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暑假,第9屆台北國際玩具創作大展人氣紅不讓,大批人潮在香港潮流公仔設計師Kenny Wong(王信明)的攤位前,排隊等待簽名。
由台北怪獸公司主辦的台北國際玩具創作大展,自2003年開辦以來,首屆約4,000~5,000參觀人次,今年則達到2萬~3萬人次;參觀民眾年齡層更從25~30歲,向下延伸到12歲。
專門代理日、美系玩具公仔的台北怪獸公司總監黃仁壽,利用開設玩具店所產生的盈餘,來舉辦玩具展,原以為只辦一屆後就會收攤,沒想到規模愈辦愈大,不但廣受台灣玩具公仔迷的歡迎,甚至就連香港、日本、美國、法國、西班牙、中國大陸、韓國等設計師都自費來參展,推廣他們的作品。
「台北國際玩具創作大展如今已經成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玩具公仔設計師交流平台,」黃仁壽笑說。

五月天鼓手冠佑和香港玩具設計師William Tsang(曾志威)聯名設計的12吋人偶公仔。
短短幾年內,「公仔」在台灣成為熱門名詞。但其實,公仔源自於香港,意指人偶或人形玩具,類似於台灣老一輩的人所稱呼的「尪仔」。台灣的玩具發展產業則一直深受美國、日本、香港的影響。
1967年,生產芭比娃娃的美商美泰兒公司在台北縣泰山鄉(今新北市泰山區)成立美寧工廠,是當時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芭比代工廠,一天產量至少二萬多個。這個集美麗、引領時尚流行於一身的芭比娃娃,曾是國內許多五、六年級生想要擁有的玩偶。
近年,隨著《神鬼奇航》、《蝙蝠俠》、《變形金剛》、《鋼鐵人》、《美國隊長》等好萊塢電影在全球熱賣,搭配強勢宣傳,又讓許多中年人有機會重溫兒時舊夢,也使塵封許久的玩具公仔躍居為炙手可熱的收藏品。
「在美系玩具中,英雄、軍事角色最受歡迎,而且臉部表情愈逼真,收藏價值愈高,」擁有十多年公仔品牌企畫經驗的港商豐朵公司行銷總監詹嘉慧說。
深受日本卡通、動漫影響的台灣人,幾乎對於Hello Kitty、哆啦A夢、櫻桃小丸子、原子小金剛、海賊王等角色琅琅上口。詹嘉慧表示,日本玩具公仔文化歷久不衰,甚至外銷到其他國家,在於每年都會推出漫畫、動畫、電影及相關商品,來炒熱公仔,而且愈可愛的角色愈討喜,也愈暢銷。
潮流玩具公仔則是起源於香港。1999年,香港設計師Michael Lau(劉建文)發表限量1,000隻的12吋Gardener公仔,出現年輕人喜愛的滑板、衝浪板、籃球等街頭運動,以及刺青、耳環、潮牌服飾等裝扮,率先帶動香港的街頭潮流文化。
詹嘉慧特別解釋,香港設計師Michael Lau、Kenny Wong一開始就和日本潮牌設計師合作,創造明星魅力,並鎖定追求酷炫的高中及大學生為消費族群,所以能迅速竄紅。
雖然台灣融合了美、日、港等玩具公仔文化能量,但受限於開發公仔模具、自創品牌需要大筆經費,本土設計師仍有努力空間。目前國內具潛力的玩具公仔設計人才,例如漫畫家阿推、綽號「奶油隊長」的玩具結構設計師林孟志、唱片封面設計師李明道等人,設計的公仔都大受歡迎。
從小熱愛玩具的林孟志,為了鑽研公仔設計,特別報考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畢業後,靠著所設計的公仔,他如願進入台灣最大玩具製造商凱華實業,幫日系卡通人物代工,但因無法忍受每天只畫哆啦A夢、Hello Kitty、小丸子等卡通人物,在熟悉玩具公仔生產流程後,決定離職,以他最愛的漢堡造型來設計公仔,希望國內設計師也能自創本土品牌。

