場教小朋友製作玩具,造成罕見的轟動。單單台北市,就有二十幾萬人前往參觀。
精神的報償最令人滿足
八個星期,新台幣四十幾萬元的支出,漢聲沒有一點收入,但漢聲的「老闆們」卻認為十分值得。發行人黃永松回憶說:「那一段時間我們都非常愉快,看到大家扶老攜幼來看展覽,而且都看得懂,許多人還親自告訴我們他們很喜歡、很感動……那就是我們所追求的:走入大眾。」
除此,漢聲對「關愛自然環境和資源」的呼籲、對國民旅遊的報導,都引起國內讀者很大的迴響。今年,中國時報第二屆文學獎,還特別頒發報導文學推薦獎給漢聲第五集國民旅遊專輯。
每一期的漢聲,工作人員都以創造藝術品的態度來製作。他們不但要求每一篇文章、每一張圖片盡善盡美,在印刷、紙張上,亦要求用最高的品質。
為了求工作的完美,一再斟酌、改進,不免因此常會脫期。去年,雙月刊的漢聲,甚至只出了二期。同時,為了中文版的發行,英文版漢聲也已停刊一年多了。
品質要好,售價要低
由於漢聲每一期的內容都是一個專輯,有的讀者會說,既然無法準時出版,為什麼不乾脆出叢書?黃永松對此解釋說:「辦雜誌,我們是當公益事業在做,我們是出叢書式的雜誌,卻是以雜誌的價格出售。」
「如果我們將漢聲加個厚封面,即可成書,可以定個較高的售價。但是一般人買不起,最後,只有高水準的知識份子或有錢人願意花這個錢,這種『錦上添花』的工作,不是我們的目標。」
「至於脫期,那實在是不得已的。因為我們總是盡可能要做到最好。好在讀者都很能體諒這一點。」
許多人會問:既然要給大眾看,那麼如此豪華的紙張和印刷,不是更增加成本,使價格無法達到真正低廉嗎?社長姚孟嘉說:「說豪華,我一點也不同意。國內的印刷技術和紙張都已達此水準,我們為何不將它用於文化事業?況且,我們希望漢聲工作人員辛苦的結晶,能得到讀者的喜愛與珍藏。」
不得不經營一些副業
為了維持高品質,又為了能有較低廉的價格,儘管漢聲在國內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很好的聲譽,財務卻經常面臨困窘。
由於漢聲發行所得的錢,只夠支付印刷費,其他員工薪資、稿費、攝影費、及雜費等,就必須兼營許多其他業務來維持。於是,除了雜誌本身的編務外,他們替行政院新聞局編四種外國語文的「遠景」雜誌,替觀光局拍攝影片;另外,也為公司行號設計廣告、月曆等。
吳美雲說:「我們的志趣、理想,全在辦好漢聲,其他的工作,實在是為了現實而做的。」「那一天,可以不必為財務而做那些事,我們除了要全心全力把雜誌辦得更好以外,還想自己出些書,拍些記錄片。」
「我們希望,將來可把人員擴充到六組,每組以一年的時間做一期,輪流出書,這樣就不會有脫期的現象了。」
那麼,有沒有什麼經營計畫,來徹底解決財政上的問題呢?發展其他部門是一個辦法。但黃永松說:「早幾年前,我們曾擴充過,那時有電影部、設計部、攝影部。」那時,他們曾為觀光局拍攝了一部二十七分鐘的影片「中國傳統的七個節日」,結果得到洛杉磯所選出的「世界旅遊最佳影片」和亞洲影展「最佳記錄片」的榮譽。
還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吧
「但是,最後我們還是決定不擴充。因為我們執著於要辦好漢聲,做了別的事,難免會分散精力。而找別人做,他們多半不會像我們自己這樣專注和熱誠。」
他們的結拜大哥,就是在這時離開的,因為他主張擴充設計部。現在他自己所開的廣告設計公司,每年業務多達幾千萬。
漢聲的廣告情形不甚理想,問起掌管業務的吳美雲,原因為何?她說,因為她們沒有刻意經營。但她強調,漢聲的發行情況卻是很好的。中文版從最初出五千本到現在的二萬本,且童玩和國民旅遊兩個專輯,都已再版。
儘管漢聲財政狀況一直不理想,但漢聲雜誌的品質、水準卻從來不曾低落分毫。如果他們能籌劃走向更合企業化的經營方式,能漸漸擁有一個更豐裕的經濟環境,相信漢聲的發展一定更有進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