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的生活條件不斷在進步之中,食、衣、住、行都得到滿足之後,大家自然而然地會嚮往一些層次較高的東西。追求「美」,亦成為其中的一個目標。許多器皿之用,原都在於盛物,可是,人類的慧思巧手,漸漸地改進它、美化它,終使它具備精緻迷人的特性,於是器物躍升為藝術品,增加了無限的情趣,美化了我們的生活。水晶玻璃也是在這種過程中衍生出來的。國內的水晶玻璃工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如今已達成熟的階段,內、外銷上都一直持續穩定地成長,許多晶瑩美麗、燦爛奪目的水晶器皿或裝飾品,超越了實用的目的,在我們的生活裡,散發出優美迷人的光彩。

(常青)
全神貫注熬玻璃膏
走進了工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三公尺高、用耐火磚砌成的紅褐色窯爐。窯爐內的坩堝,正以攝氏一千兩百度的高溫,把堅硬的石英石熔解成像熾熱岩漿般的液體,也把一張張工作專注的臉映得紅通通、熱烘烘的。
一位玻璃工人用細長的鋼管挑出一團玻璃膏,用嘴對著管口吹出朱紅色透明的玻璃泡,再用鉗、鎚略為敲拉,一個個線條優美的高腳杯,就像變魔術般的展露了雛形。
玻璃的製造,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長久以來和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最初它只用來製造一般器皿和家庭用具,後來隨著工業專家的積極研究和發明,許多新種類和新用途的玻璃也就陸續問世了。
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石,如果加入氧化鉛,做出的成品會發出水晶般的光澤,因此被稱為「水晶玻璃」。這是英國人喬治賴汶斯卡夫特在西元一六七四年時首先發明。從那時候起,水晶玻璃就和銀器一般,成為高雅、精緻、巧手妙藝的象徵,受到大家的重視和珍愛。現在更成為家庭、餐廳所喜愛採用的高級器皿及裝飾品。

(常青)
在國內已有十多年的歷史
近年來,自由中國台灣的工業發展甚速,國民生活水準提高,對水晶玻璃的喜好和認識也逐漸增加。在十年前,國內大大小小的玻璃廠家雖然很多,卻還沒有一家製造水晶玻璃。因此有需要的人只能購買舶來品,不但價格昂貴,而且如有毀損也不易補充。十年後的今天,國產的水晶玻璃不但到處可見,在外銷市場上也很受歡迎。在國內最早生產水晶玻璃,開風氣之先的,是聯合玻璃開發公司。
聯合玻璃公司的總經理李建名,是一個有抱負、有遠見的企業家。他曾經在新竹玻璃公司工作了十五年,陸續出國考察過一百家以上的玻璃工廠,對玻璃事業有濃厚的興趣與豐富的經驗。民國五十四年,他到日本東京研究玻璃切割和磨光的技術,曾參觀了多家水晶玻璃製造廠,因而激發起他創業的雄心。
李建名以為,台灣豐富的石英石資源和廉價的天然氣,很適合製造水晶玻璃。於是,回國後積極籌集資金、訓練員工。民國五十八年,集資新台幣二千五百萬元,成立聯合玻璃開發公司。工廠設在中壢,建地六千餘坪。

造型典雅的花瓶,刻有國畫家馬壽華的竹,古意盎然。線條優美的水晶花籃,是蔣夫人委託聯合公司仿製的,和原品真偽難分。(常青)
晶瑩如鑽,玻璃革命
水晶玻璃的發明,可說是一次玻璃的革命,使玻璃在「實用價值」外,增加一層「藝術價值」。因此它的製造也比普通玻璃困難。李建名說,像水晶玻璃這種透明光潔的成品,一點瑕疵也隱藏不住,絲毫的雜質、氣泡、波紋都會破壞成品的完美。因此在熔解、吹製、加工各方面都需要精細的技術。工人也必須要有藝術的素養,做出的成品才會富有動感和美感。
聯合玻璃公司成立之初,李建名發現老一輩的工人做慣了玻璃板,根本做不來像水晶玻璃這樣精緻的成品。他花費了很大的工夫,才把這種不利的情勢扭轉過來。除了經常派員出國考察之外,並聘請西德、日本的專家駐廠指導,積極訓練新手,逐漸把不肯接受新觀念、新技術的老工人淘汰。經過了三年,終於把製造水晶玻璃的技術穩定下來。

造型典雅的花瓶,刻有國畫家馬壽華的竹,古意盎然。線條優美的水晶花籃,是蔣夫人委託聯合公司仿製的,和原品真偽難分。(常青)
技術工人訓練不易
通常訓練一個生手,從熟悉工具設備、挑玻璃膏、到吹玻璃泡,大約就需要二、三年的時間。然後再依照個人的興趣和能力,分為做高腳杯、動物和壓模三組。其中以做壓模較簡單便捷,適合大量生產;但是就品質來說,還是用手工製造比較精緻光滑。聯合水晶玻璃就是以手工精心製造著稱。做高腳杯和動物要困難得多,通常得有七、八年的火候才能勝任愉快。聯合公司就在這種不斷嘗試、奮鬥的過程中逐漸熬出頭來。
在那段慘澹經營的歲月中,聯合公司咬緊牙關,始終堅持「品質第一」的原則。成品只有好與壞、合格與不合格,從不容許有「差不多」的情形發生。為了保持信譽,曾經多次廢棄大批品質不合規定的產品,雖然虧損很大,卻換來國外客戶對聯合玻璃的信心,在短短的幾年內,就在國際市場上打出了知名度。