詹嘉慧為7-ELEVEN企畫的Snoopy遊台灣、小丸子同學會印章,曾引起超商集點換公仔熱潮。
自創公仔品牌並不容易。戴著紅色頭盔、眼睛圓滾滾、手抱著橄欖球的大同寶寶,由老牌企業大同公司於1969年推出,堪稱是台灣第一個公仔娃娃。儘管紅極一時,卻未能像芭比娃娃、Hello Kitty、哆啦A夢一樣長紅三、四十年以上,原因之一是當時台灣玩具公仔文化尚未興起。
直到2003年,超商集點兌換公仔活動,引發蒐集熱潮,粉絲人數快速增加,才使得台灣玩具公仔文化蔚為風潮。而超商集點兌換公仔,依舊是日系及美系經典卡通人物的天下。2004年,詹嘉慧曾為7-ELEVEN企畫Snoopy遊台灣系列,因具有故事及話題性,推出60萬隻公仔,想不到一個月內就被兌換了58萬隻。
「OPEN小將」則是國內自創公仔品牌的少數成功案例,從企業代言玩偶躍升為台灣第一個躋身國際級的卡通角色,目前家族成員已有7位,是台灣最具人氣的卡通家族。
2005年,7-ELEVEN為了測試市場水溫,培養品牌印象度,推出買飲料、麵包送貼紙,換OPEN小將手機吊飾的活動,結果30萬個吊飾在一周內馬上換光。隔年,趁勢推出OPEN小將抱枕,每個售價399元,兩周內2萬個全被搶購一空。
銘傳大學商品設計系助理教授陳娟宇表示,美、日公仔多是從漫畫發展到卡通、動畫,再賦予公仔表情、個性及故事,才能衍生出相關周邊商品,維持市場壽命。但7-ELEVEN反其道而行,先有企業公仔,獲得消費者認同、建立品牌辨識度後,再發展家族角色及故事,把公仔當做明星來培養,未來更計畫拍攝動畫、卡通,是比較創新的作法。
在玩具公仔文化流行後,把玩公仔逐漸跳脫「玩物喪志」的層次,許多收藏家想從公仔中找尋過去美好的回憶,把公仔當成心靈上的寄託。
進入職場,有獨立自主的經濟能力後,林孟志開始有計畫地蒐集公仔。原因是他退伍回家後,發現童年時的玩具,已被媽媽丟得一乾二淨,情節類似動畫《玩具總動員》第3集,於是決定「補償自己」,將大部分的收入花在購買玩具上。
「收藏玩具公仔不是為了增值,而是可以讓我心情變好,我相信每個大人的心中都住著一位童心未泯的小孩,」他笑說。
詹嘉慧也認為,填補大人兒時對玩具不滿足的缺憾、懷舊復古風氣,都是公仔流行的最大推手,比如五、六年級生最熟悉的經典卡通《科學小飛俠》、《無敵鐵金剛》、《原子小金剛》、《藍色小精靈》等,每當推出限量公仔,總會刺激玩家收藏。
今年50歲的黃仁壽,至今仍保留高中初戀女友送給他的一對米老鼠公仔,每當看到它們,總會讓他回想起當年兩人看電影的羅曼蒂克回憶,快樂心情無法言喻。

以電影《鋼鐵人》為靈感的玩具公仔。
公仔除了具有療癒作用外,還有收藏價值,尤其是國外著名的設計師作品,因量少而富設計感,更具收藏及增值的空間。
陳娟宇說,公仔的兩大增值條件,首先是限量,把公仔當做藝術品,而非商品,強調獨一無二,讓收藏家凸顯自己與別人不同的品味;其次是設計師的知名度,若能與潮牌或藝人合作,則價值斐然。
詹嘉慧觀察,具投資價值的玩具,可分為享有全球知名度的經典玩具、潮流設計師限量玩具、藝術家所設計的玩具;而發行數量愈多的玩具,如超商、速食店當成贈品的公仔,愈沒有投資價值。
林孟志以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設計的新作品「Mori Girl」為例,每隻要價15萬元台幣,台灣僅限量10隻,今年7月25日在台上市的前一個月,就已被玩家預訂一空。
4、5年前,黃仁壽曾以四萬多台幣,買下一尊奈良美智的「夢遊娃娃」,並附有奈良美智的親筆簽名,如今拍賣網站上已經飆到60萬元,增值超過11倍。
此外,具有新聞性故事題材,也能推升收藏價值。陳娟宇的研究發現,歐美國家最受歡迎且價位高的公仔,多半是骷髏頭、表情兇惡或叛逆等造型,例如積木玩具商樂高就曾推出以賓拉登、小布希、金正日、格達費為題材的人形公仔,政治諷刺意味十足。

