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跳蚤市場上擺攤,無論是最初的觀念到最終目的都只有一個:搵銀﹙賺錢﹚。但是,每次從跳蚤市場歸來,我所認為的最大收穫與每次喜孜孜細數不疲的紐幣卻並不相干。
跳蚤市場這個窗口的所見所聞,使我有如發現新大陸──紐西蘭,是世界第四大移民國,跳蚤市場可說齊聚各方好漢,而仔細觀察,不同民族的確有著大異其趣的行為模式。
紐西蘭最大都市奧克蘭的華人不過約七萬餘,但跳蚤市場百分之八怐澈源都來自華人,他們到跳蚤市場上採購,百分之九十是為了他們無法從原居地移民時一齊帶來的果蔬食物而來。至於耐用品,中國人都樂意從原居地帶來。我有一個朋友,在紐西蘭定居的第三個年頭,還用著原居地帶來的洗髮精。他們從原居地帶來的廁紙足足用了兩年。許多拔根移往海外的中國人,會將整個家塞進數量不一的貨櫃裡,運往移民地。貨櫃裡往往還有許多空隙,於是便有了用廁紙填充的新意念。精打細算是一種美德;但物極必反,一些開著「賓士」而來的闊太太,會為一元幾角展開拉鋸討價戰。中國人的還價功夫堪與聞名全球的中國功夫媲美。
經過攤前,偶爾駐足的同胞,不管買或不買,有意無意,總要摸一摸、翻一翻樣品,還一還價,是為常規動作。還完價,並不買,是日子悶得慌找人聊天?還是作市場價格調查?若有購買意欲者,一上來便無情殺價,死纏爛打,馬拉松、持久戰,十八般武藝使盡。他們算術才能超人,手起刀落,總是價格的七寸處。還價道行令我肅然起敬,最後我總是被迫就範。這事情令人費解,怎麼越是同胞,越不想讓我活?
某對父母要為兒子買一個學生書包,卻將學生書包以外的旅行袋也翻了個遍,然後開始還價:「看在中國人份上,我特來幫襯你,」這時站在他旁邊的一個小男孩蹦出一句,續上他父親的下半句:「看到大家都是老鄉,能不能便宜點?」我驚呆了眼睛!望著眼前這個兒童,戴著副遮擋半個臉的大眼鏡,滿面稚氣,童聲可愛,瞧那樣滿打滿算也不過七、八歲,我對其父親的遺傳能力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要的書包所標價二十元,他還價怳腹C也許從大陸出來的人都有對個體戶標價的的商品都須大砍一半的經驗。他同時也應知道,在法規健全的西方社會,暴利乃無藏身之處。同樣的商品,跳蚤市場上的價格常常只有超級市場的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我的進價如實相告是怳誘腹A只想賺四元。價格還到十七元,我堅決不還了。對方摸到我堅守的底線了,拋出一句:「我買兩個,三十三元;怎麼樣,一口價?」真是出我不意,攻我不備。僅為了五毛錢,我再次讓步;然而──他並沒有掏錢,只是說:「我一會回頭買,」接著揚長而去、再沒回頭。
紐西蘭人的購物模式,與此截然不同。不論我猜測他是富者或窮人,購物風格:幾乎從不講價,只要是想買的商品,付了錢就走。偶爾有還價的,多是紳士式,在遞錢的時候送上一句:「可以優惠嗎?」在我一句「對不起」之後,決不會因此而將伸出的手縮回。與其說是講價,毋寧說是打趣。臨走,還一迭帶笑的多謝,彷彿賺錢的不是我而是他,此類含笑帶謝也許要等到我的商品是免費大贈送,方能在中國人的臉上看到,紐西蘭人往往就買擺出來的樣品,中國人從來不買樣品;紐西蘭人對所購之物總是品評優點,中國人則是盡挑毛病。
討價,當然並非中國人最厲害。別的民族,也有還價的嗜好。細細察之,如有不明國籍者,我便試圖探詢。諸如:伊朗、越南、柬埔寨、蘇聯、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中南美洲等都有討價之嗜好者。有的白人顧客問不清楚是哪裡人,但憑著第六感官與共同的社會主義歷練而形成的精神世界,我便能準確猜測出他們來自東歐社會。當然,他們的討價招數遠在中國人之下。我很快又發現,中國人的還價本領居然還不是舉世無雙。這一桂冠得拱手讓給印度人,印度人的殺價本領直教人瞠目結舌!被其一砍,連還價餘地都沒有。一砍就是成本價以下,極少可以成交。一位年約五怐漲L度婦人,極具馬拉松賽跑耐力。為了一個學生背包磨了我半天,我已極不耐煩,卻須耐著性子,那書包進價十二元,我賣十七元,她還八元。我說十三元,少了一分錢不賣。她走一會兒又回來再磨,知道價錢已無法再殺,便說去拿錢,拿錢回來,我一數,只十二元,她說只有十二元,一分錢也沒有了,我不賣。然後她在身上又摸了一通,好不容易又掏出五毛錢。她贏了,我再沒有耐性與她周旋下去,她將我的存貨仔細挑剔了一遍,服務她將近一個鐘頭,卻只賺到五毛錢,真累死我了!她拿著書包居然還滿面不高興地走了。故事到此似乎也該結束了。然而,再富想像力的小說家也想不出它的結局來。一個月後,那個引起我不愉快的面孔又出現在我面前,手裡拿著那個書包,怒目相視:「這袋怎麼做的,一個月不到就爛了,退我錢!」我仔細一看,才找到包底縫合處有一小缺口。這種書包賣了很多還未有過退貨紀錄。一個念頭滑過腦際,怎麼退貨的盡是印度人?我按照常例給她換一個。「不,我要退還我的錢!」。一場爭辯之後,我最後只好把錢退給她。印度婦人剛走,臨攤的洋人告訴我,那邊有一攤位同樣的十二元可以買到,我才恍然大悟。我除了對其精神的歎服,實在無話可說。
這些愛好討價還價的民族,有一個共同特色:都是來自貧窮地區,但貧困卻並不一定和殺價劃上等號,有一個民族或許比她們更貧窮──紐西蘭的土生土著毛利人以及來自附近島國的島人,因為他們許多都是靠國家救濟金維生。然而當他們購買物品的時候,卻從來不講價。其付款的爽快風格,連本地白人都自歎弗如。不但付款豪爽,一次購買的東西也特別多。開店的中國人有一共識:「毛利人、島人的錢最好賺」。窮,不能說明一切,那麼原因何在?
自然,討價無罪。還價的藝術可以展現一個人、一個民族的聰明度,使我疑惑的是:在一個眾多移民的國度裡,我對多民族的觀察比較中,中國人、印度人精明度相較於其他的民族顯然略勝一籌。然而,這兩個超級人口的古老文明國憑著這股聰明,為何至今不能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p47
跳蚤市場在海外甚為風行,日常用品幾乎都可以在此購得,節省不少金錢。
p48
平常已經用不著的東西,也可以拿來以貨易貨。不過,市場內充斥價廉物美的新品,已經很少看到舊貨了。

平常已經用不著的東西,也可以拿來以貨易貨。不過,市場內充斥價廉物美的新品,已經很少看到舊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