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是一個重要的港口都市,也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城。多年來,她一直是自由中國南部最重要的城鎮,也是僅次於台北市的第二大城。今年的七月一日,高雄市升格為院轄市,不僅全市市民鼓舞歡欣,各方也一樣予以重視,因為這代表著國家建設發展的一個重要歷程,是全國上下團結努力、政府機關正確領導之下所得到的成果。高市升格以後,經費增加了,市府的編制擴大,府會方面被賦予較大的權限,與較高的決策機能,提供高市加速發展的有利條件,並可帶動鄰近鄉鎮的繁榮。在未來的各項建設上,將要特別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市民生活的素質,期使高市成為一個有秩序、有朝氣、有禮貌、整潔、康寧的現代化都市。
打狗社的蛻變
高雄市民雀躍歡欣,全國各界矚目寄望——經過長時期的醞釀和籌畫,高雄市已在今年的七月一日,正式升格為院轄市。
高雄市位於台灣的南端,是一個重要的海港,也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城。多年來,她一直是僅次於台北市的第二大都市。改制之舉,是為了適應高雄市當前都市建設的迫切需要與今後的發展,並加速高雄市的現代化,進一步提高全市市民的生活水準。
高雄市舊名打狗,如打狗社、打狗嶼、打狗港等。又名打鼓,如打鼓山、打鼓港、打鼓澳等。打狗與打豉,都是先民土蕃Takau社的譯音。一直到民國九年,在改革台灣地方行政區域時,將打狗改為高雄,如高雄州、高雄郡、高雄街等,高雄的名稱,從此確立。

與中國大陸同本同源
根據近年來考古學家的研究,台灣也有史前時代;石器的出土,證明高雄市既屬於中國大陸南方文化系統,又屬於大陸北方文化系統。而彩陶與黑陶的發現,則表示不僅與山東華東的黑陶文化有關,更顯然屬於黃河流域的彩陶文化系統。簡單的說,就是台灣史前文化來自中國大陸,高雄市在史前時代即屬於中國大陸文化系統,同屬一個單位,彼此成為一體。
高雄市的開發,始自明嘉靖年間的都督俞大猷。當時,俞大猷追討海寇林道乾,航行至打鼓山下,開始把漢人帶到此地,並有人留居。
明天啟四年(西元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入據台灣時,高雄市已成為沿海漁民移居地,漁業發達,貿易興盛。海灣已成為台灣西南海岸的最佳停泊港,陸地也已經開發。
鄭成功抗清失利後,於萬曆十五年三月率兵征台灣,五月時攻下嵌城,十二月時逐走荷蘭。鄭成功改稱台灣為東都,設承天府,天興、萬年二縣。萬年縣設於埤子頭(今高雄市左營區蓮池潭畔),高雄市即屬萬年縣的轄區。

開墾與文教之始
鄭成功當時為籌餉練兵作復國大計,除撫蕃安內之外,乃寓兵於農,行屯田之策。高雄市的後勁、右沖、左營、前鋒、前鎮等地,都是鄭氏設鎮屯墾之處。
鄭成功之子鄭經,於萬曆十六年繼承父業,十八年時改東都為東寧,天興縣與萬年縣同升為州,仍屬承天府。萬曆二十年,鄭經從宰相陳永華之議,定科舉制度,二州三年兩試,照科歲例開試儒童,是為高雄市文教昌明的開始。
鄭成功之孫鄭克塽於清康熙廿二年降清,廿三年時正式將台灣收入版圖。台灣府隸福建省,改天興州為諸羅縣,分萬年州為台灣、鳳山二縣,鳳山縣治設於興隆莊(今左營之舊城),高雄市地區由鳳山縣管轄。當時城池及縣署均未建築,文武官員亦只在府治遙領而已。
康熙四十三年,知縣宋永清奉令歸治,開始建築縣署,常駐治事。康熙五十八年,知縣李丕煜初修鳳山縣志,這是高雄市志書之始。乾隆廿九年,知縣王瑛重修鳳山縣志。

回歸祖國懷抱
日本自光緒廿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據台,至民國卅四年抗戰勝利終止,其間曾由鳳山縣、而廳、而所、而署、而支廳……,調整了十次之多。
民國卅四年,台灣重歸祖國懷抱,並開始實施地方自治,高雄市成為省轄市之一。高雄市的歷任民選市長,配合政府政策,因應當地需要,對於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等各方面積極建設,而有可觀的發展。

