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兔子為什麼叫做「兔」子?
古代中國人相信,兔,即「吐」的諧音。他們認為兔子只有雌性,沒有雄性;雌兔望月而孕,由口中「吐」子。因此,由月亮明暗的程度,還可以判斷兔子生產的多寡。稀奇吧?!
歲次丁卯,兔子當家,「中國傳奇」專欄本期特別擴大篇幅,介紹有關兔子的奇聞異事——
古代中國人對動物的看法,除了來自實際的觀察與生活經驗,還加上種種想像,產生了一套今天看來不可思議的邏輯。即如在現實世界一點都不陌生的兔子,也不例外。

吃兔肉、生兔唇?
除瞭望月而孕、口中吐子之說,另有一說是:凡咀嚼的動物都九竅而胎生,唯獨兔子雌雄皆只八竅。而兔雖有雌雄之分,但雌兔只要舔砥雄兔的毛,即能受孕。
在美食家眼裡,野味雖鮮,但孕婦忌食兔肉,否則產子兔唇、有痔、常嘔吐;而男士久食兔肉,絕人血脈,損元氣陽事,使人痿黃,好色家應避之。因為兔屬十二支中的「卯」,在陰陽五行的配置上,屬於「陰中陰」,是陰氣的代表。
此外,古人認為兔壽千歲,滿五百歲則色白。赤兔上瑞,白兔中瑞。而「禮記」一書中,記載宗廟之禮,也以兔為祭牲,但以兔尻有九孔,不潔,割除後才能上祭。
古代中國人對兔所下的定義的確千奇百怪。不過,由於兔的產地分佈於世界各角落,不僅中國人,其它各民族也有許多與兔有關的傳說,有的更加神奇;也有一些象徵,與中國兔大相逕庭。

歐美兔輩,象徵多產
在美洲大陸,有印地安人把兔子視為創世主;例如,加拿大的阿爾剛因族,以兔神為最高神祇,住東方或北方,人死後則前往它的住所。這位兔神能賦予生命,無所不能,是所有力量的化身。它從天上盜火給人類,並供給食物、醫生;為了除惡,它曾經讓大魚(惡之象徵)吞下,然後在魚腹內刺殺此魚。
另外在墨西哥馬雅文明的石雕上,出現了一個頭戴兔形帽的人,據說是在描繪月中之兔。
巧的是古代歐洲也將兔視為月神的使者,象徵「多產」,所以在收割穀物時,必須留下少許,表示對大地尊崇,並把殘留的麥桿綁成兔形,象徵谷精。
再如英國或德國的史前住民,已有使萬物復生的春之祭典,也是月之女神歐斯達拉的祭典,連帶使者兔子亦受尊崇。這個習俗後來並與基督教復活神話相結合,今日的復活節,有贈送彩蛋,尋蛋、製蛋形的習俗,這些蛋被當做兔蛋;有些地方的蛋餅,還做成兔形。
大體上,兔子在歐美被視為「多產」的代表,古希臘人認為吃兔肉可以治療不妊;中世紀歐洲人也在結婚戒指上雕刻兔形,以祈願子孫繁榮;倒是中國孕婦反忌兔肉。
還有一個例外,是古埃及人把日神塑造成兔頭人身,原因是太陽升天的時候,恰像兔子蹶起的模樣,這跟許多地方將兔子象徵月亮,恰成對比。

