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尤需注意防治
病蟲害對果農來說,是最困擾的一件事。台灣氣候高溫多濕,果樹很容易滋生病蟲。就拿柑橘來說,常見的病蟲害就有二十種之多,其中以立枯病最為嚴重,染上此病的柑橘,有如染上不治之症,株株枯黃葉落而死。為了防治這些病蟲害,果農必須經常巡視果園、細心地觀察果樹生長的情況、噴灑農藥,極為辛勞。
然而辛勞畢竟是有代價的。
三、四月間,當果農看到綠樹上綻放朵朵白花,吐露嫩黃花蕊的時候,就知道今年又是個豐收年了。他們眼看著果實由小變大,由綠轉黃,心中的愉悅也隨著愈來愈高漲。收穫的時刻,也就是果農最快樂的時候了。
採收柑橘最好是在烈陽高照的午後,因為這時空氣乾燥,果皮因水份蒸發,比較不易擦傷,採收的柑橘能貯存較長的時間。
為了避免採收時刺傷果皮,讓病菌侵入,果農必須預先修剪指甲、戴上手套、用特製的圓頭剪刀,和內部光滑的果筐。採下的果實更必須小心輕放在果橘裡,以免擦傷或壓傷。
採收和運銷都有學問
柑橘剛採收時,果皮含有葉綠素,果酸多,風味較差。如果貯藏幾天,果色完全轉橙,甜度也會增加。果農為了調節供需,一般都提早採收貯藏在木箱、地板或木架上,等量少價高時,再運到柑橘集貨場出售。
柑橘集貨場是台灣省青果運銷合作社所設立,分佈在各個柑橘產區。當大批的柑橘運到後,集貨場的員工先按照柑橘的大小或重量分為內銷品和外銷品:內銷品直接銷往國內市場,外銷品則要經過清洗、消毒、包裝、檢驗等程序,然後裝船運往日本、琉球、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加拿大等地,每年賺取的外匯超過七百萬美元。
青果合作社是由果農組成的非營利性組織,除了對外加強青果外銷和市場拓展;對內統籌青果內銷、穩定價格、保障果農利益與避免果販中間剝削之外,也積極展開研究發展與技術指導等工作。由於績效良好,幾乎所有的果農都自動加入成為青果社的社員。
青果合作社在總社之下,設台北、新竹、台中、嘉南、高雄、屏東與台東七個分社,並在新竹關西設有柑橘試驗場,透過各分社學有專長的工作人員,定期舉辦講習,傳授果農各種新知識、新技術,並解答果農的問題。除了青果社之外,省農業試驗所、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也都設有柑橘的研究部門,不斷從事有關的研究工作。
政府特為闢建產業道路
此外,政府鑑於橘園都在交通不便的山坡上,工資和運費都很昂貴,為了減輕果農的負擔,積極開闢產業道路和坡地索道。於是原本崎嶇狹窄的山徑,變為寬敞平穩的柏油路;陡削的坡地,則設置索道,利用電動馬達和小纜車,把肥料和農藥運到山上,把果實運到山下,既迅速又省力,給予果農無比的便利。
目前台灣柑橘栽培面積已逾兩萬公頃,年產量也超過廿萬公噸。以現有可供利用的土地面積,以及資金的融通方式來看,台灣的柑橘栽培已達巔峰狀態,如何使柑橘栽培突破現狀、開創新局面,是今後有關單位與果農間,所需尋思研究的一個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