高雄港的優良生成基礎
高雄市西南部靠海,其最適中的地點即高雄港灣的所在地。古時高雄灣口的打鼓山與其南角的旗後山,曾連接在一起,後因地震或其他的地質變化,加以浪濤的作用,始被切斷成島,切斷處就形成了港口,這是高雄港形成的第一基礎。而接連在旗後的崖島,又是長形的砂咀,可以遮斷外洋,形成很好的防風、防波作用,這是高雄港灣形成的第二基礎。
高雄灣內的水域面積,約一六、五○○、○○○平方公尺,僅西北端有一寬一○九公尺的缺口與外港相通;而在此缺口的兩側,又有旗後山與壽山並峙,故港灣的天然形勢,十分優異。除港內輪渡外,港外的近海與遠洋航線四通八達,商船、漁船、軍艦等進出頻繁,年吞吐量三一、○四九、六二九公噸。
高雄市是台灣縱貫鐵路的終點,也是屏東枋寮段的起點,南北鐵路交通快速便捷。尚有港口線鐵路,運輸各種進出口貨物。

陸、海、空交通均便
公路方面,縱貫公路貫穿本市東北部,北與縱貫鐵路平行,南線達枋寮後即轉南迴公路,東可到台東,南可到恆春、鵝鑾鼻。另有於去年通車的南北高速公路。市區內道路如織,除主要幹線中山、中正、中華、民族、民權、民生等寬敞的林園大道外,其他一心、二聖、三多、四維、五福……等路也是重要的運輸孔道,道路系統完善,交通非常方便。
高雄市闢建有一座國際機場,各航空公司在當地都該有分公司,經營國內與國際間航線。

加入一個生力軍
高雄市面積原為一百一十四平方公里,人口為一百零七萬餘人。在改制之後,高雄縣的小港鄉將劃歸併入,使得高雄市土地面積增加為一百五十二平方公里,較原面積增加了三分之一;人口也將增加為一百一十四萬餘人。

彼此均蒙其利
即將劃歸併入的小港鄉,有三分之二以上已規劃為工業區,像十項建設中的:中鋼、中船、中油、石化工業等,重要國營事業:台鋁、台●、台機等,以及許多的民營合板、化纖、清潔劑、電子、造紙工廠等,都設在當地。小港在並入高雄市之後,不僅提供了相當的土地空間與人口,並且可以為高雄市每年增加稅收新台幣二億元以上。對小港本身來說,許多迫切需要的公共設施,像道路、公園、民眾活動中心等,以原來鄉公所的財政能力,實很難負荷,今後在高雄市政府的領導之下,這些公共建設的推動勢必容易得多。
由於政府方面有意在南部增設一所中山大學,高雄地方人士一直在奔走爭取之中。日前消息傳出,中山大學可能設立在澄清湖畔。高雄市的文教風氣,可望進一步提高。
高雄市現有大專院校多所,如:省立高雄師範學院、私立高雄醫學院、省立高雄工專、省立高雄海專、私立國際商專、私立文藻外語學院等。公立的高中有:省立高雄中學、左營中學、前鎮中學、高雄女中、高雄商職及水產職業學校等。市立國中有廿二所。國民小學有五十七所。還有多所私立中學、商職、工職與護校等。

房地價格已告上漲
高雄市改制的消息傳出之後,不少敏感的建築商人湧進了高雄市,紛紛購地建屋。原來市內一坪約三千元的土地,已漲到一萬元左右,房價每坪也跟著上漲二至三成。
高雄市在住的方面目前還沒有形成問題。在改制之後,對中低收入市民「住」的照顧,應可做得更為周到。市府方面打算成立一個市銀行,舉辦長期低利購屋貸款,進一步協助全市市民達到「住者有其屋」的心願。
高雄市現有公立醫院五家,私立醫院五十三家,私人診所五八一家,牙醫一三七家,並且猶在陸續增設之中。
省立高雄醫院和陸軍八○二醫院都是設備新穎的現代化綜合醫院。市立醫院為配合改制已斥資二億元加以整建,兒童醫院也在籌建之中。這些都顯示出高雄市民在醫療保健方面,所得到的周全照顧。
這次高雄市的升格,在法理上,是以我國地方自治市組織法為依據,市組織法第三條規定,凡人民聚居地方,有下列條件之一者,得以設市,由行政院直接指揮監督:(一)首都所在地。(二)人口在百萬以上者。(三)凡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特殊情理者。

