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一直是人類的好伴侶,由於它們聽覺、嗅覺靈敢和忠心不二的特性,可以為人類擔任守望、牧羊、打獵等工作,甚至在軍事與警事工作上,牠們也是得力的助手。然而在繁榮富裕的工商社會裡,人們生活安逸,居住空間較狹窄,大家所喜歡飼養的寵物,乃是漂亮、可愛的小型狗。牠們所佔空間不多,食量很小,又清潔無體味,善解人意,是與人作伴的最佳動物。其中以北京狗最為突出,牠是中國土產的小狗,在國內外都極受歡迎。國內有許多人在愛狗、養狗之餘,並致力改良品種與大量繁殖的工作,使得這些可愛的小狗能充分點綴國內愛犬人士的生活,也能外銷到國外,賺取可觀的外匯。

有「黑口罩」的北京犬,是最純種的北京狗,為內行的養狗專家所喜愛。(光裕)
一直是人們的好伴侶
「子不嫌母醜,狗不嫌主貧。」這是中國人對狗忠實不二個性的最佳評語。由於狗對人類的忠誠,和牠的嗅覺與聽覺特別靈敏等特性,使得狗很早就成為人類的好伴侶,和看門、防身、狩獵的得力助手。
中國人養狗有歷史記載的,已經有三千餘年的歷史。甲骨文有「犬」的象形字樣。周代的宮廷裡設有狗監,負責飼狗的管理工作。
晉朝大將陸機被敵軍團團圍困在山上,人馬無法突出重圍。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一隻名叫「黃耳」的狗,受命突圍求援,結果不負所望達成任務。
唐太宗李世民喜歡狩獵,在后宮養了一萬對獵狗,設有專人管理。元世祖忽必烈不讓唐太宗專美於前,他有一萬人專門管理狗。
明末清初,西風東漸,西洋的文物陸續伴隨著商旅與傳教士來到中國,最早的洋犬就是在這段時間內傳到中國來的。到了晚清,中國的北京犬、拉薩犬、西施犬、熊獅犬等,也相繼傳到歐美各國。
台灣在開發之初就有人養狗看家、狩獵。這些或是土狗,或是由人從大陸帶來的狗,多有實際的用途。

博美犬和白北京都是嬌小的愛玩犬。
也是富庶生活的產物
近年來國內由於人們生活水準提高,大家在豐衣足食之餘,猶有閒情逸致種花或飼養寵物,養狗的風氣因此盛行,飼養的狗種包羅萬象,有中國狗、外國狗、大型狗、小型狗。養狗的動機也不再限於實際用途,小型可愛的愛玩犬最受歡迎。
飼養小型愛玩犬的風氣,始於二十年前。很多家庭都喜歡養一隻可愛、聽話的小狗,一些有生意眼光的狗社主人,就開始大量繁殖小型狗,他們先是充分供應國內市場所需,近年來更拓銷到國外,賺取不少外匯。
小型愛玩犬的種類很多,包括北京狗、奇娃娃、瑪爾濟斯、博美狗、拉薩犬、熊獅犬等,其中以北京狗外銷數量最多,據一位資深犬社主人姚木森表示,全世界各地的白色北京狗,百分之九十五是從台灣出口的。
北京狗是我國祖先留下來的「活的遺產」之一,牠那塌塌的鼻子,微凸的圓眼,蘿蔔短腿,和走路時搖搖擺擺的身軀,非常逗人喜愛,在各種小型的玩賞犬中,最受歡迎。
遠在二千年前,我國宮廷內飼養的小型狗,就是北京狗的祖先。後來經過長期的改良繁殖,到了清朝康熙乾隆時代,北京狗的型態才大致固定,與現代的北京狗很相近。

中國沙皮狗是世界上最稀少的犬種之一。近年來國內有許多人開始繁殖。(光裕)
昔是后妃的寵兒
在清朝末葉以前,北京狗一直世居宮廷之中,平時由太監保護飼養,供給后妃、宮女在后宮玩賞作伴,並禁止流出民間。官位較高的少數朝臣,也只獲准飼育二三隻而已。
清文宗皇帝的皇妃西太后,是歷代皇族中,對狗最為喜愛且最有研究的一位,她命令負責飼育北京狗的宦官,注意改良飼育,她要求北京狗:體型要小,可以隱藏在袖內,方便攜帶;四肢要短,前肢彎曲成弓型,使牠不會跑出宮外;鼻子要與印度教徒所崇拜的猿神鼻子一樣,小而短,以減低狗的嗅覺力,防止牠聞到異味就緊張得四處亂跑,俾保持冷靜沉著的風範……。由此,西太后為北京狗奠定了改良繁殖的一個指針。
清末混亂時期,飼養在北京郊外萬壽山頤和園內的狗群,有許多被負責管理的宦官,私自攜出宮外轉售,而結束了宮廷犬——北京狗二千年來,在歷代皇宮內嬌生慣養的舒適生活。

