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孩子美麗的未來
就像在發書時被孩子問到,如何實現夢想,張柏韋告訴孩子,很多事情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去做。也許第一次只有50分,但繼續做下去第二次、第三次,就會越來越好,離夢想就會越來越近。每一代的美感教科書都蘊含了團隊的不同目標,第一代成功驗證了計畫的價值,第二代則嘗試不同年級的可能。
有了前兩代教科書的經驗,2017年美感細胞推出的美感教科書第三代,團隊將課本的觸角從國語延伸至英語、數學、自然、社會,分別由不同設計師企劃。陳慕天認為,每位設計師都是一個策展人,讓設計師依其對該科目的想像自由去設計課本。
陳慕天表示,每本課本的任務不同,從社會、國語、自然、英語、數學,越前面越符合現行法規與使用情況,而光譜的另一端則是在沒有任何限制下,讓設計師盡情發揮創意的理想值。希望透過這樣的規劃,讓政府看見教科書的更多可能。
由設計師方序中所設計的數學課本,左右對開的開本方式,可以任意摺疊,讓課本宛如變形金剛。自然課本在設計師王艾莉的嘗試下,將實驗器材與步驟以棚拍方式呈現,提升圖片質感。內頁的底色也根據不同實驗的特性,氣體實驗用冷色調的藍色,燃燒實驗則是暖色調呈現。
社會課本由擅長資訊設計的「圖文不符」操刀,透過圖像讓資訊的傳達更加一目了然。用逛夜市的插圖介紹食物,性別平權、原民議題也都以圖像表現,激發想像,給予孩子與老師討論的空間。
設計師馮宇則在國語課本裡加入符合課文意涵的圖片,例如在談時間規劃的那課,設計時間帳本,讓孩子規劃自己的時間,引導學生思考。設計師陳永基的創意,讓英語課本充滿當代藝術的視覺衝擊,封面以彩色方格填空遊戲呈現,讓孩子能自由發揮。
這些充滿設計概念的課本,已分送全台各縣市一百七十多所小學,當孩子在12年國教,無數個上課的時光,若能浸潤在這些美麗的課本裡,勢必能帶給孩子在色彩敏銳度、激發創意等方面不同的想像空間。
在四年多的努力下,美感教科書計畫,撼動了大眾對課本的想像,也許現行的法規並無法讓教科書迅速進行大幅度的改變。宛如盤根錯節,老師、家長、學生、出版社、政府、審定專家等都牽動了教科書的樣貌。但任何一點的改變,如從制度鬆綁對課本字型、圖片、版面甚至定價的規定,讓台灣優秀的設計能力進入教科書,給予課本更多發揮的空間。美感細胞讓各界看見了教科書的新視野。
從教室環境到教科書的設計,透過改變這些陪伴孩子生命中重要時刻的媒材,讓美感教育不再只是上美術課、逛美術館,而是將美感藏在生活裡,重新賦予美感教育新的定義。

深信美感從環境培養,黃國平在臉書粉絲頁「王子的教室布置」與大家分享美化教室的點滴。(黃國平提供)

深信美感從環境培養,黃國平在臉書粉絲頁「王子的教室布置」與大家分享美化教室的點滴。(黃國平提供)

在用心布置的教室裡,孩子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角落,自在閱讀。(林旻萱攝)

教室不只是上課,更是孩子生活的地方,當環境變美,美感就能一點一滴累積。(林旻萱攝)

左起:張柏韋、林宗諺、陳慕天三人組成美感細胞,致力提升台灣的美學素養。(林旻萱攝)

讓課本版面更多留白、搭配精緻的插畫或照片,上課不僅學知識,無形中也培養美感。

美感細胞推動美感教科書計畫,希望透過課本的重新設計,讓美感在孩子心中渾然天成。

美感細胞推動美感教科書計畫,希望透過課本的重新設計,讓美感在孩子心中渾然天成。

美感細胞推動美感教科書計畫,希望透過課本的重新設計,讓美感在孩子心中渾然天成。

美感細胞推動美感教科書計畫,希望透過課本的重新設計,讓美感在孩子心中渾然天成。

美感細胞推動美感教科書計畫,希望透過課本的重新設計,讓美感在孩子心中渾然天成。

設計師將課本結合擴增實境、刮畫等創意巧思,讓學習更好玩,激發孩子想像力。

設計師將課本結合擴增實境、刮畫等創意巧思,讓學習更好玩,激發孩子想像力。

當設計走進孩子生活,美感教育有了更多的可能。(美感細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