百萬金麟在眾人期盼中誕生
由於爭取升格是高市市民多年來共同的心願,高市議會早在五年前通過籲請民政局實施百萬榮譽市民優待辦法。辦法公佈以後,果然收到了催生的效果。
民國六十四年一月九日夜間十一點,柳仁輝出生於高市,使得高市人口終於突破了百萬大關。當時,市長王玉雲與市議會正、副議長都親往祝賀,並且贈送「百萬金麟」匾額一面。柳仁輝在交通、教育與醫療保健方面,都可得到免費的優待。如今四歲年紀的柳仁輝,是高雄市家喻戶曉的名人,大家都暱稱他為「柳百萬」,也以他的出生為榮。
高雄市的升格,不僅是值得高市市民歡欣鼓舞的大事,同時也代表著國家建設發展的一個歷程,它是在全國同胞團結努力、政府機關正確領導下所得到的成果。
主持高雄市政已達六年的王玉雲市長,使得高雄市在近年來發展神速,對於促成高市的升格,厥功至偉。
王玉雲已經中央明令發表,擔任改制之後的第一任市長。

市長的心聲
王市長表示,成為中央所指派的院轄市市長,在工作上,要比過去容易施展得多。在民選市長任內,雖然對市政建設也是全力以赴,但總少不得有政敵製造謠言中傷,如果有意競選連任,勢必得花時間去與對方周旋,又得去向市民們解釋、澄清,這樣就浪費了很多寶貴的工夫。若是因為這些打擊而一蹶不振,準備放棄連任,在施政的作法上,自會多少受到影響。成為直轄市市長之後,許多政治恩怨不必再顧慮,可以大刀闊斧放手去做。
此外,改制之後,市政經費更為充裕,市府的編制也擴大了,可以延聘更多的人才,為市民服務。這些都為市政建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有錢有人條件更形優越
高市改制之後,將設八局、八處、四會,所有職員將達一萬五千人左右。這些人才的延攬與安排,真是煞費周章。王市長說,他從政廿二年來,參加了六次的地方選舉,結下的政治恩怨難以勝數,這一回下定了最大決心,擺脫一切的人情包袱,以適才適用的原則,把市府人事安排就緒。
王市長是「商優則仕」的一個典型,他所經營的銅鐵、拆船公司,規模龐大,經營鼎盛。但自他擔任市長之後,這些企業已委託給兄弟經營,他自己只專心從事市政工作。
很多人都稱許王市長,說他以經營企業的精神在處理市政。他不喜墨守成規,不講究程序,他喜歡以直截了當的方式處事,有時候甚至還「不按牌理出牌」。他對自己的方法一直是心安理得的,他一直認為,能夠用便條解決的事,不必寫簽呈;能夠用電話解決的,就不要寫便條;能夠當面口頭解決的,就不要打電話。

假如辦公室像市場一樣
因此,他的辦公室經常熱鬧得像個市場,市府的職員、高市市民、記者、議員……人來人往。王市長和他們有時輕言協商,有時大聲爭論,問題就在面對面的討論之下,逐一解決。
關於用人的問題,王市長說他沒有一定的條件,但是最欣賞苦幹、肯幹的人,喜歡肯擔當、敢擔當的幹部。他不太耐煩事事請示的屬下,認為這種人不是做事的材料。有心做事的人,那怕偶爾犯錯,他也予以包容,他一直在以實際的行動打破「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陳腐觀念。

不吵不相識
高市民眾都知道王市長沒有一點市長架子,如果市民去找他,只要有時間,他一定接談,並且協助解決問題。但是免不了也會有些不講道理的人找上門來,為了一己之私而吵鬧不休,這時候,王市長通常先是耐著心煩跟他講道理,講不通時,就開始破口大罵,甚至很多粗話也出籠了。奇怪的是,這一招往往能收奇效。小市民原來認為市長是另一階層的人,和他處於敵對的態度,對於市長所言根本聽不進去。待二人對吵、對罵了一場,發現原來市長也是和他一樣的人,就同他的街坊鄰居沒有兩樣,這時候心門打開了,話也聽進去了,就不好意思再不識大體。
王市長常常喜歡說,說他個人才疏學淺,和政府近年大量進用的青年才俊相差不可以道理計。但是,他有的是熱誠與幹勁,他肯動腦筋,有問題發生時肯深入去瞭解,親自去協調解決。