常帶小狗出外運動,是維護愛犬健康的必要方法。(光裕)
流傳到國外之始
北京狗初次流傳到國外,是在清末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太后遠走熱河,臨行匆匆,沒把愛犬帶走。在槍炮聲中,皇宮深室門口站著一隻北京狗,勇敢的撲向外來的入侵者,並且咆哮不停。好奇的洋兵驚訝於這一隻從未邁出過宮門的可愛小狗,再衝入室內搜查,赫然發現還有幾隻同樣的狗,守在繡榻旁邊陪伴牠的主人。床上躺著一位來不及走避而自盡的后妃,她就是文宗皇帝的叔母。
英兵將宮廷內的北京狗帶回英國,立即受到英國上流社會愛犬人士的珍視和喜愛。此後來到中國的英國人,都像掘寶似地想盡各種方法四處搜購北京狗,因而北京狗在中國逐漸稀少。
近年來,國內有很多人喜歡飼養北京狗,更有許多養狗人家因為大量飼養北京狗而致富,而一些狗社也以供應北京狗為主。他們除了供應國內愛犬人士所需之外,並拓展外銷。我國每年外銷狗隻二千頭以上,其中北京狗佔最大部分。
由於北京狗模樣可愛,對主人忠誠,只要主人回到家門,牠會以熱情的神態表現內心的喜悅。一旦主人抱牠入懷,牠又會表現出另一副小鳥依人、依偎討好的模樣,所以很多人都喜歡飼養,無論內外銷的市場都很好。

原產於我國的熊獅犬,國內也有狗社繁殖。(光裕)
一項大有可為的副業
曾在一公家機構任職的姚木森,以養殖北京狗為副業,他將自家繁殖的小母狗賣給國內顧客,再購回以後所生的小狗,將公狗銷到國外。
外銷的方法,是先收集國內養狗家庭的資料,預計下個月可以收進若干隻小狗,然後在國外愛犬雜誌上刊登廣告,或通知國外的狗商,在接到客戶的訂單後,依照所需數量、資質等條件開始準備。
訂好飛機或船期後,即通知國外客戶準時前往接應。在登機或上船前一天,要把狗送到機場或海關的動物檢疫處檢疫。檢疫官員先檢查狗隻是否有狗瘟、狂犬病等,再讓小狗作一些體能活動,看看有無殘障,精神狀況是否正常,然後開發健康證明和血統證明,並施打預防針。通過檢疫即可抱回來,然後等報關行的人來接走。
報關行負責一切托運工作,有的海運,有的當貨品空運,有的是隨身當行李帶。等到達目的地,自有等候在海關的客戶在場接應,一樁狗外銷的生意就完成了。
姚木森說,北京狗的銷路好,飼養成本低,所以利潤很高。
一隻母狗一年可生產兩次,每次約產五隻,生育年限約有十三年。目前一個月大的純白北京狗,雌狗的批發價每隻約為新台幣一萬元,雄的約為七千元。

北京狗在十九世紀以前,是中國的宮廷犬。(光裕)
很好打發的小狗
這些嬌貴的名狗體型小,可以養在公寓房子裡。平常安置在狗籠中,籠子下層備有活動的清理盤,盤上舖一層報紙,可以隨時清理小狗的大小便,才不會產生惡味。每星期為小狗洗一次澡,並常梳理狗毛,使毛色光澤。還要定期打預防針。
北京狗食量很小,每天只要花新台幣三、四元就可以。食物以米飯為主,另外再將雞頭、雞肝等剁碎煮熱拌在飯裡,一次吃小半碗。
另一位犬舍主人陳美蘭說,北京狗雖然好養好賣,但要注意控制品質,繁殖出合於標準的小狗。因此,她說一定要避免讓狗近親交配,而要為雌狗找最好的雄狗交配。如果產下的小狗不理想,要予以淘汰。
參加狗展,也是促進狗品質的好方法。台灣犬界的活動很蓬勃,有許多育犬協會,包括中華民國警犬訓練協會、台灣省育犬協會、台北市畜犬登錄協會、以及各縣市分會等。每個育犬協會都定期舉辦狗展,私人也常自辦。
在狗展中,飼主可以彼此觀摩求教,以刺激犬種品質的精進。血統證明書是另一種控制犬種品質的方法。純種犬由畜犬協會發行血統書。從血統書中,可以看出本犬祖先得獎的情形、血統的優劣,作為繁殖的參考資料。