今年的台北國際玩具創作大展中,台南科技大學學生王毓安等人,以台灣夜市食物及遊戲為題材,設計出台味十足的夜市公仔。
台灣在吸收美、日流行文化能量後,目前國內玩具公仔市場可分為企業公仔、設計師公仔等兩大主流。
以7-ELEVEN的OPEN小將家族為例,自2005年推出以來,每年平均有200~300種授權商品,至今已累積上千種授權商品。統一超商整合行銷部長劉鴻徵說,OPEN小將家族的相關授權商品,有贈品、飲料、遊樂園、度假村等,去年產值達12億台幣,今年將突破15億台幣,並鎖定高單價授權商品,與中華汽車、裕隆日產合作,將肖像圖案印製在電動機車與MARCH汽車上。
其次,設計師公仔則是已從玩具、商品,提升到藝術品、雕塑、畫作等層次,甚至透過藝術品拍賣會,抬高原創價值。
2006年,Kenny Wong以親身經歷為靈感,創作出金髮、藍眼、噘嘴的可愛小女孩Molly,短短數年便揚名海外,在新加坡、台灣、馬來西亞等地擁有大批粉絲。今年他來台參加玩具展,同時展出近20幅Molly油畫,馬上被訂購一空。
詹嘉慧表示,村上隆、奈良美智、草間彌生、Michael Lau、KAWS所設計的公仔,已被公認是藝術品。以香港公仔教父Michael Lau為例,早期公仔主要是在日本百貨公司、潮流店舖販售;2007年他在運動品牌Nike邀請下,以NBA籃球明星Kobe Bryant、巴西足球先生Ronaldinho和世界網球球王Roger Federer等運動明星為主角,設計限量公仔,並僅在Nike慈善拍賣會上販售,提高了Michael Lau和其作品的身價。
公仔文化發展至今,創作的材質、題材、造型及風格愈來愈多元化,舉凡布娃娃、玩偶、鋼彈、變形金剛等都包含在內,公仔幾乎等於是玩具的代名詞。
香港設計師Richard Wong曾與日本最大玩具公司BANDAI聯名推出鋼彈系列公仔,全球熱賣超過150萬隻。
密斯特喬模型工作室負責人林子喬表示,過去32年來,BANDAI所推出的鋼彈模型高達數萬盒,但和公仔不同之處,在於鋼彈模型可以DIY製作,成就感更高,而且近來又加入貼鑽、彩繪等流行元素,讓外觀造型顯得更絢麗。

海盜漢堡公仔是由設計師林孟志每天在筆記本上塗鴉,花了近3年時間構思後才誕生的作品。
研究文化產業的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劉維公表示,公仔就是歷史文化和時代風格的縮影,不想長大的成人,藉著把玩公仔,回到兒時愉悅氛圍。
劉維公不收藏公仔,卻曾經對扭蛋情有獨鍾。在德國留學時,因每天念書很辛苦,於是養成他定時跑到商店買扭蛋的習慣,因為不知道密封盒裡面是什麼,所以更加刺激有趣。
「我會一直搖,猜裡面是什麼,一買三、五盒,很過癮。」他說,這些扭蛋背後都有一系列故事,買了一個扭蛋,就像買下與它相關的記憶,也讓他和德國產生更深的連結。
劉維公之前曾收到學生送的扭蛋,裡面是個皺著眉的「豆腐人」公仔,讓他看見了新世代的寂寞。「現今不少單親家庭或獨生子女,更需要玩具來創立自己的世界。」
對設計師或收藏家而言,玩具公仔不只是小朋友的玩意兒,無限延伸的設計創意所營造出來的幻想世界,才是公仔令人著迷的最大魅力!

鋼彈模型達人林子喬奪下「2011年鋼彈模型製作家全球盃」台灣區冠軍的得獎作品。

香港和日本設計師聯名設計的公仔Molly和豆腐人,在東南亞擁有大批粉絲。

由香港設計師Kenny Wong(王信明)所創作的Molly公仔,穿上恐龍造型服裝,模樣十分可愛。

年過40歲以上的Kenny Wong(右圖左)、黃仁壽(右圖右),依然童心未泯,沉浸在玩具公仔的迷人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