后羿與兔子有段恩怨
中國人也喜歡把兔子跟月亮聯想在一起。
「嫦娥奔月」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傳說故事。嫦娥吃下了后羿得自西王母的長生之藥後,飛奔入月;月中有搗藥仙兔與她作伴。月中仙兔打那兒來呢?
我們若從漢代畫象石、畫象磚上的西王母圖像,可以見到其兩旁各有一兔作搗藥狀,跟在月中的樣子並無二致,有的則作跪姿手持靈芝草狀。看來連西王母身旁的仙兔也跟著嫦娥登上月球了呢!
巧的是嫦娥的丈夫后羿,與兔子也有關係。「淵鑑類函」卷四百卅一,就引了「芸窗私志」的一則故事,大意是:
后羿獵於巴山,獲一兔,體大如驢。他十分詫異,乃把它關進柙中。途中,大兔失蹤,但柙並沒有被打開過的痕跡。當晚后羿夢一冠服王者來訪,說:「我乃鵷扶君,是這裡的土神,你卻侮辱了我,我將請逢蒙來報仇。」翌日,逢蒙果然殺了后羿篡位。從此兔子又稱「鵷扶」,至今當地土人仍不敢獵兔。
想來后羿真倒霉,老婆吃了玉兔搗的仙藥離他遠去,自己也間接喪命於兔神。
兔起烏沈,月中有兔
再回頭說雙兔搗藥的形象。山東嘉祥縣焦城村的漢代畫象石上也出現類似造型,但其背景既非西王母也非嫦娥,卻在周王的身邊;另屬山東歷城縣孝堂山的漢代畫象石,也有一兔搗藥的場面,其旁另有二兔,其中一兔持杵,不知何意?但背景仍然類似焦城村所見。
另外,本刊第十一卷第九期傳奇專欄中,筆者介紹的一個唐代傳奇小說「裴航」,所附的明代繡像插圖,表現的也是玉兔持杵搗藥的畫面。
總之,仙兔搗藥的畫面,雖不一定是在月中,起碼已出現於漢代,玉兔與仙藥關係之密切,由此可知。
月圓的夜晚,我們抬頭仰望,見月中黑影,的確像透了兔子。由此當知為什麼「兔輪」、「兔影」「兔魄」等都是月亮的別稱了,於是就像「日中金馬」一樣,玉兔也成為月亮的代表,所以「兔起烏沉」一詞就用來形容「月起日落」。
或許可以這麼說:出現在月中搗藥的仙兔形象,是中國人觀察月影後,再加上想像的結果。
兔子慈悲,乃釋迦前世
倒是佛經裏也載了一個類似月兔的傳說。大意如下:
林野有狐、兔、猿,異類相悅;天帝為考驗它們,化為一老夫,對三獸說:「你們都生活得很安穩,沒有任何畏懼嗎?」
三獸齊答:「這裡草豐林茂,我們異類同歡,日子過得既安且樂。」
老夫:「我聽說你們情誼深厚,特地遠來相尋,現在餓得很哪,可有什麼給我吃的嗎?」
三獸:「且稍待一會兒,我們就為您去找些吃的來!」
於是,它們分路尋找食物,狐狸沿水濱,銜來一條新鮮的鯉魚,猿猴也從樹林裡找來珍奇的水果,只有兔子蹦蹦跳跳,手中卻空無一物。
老夫說話了:「可見你們還是不和諧,猿狐心同志合,表裡如一,只有兔子,你爽約了。」
兔子一聽老夫話裡有刺,就對猿、狐說:「多取些木柴來,我才能有所表現呀!」
於是狐狸、猿猴競相去找了乾草木塊來,而且生起熊熊大火。
兔子說:「老先生,我一無所能,難以滿足您的需求,但,敢以卑劣的身體來給您充饑。」說完話,兔子躍入火燄之中。
這時老夫變回天帝原形,滅火除燼,收得兔子骸骨,感嘆良久,他說:「兔子的慈悲,太令人感動了。為了不泯滅它的善行,我要把它放置於月中,永遠留傳後世,令未來眾生知是過去菩薩行慈之身。」
這便是月中兔影的由來,而這隻兔子原是釋迦的前世呢!
為什麼前肢短、後肢長?
類似的故事,則說化為老夫的雷神因陀羅大為感激兔子的犧牲行為,把兔子從大火中拯救出來,並褒獎它的德行,攜它升天,住在月球上。然而兔的一雙前肢已經燒焦了,這也是後世的兔子為什麼前肢短後肢長的原因。
其實在印度梵語產生的時代,已把兔與月之間的關係聯繫在一起了,梵語「月」指「附有兔印」的意思。而梵語的「月」漢譯為「捨身」,象徵釋尊的教義,如此一來,捨身、釋迦、兔、月,竟都有相同的意義。
所以,跟中國人見到月影酷似兔子而有所猜想一樣,印度人也創造出他們的月兔傳說,這都是人類想像力的發揮。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七十八也收入了上述的故事,因為跟佛教有關,所以在類似月兔搗藥的圖案上,也許杵、臼竟改換成法瓶(淨瓶)了呢!
兔子在古代中國人心目中,除與月亮關係密切,還被視為祥瑞、不死的象徵。
據說在明代崇禎年間,白兔的品種始由外國傳入中國;所以白兔在古代不多見,於是被視為祥瑞。
兔壽千歲、白兔祥端
「古今圖書集成」綜合了歷史上許多出現白兔的紀錄。古人說是王者恩加耆老、或做事積極,才有白兔出現;另外,王者德茂則赤兔見,所以赤兔也是瑞獸,更有了「赤兔上瑞,白兔中瑞」的說法。
而漢末年曾流行過「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諺語,赤兔竟成為良馬的名字;後來曹操將得自呂布的赤兔馬送給了關羽。於是,赤兔馬、青龍刀相得益彰,為關羽建立了不少戰功。
馬之被比擬為赤兔,應來自毛色的相同,此外則因兩者都屬行動敏捷的動物,但在「淮南子」卻有這麼一段話:「兔之走,使大如馬,則逮日追風,及其為馬,則不走矣。」彷彿讓我們想到某些民意代表,在選舉前口口聲聲說當選後要如何如何,結果當選後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總之,白兔象徵祥瑞是因其稀有,但像「抱朴子」所說「兔壽千歲,滿五百歲則色白。」恐怕誰也沒見過這樣的兔子。
而被視為不祥的黑兔,倒有一次例外地成為祥瑞,即後趙石勤,因為他把黑兔當做五行中的水德之祥。
兔子既為祥瑞的象徵,自能勝任保護之責。在保護佛法的十二神將中,卯神安底羅,即作兔頭人身打扮。這種人格化的兔,在六朝隋唐常見的獸頭人身之十二生肖神像,也很明顯;再如明代王圻「三才圖會」所載的十二生肖,都作武士模樣,其中丁卯神將司馬,真是神采奕奕。
開春歲次丁卯,有如此祥瑞威武的兔將軍守護,且讓我們期待五穀豐收,順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