拉薩犬原產於中國大陸的西藏地區,清代達賴喇嘛用它當貢品獻給中國皇帝。(光裕)
尚有多種有趣的愛玩犬
除北京狗以外,台灣還有許多種愛玩犬,除了從國外引進的犬種外,原產於中國的有拉薩犬、熊獅犬、八哥犬、沙皮狗等。牠們近年來經由狗社的大量養殖,而拓展了內外銷。
中國愛玩犬的共同特點是大眼短鼻,並帶著獨特的神情,似乎是一種對於生命的安排,有著無可奈何的感受。八哥犬更是強烈而誇張的顯露這種特徵。
八哥犬一副勞苦的臉龐,有點兒像是負了債而無力償還。牠有時像是若有所悟,外表看起來就像一個出身低微、歷經坎坷、飽經風霜的苦命人。然而事實上正好相反,牠是宮廷中的寵兒,王公貴族的伴侶,犬中的美食家。
八哥犬在十七世紀以前一直深居宮中,後來經由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引渡到歐洲大陸。牠黑臉滿佈著皺紋,尾巴是卷的,被毛密生而有光澤。台灣過去曾大量繁殖外銷,現在數目較少。
除了一付滑稽的臉孔外,八哥犬脾氣溫和,又沒有體臭和口臭,具備了愛玩犬所需的各種優點,但是過分的美食和不足的運動,容易造成太胖,所以飼主都很注意。牠的毛極短而不耐寒,到了冬天,飼主常為牠穿件小背心,並將犬舍加溫。

八哥犬有一副憂鬱的表情,是中國古代宮廷犬種之一。(光裕)
極其逗趣的獅子狗
拉薩犬是另一種受歡迎的中國愛玩犬,它的原產地在西藏。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蕃地,受著當朝者的保護,每年進獻貢品,表示臣服。清朝中葉,西藏派人進貢的貢品中,就有一隻美麗的小狗,清帝以其產地拉薩宮為名,賜名為拉薩犬,並收入后宮交由太監們飼養。
拉薩犬在西藏原是一種放任的飼養方式,而不是經過有計畫繁殖出來的犬種。牠的毛量豐富,本省同胞叫牠獅子狗,引進台灣也有三、四十年的時間了。由於適應力強,體型適中,飼養起來十分方便,個性活潑、機警,作為玩賞、看家都很合適,所以很受歡迎。
熊獅犬瞇瞇的眼睛,胖嘟嘟的五短身材,全身密佈著豐富而直立的被毛,紫黑色的舌頭,一副傻呼呼的樣子,像個笨頭笨腦的小胖子。它小時候像一個玩具熊,長大了之後像頭小獅子,所以名為熊獅犬。
熊獅犬個體適中,觀賞、看門兩相宜。它有依附舊主人的習性,一旦中途改換他人飼養,常常會變得頑固而難纏,飼主要用很大的耐心與牠周旋。

國內很多狗社繁殖愛玩犬瑪爾濟斯。(光裕)
罕見的沙皮狗
中國的沙皮狗,是世界上最稀少的犬種之一。
沙皮狗原產於中國廣東省一帶,已有數世紀之久。中共佔據大陸後,一般人根本養不起狗,絕大多數的狗都被殺掉了,沙皮狗也不例外,於是它美麗的外皮被用來製成婦女的外套,肉則被嗜香肉的人拿去吃掉,所以這種犬種幾乎絕種。後來經由外國愛犬人士千方百計運出大陸,才得以保存。
沙皮狗全身密佈短而會刺人的毛,表皮又鬆又寬,好像小孩披了一件過大的外衣,在打鬥中不怕被咬著。牠曾被作為多項用途,像看家、狩獵等,還有人拿牠充當鬥犬。
沙皮狗目前數目還不多,所以價錢較貴。
由於養狗風氣的盛行,國內很多家庭以養狗繁殖為副業,並因而致富。一位曾任郵務士的狗社主人邱剛,因白手起家養狗而成為千萬富翁,是養狗致富的好例子。
邱剛十三歲隻身來台,由於舉目無親,為了生活,他曾做過報童、倉庫管理員、機關工友等,也曾當過送信的綠衣使者。民國五十三年,他籌錢買了一隻北京狗。這隻名貴的狗第一胎生了四隻小狗,在當時即為他賺進了新台幣一萬元,奠定他往這方面發展的基礎。

吉娃娃是世上最小的愛玩犬。(光裕)
由養狗步上致富之道
現在他擁有許多世界名貴的犬種。他並將養狗所賺的錢,投資到其他事業,成為一個千萬富翁。
中國有句諺語說:「貓來窮,狗來富。」認為如果家裡來了一隻自己跑來的狗,就是一種吉祥的徵兆。這雖是一種迷信,但許多人都喜歡養狗作伴,狗社生意的興隆,內、外銷都賺了大錢,正可以顯示國內社會的富庶豐裕,人們有餘力飼養寵物,也有閒情飼養嬌貴的小狗,誰說不是「狗來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