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常坐在老家的樹蔭下,很熟悉金門泥土的味道。去台灣讀大學時,住所附近還有不少稻田,但台灣的泥土是黑土,味道和金門的紅土不同,因此我可以感覺到,那堣ㄛO家鄉。
直到今天,在理智上我知道金門的紅土是不容易種植作物的土壤,但我就是覺得黑土不好,紅土才好。
除了紅土,我在台灣時第二個懷念的,是軍隊的起床號。小時候,軍方常借用民宅,住家附近常常就是軍營,每天聽軍號起床。
金門沒什麼資源,要獨立生存很難,必須依附別人。金門人都了解,對大陸或台灣,金門都只是「邊疆」。我們也明白,政府的建設有順位,但金門人想要的並不多,不過是安全、平穩、有尊嚴的過日子。
以前金門中山紀念林旁邊有一個「自己的道路自己開」的標示牌。在我,一個金門人看來,真是別有所感。我們金門人吃了這麼多代的苦,這一代責任更重大。
許多人覺得金門應發展觀光,但金門若因發展觀光,而帶進了治安惡化、環境污染、浮華風氣等毛病,誰來承擔後果?
現在金門卡拉OK林立,連台灣來的參觀訪問團都被帶去唱卡拉OK,我覺得很丟臉。若要把金門建設成拉斯維加斯一類的地方,我絕不贊成。現在,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把金門引導到一個永久的正確方向。
〔圖片說明〕
P.17
金門高中老師許維權擔心金門開放觀光後的發展方向。(張良綱攝)

民國四十二年,金門防衛司令胡璉為表彰在各項戰役中犧牲的官兵,建立了莒光樓。它也是今天到金門參觀訪問者必到的地方。(張良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