「無中生有」功夫高
在市長任內,他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無中生有」的功夫。當他接任市長職務時,市政建設雜亂無章,年度預算廿億,一半是教育經費,真正可以用在市政建設上的只有一億多。王市長在議會待了十來年,深知各項建設百廢待舉,但是,有限的經費使他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之苦。
他日夜苦思焦慮,終於想出了辦法:他以「土地重劃」的方式來進行。
高雄市內有不少老舊區域,大小違章建築充塞,道路狹窄,發展非常困難;而且有很多的畸零地,不好利用。王市長聘請了專家來測量重劃,使得這些舊市區的土地都釐劃成整齊、方正的區域,增闢大小道路,以利開發和利用。
辦法中並且規定,地主要捐出百分之四十的土地給政府,其中百分之卅到卅五作為道路、公園的用地。另百分之五至十要公開標售,作為公共設施的建築經費。
這種作法,在市府方面,是不需動用建設經費,即能達到舊市區更新的目的。對市民言,他們原來不整齊、不好利用的土地,在重劃後土地方正,又臨近街道,地價可以上漲五倍以上。所以他們雖需繳出四成土地,實際還是佔了便宜。

初行時可是費盡了唇舌
這種一舉數得,為市民改善居住環境的構想,如今是深獲人心,常有一些區域的住民主動前來要求協助重劃。但是,當年在實行的最初階段,卻是困難重重。大家聽到要繳出幾近一半的土地,根本就拒絕去瞭解、去接受。
當時王市長就帶著掛圖和幻燈片,親自深入各個區域,不憚其煩地為他們仔細解說,並且答覆各種問題。當然也有爭論不下,吵得臉紅脖子粗的時候,但他絕不會氣餒。終於,他勝利了,多少公園綠地、大小馬路,在他頑強的態度之下一一誕生。如今再也沒有人對重劃工作發生疑慮了。
王市長說,在有錢、有人的條件下把事做好算不得什麼。在困難重重之時,還能咬緊牙關,迎接挑戰,才能證明自己為鄉親父老服務的誠心。
許多公共設施在建築工程進行的時候,他往往要親自監工。他說他喜歡看到自己為桑梓謀福的構想逐步成為具體,這對他而言,是一種無可旁貸的責任,也是一種心滿意足的享受。

各項建設齊頭並進
許多主要的馬路幹線一一拓寬,路旁植滿了綠樹。寬敞的大馬路上車水馬龍,一旁有椰影搖曳,看來悅目怡人。
下水道系統正在步向完工的階段,雨水下水道和汙水下水道各有不同的幹線,可以發揮良好的排水功能。汙水處理廠也在興建中,將對水汙染問題作進一步改善。
由於高雄是個工業城,工廠很多,不免造成空氣汙染、水汙染等公害問題。王市長表示,市府和市民都很關切這個問題,在改制之後,將禮聘專家來協助改善。
市區內有住宅區、工業區與商業區交錯雜陳的現象,市民居住環境的品質受到了影響。改制後,都市計畫委員會打算將大部分的工廠遷到臨海、大社、仁武三個都市邊緣的工業區,以改善這個問題。

今後特別加強精神建設
由於工廠多,又是港口都市,居民之中,勞動工人佔了很大的比率。為提高市民生活的素質,改制之後,將特別注意精神建設。
王市長說,市府新聞處打算出一份刊物,作為與民眾溝通的橋樑。並將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呼籲大家培養公德心,養成守法、守秩序的習慣,更愛護自己的家園,使得高雄市成為一個環境衛生良好、交通井井有條、社會安寧祥和的現代化都市。
對於文化建設方面,正在施工中的中正堂落成後,設有圖書館、音樂廳,將有計畫地推動各種藝文活動。每一區都計畫設立一個圖書館,以建立良好的讀書風氣。各個民眾活動中心也在加速施工中,將舉辦各種民間文教活動。
公園、綠地將繼續增建,以提供市民休憩活動。西子灣風景區已經開放,動物園正在興建,都是為了提供市民更多的遊樂場所。

美好遠景指日可待
高市升格之後,市政府與市議會被賦予較大的權限,得到更迅速的決策機能,可以加速高市的建設,並帶動鄰近鄉鎮的發展。王市長說,在這個重要的轉捩點上,希望全市市民通力合作,共同建設高雄市成為一個有朝氣、有秩序、有禮貌、整潔康寧的現代化都市。
王市長並且表示,他今後仍是一本為市民服務的初衷,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去做。由於市府的編制擴充幅度很大,他打算儘速建立分層負責的制度,授權僚屬,讓他們放手做事。他說他要在人事與其他各方面把基礎紮好,使一切更上軌道,好讓下任市長容易接手,以不負中央對他的栽培,與全體市民對他的付託厚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