造型典雅的花瓶,刻有國畫家馬壽華的竹,古意盎然。線條優美的水晶花籃,是蔣夫人委託聯合公司仿製的,和原品真偽難分。(常青)
至今猶能獨佔鰲頭
目前聯合水晶玻璃產品百分之七十外銷,外銷國以美國為主,其次是澳洲、西德、紐西蘭、日本及東南亞。它除了是國內第一家水晶玻璃製造廠商之外,至今也仍是規模最大的一家。為了不斷地拓展業務,聯合公司除了增設二號窯爐之外,李建名也經常率領貿易團出國訪問,並積極參加各國商展,爭取不少國外的訂單。
這幾年來,聯合公司的業務已步入了正軌,工作效率和產品的品質齊頭並進。李建名說,我記得幾年前曾有個日本廠商訂了一千個雕花酒杯,但是當時公司的技術還不夠水準,一個半小時才能完成一個,來不及交貨,所以不敢接受訂單。現在只要花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時間,就可以做出相同的產品,我們可以接受大量訂貨,公司的收入增加,員工的待遇自然就隨著提高了。

造型典雅的花瓶,刻有國畫家馬壽華的竹,古意盎然。線條優美的水晶花籃,是蔣夫人委託聯合公司仿製的,和原品真偽難分。(常青)
美麗的裝飾品
在聯合公司的產品陳列室中,琳琅滿目的水晶玻璃成品,真讓人目不暇給。各式各樣的酒瓶、酒杯,令人想起衣香鬢影的雞尾酒會;一串串晶瑩圓潤的葡萄,叫人垂涎欲滴;一對對昂頭交語的天鵝,擺出優雅的姿態……。其中有個水晶花籃還蘊藏了一段故事。這個水晶花籃原是蔣夫人從國外買回來的,蔣夫人非常珍愛它,後來因為籃口破損,就委託聯合公司代為仿造一個。聯合公司果然不負重託,仿製得唯妙唯肖。聽說蔣夫人對這個猶勝真品的水晶花籃非常滿意,還買了好幾個分贈親友。
一件水晶玻璃成品除了要控制品質,還要注重造型設計,才能博得顧客的喜愛。剛開始,聯合水晶玻璃多半仿造外國產品,然後開始陸續推出富有中國風味的設計。其中有一個水晶花瓶,上面雕有國畫名家馬壽華的竹,古意盎然,清新脫俗,市場銷路很好。

造型典雅的花瓶,刻有國畫家馬壽華的竹,古意盎然。線條優美的水晶花籃,是蔣夫人委託聯合公司仿製的,和原品真偽難分。(常青)
適合盛裝冷飲
水晶玻璃器皿由於表面雕有花紋,厚薄不平均,不適宜裝熱水,否則熱脹冷縮很容易破裂。因此一般人都把它拿來盛裝冷飲或酒類,可以增加宴飲時高雅的氣氛,憑添許多生活的情趣。
玻璃上的圖案是用轉動的砂輪雕磨出來的,經過布輪打光,松竹、花卉、山水、蟲鳥……,把透明的玻璃襯托得更為光彩耀目。另外還有種製作圖紋的方式,是把剪有鏤空花樣的塑膠紙黏在玻璃表面,噴上細密的金剛砂,然後把塑膠紙取下,鏤空的花樣中附著了金剛砂,產生一種霧濛濛的圖樣,別有一番風味。
那麼水晶玻璃和普通玻璃究竟有何不同?李建名指出,水晶玻璃的折光率強,經過光線的照射,會發出七彩如鑽石般的光芒,這是普通玻璃所沒有的。另外,水晶玻璃含鉛量大,具有金屬性質,所以拿起來比一般玻璃重,用手指彈擊,還會發出輕脆的樂音。因此用水晶玻璃製成的搖鈴,供進餐時使用,非常受外國人歡迎。另外有一種鑑定方法,是用高腳杯做試驗:沾點水在高腳杯的杯口輕磨,如果是水晶玻璃的話,就會發出像海螺般「嗚嗚」的聲響。

造型典雅的花瓶,刻有國畫家馬壽華的竹,古意盎然。線條優美的水晶花籃,是蔣夫人委託聯合公司仿製的,和原品真偽難分。(常青)
從器皿躍升為藝術品
但是如果想在水晶玻璃間分辨高下,那就比較困難了。李建名說:「這就像鑑賞藝術品一樣,個人的喜好、成品的出處、含鉛量的多寡,都是決定水晶玻璃價值的因素。」一般來說,最便宜的是水晶玻璃杯,每個從新台幣一百元到五百元不等。酒瓶、酒具一套則要一千元以上。前面提過的雕竹花瓶,是聯合公司售價最昂的成品,一個要二千八百元。
像水晶玻璃這種易碎的物品,包裝方面是件很傷腦筋的事。聯合公司精心設計的「安全禮品包裝盒」,曾獲得第四屆中華民國產品包裝金星獎。這種包裝盒是把透明的玻璃成品擺在雪白的保利龍盒子裡,不但防震安全、便於運輸攜帶,而且很是美觀大方。
由於在生產、銷售的每一個環節上,都肯投注心力不斷改進,精益求精,聯合水晶玻璃終能在國內、外打下了今日的局面。在未來的發展上,他們將繼續致力於再提高品質,增加產量,促進銷售,以企業化的方式經營,不僅要使公司的業務續締佳績,也要帶動國內的水晶玻璃工業,一同成長,共享繁榮。

1.製作高腳杯需要純熟的手工技巧,圖中的玻璃技工已有七、八年的經驗,才能做得那麼順手。(常青)

2.用砂輪雕刻花紋,賦予水晶玻璃光彩耀目的生命。(常青)

3.吹玻璃泡看似容易,其實很不簡單,除了要有相當大的肺活量之外,如何控製玻璃泡的大小、形狀,也是一門大學問。(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