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茸,是漢藥界一致公認的滋補聖品,它的身價之高,歷久而不衰。近年來,國內人民生活水準逐年提高,吃飽穿暖之餘,猶思不時進補,以保健康與長壽,因而鹿茸的售價愈來愈看好。中華民國政府農牧機關因此輔導農民飼鹿,以增加收入;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居民,身體強健、管理方便的鹿只,真為他們賺得了可觀的收益。除了鹿茸以外,鹿皮、鹿肉、鹿乳、鹿角、鹿骨,也無一沒有利用價值,這種中國人自古視作「仁獸」的動物,竟然又與現代人生活結合,而且有著如此多的貢獻。

梅花鹿是本省土產鹿,它那紅底白斑的鹿身最為漂亮。(光裕)
象徵吉祥的動物
中國人自古喜歡鹿。在民間傳統的觀念中,鹿是一種吉祥的動物,它與鶴同是被仙化的仁獸。人們也因而取鹿「祿」諧音,象徵加冠晉祿的吉祥之兆。
三百多年前,台灣由於地廣人稀,墾拓的土地少,氣候和環境都非常適合鹿的生長、繁殖。同時沒有虎、狼、獅等兇猛野獸的威脅,滿山遍谷的山鹿到處奔跑漫遊,留下許多與鹿有關的遺跡,很多地方都因鹿而得名,像鹿谷、鹿草、鹿麻等。
鹿多,種類也多。當時的鹿類包括麋、鹿、麂等。
早期從大陸來台開墾的居民,常設陷阱捕殺鹿類。明代陳第在他所著的「東番記」中,描述當年台灣壯觀的狩鹿情況說,千百成群的鹿,在冬天從山裡齊擁而出,驚惶奔竄。後面緊跟著的,是手持竹柄、鐵簇、長槍的驃悍獵人。上百個獵人從四方合圍起來,一一將那些大鹿刺殺。一趟狩獵下來,鹿屍堆積如山,各村各社都可飽食鹿肉。
一位住在嘉義山區的老年人,說他們年輕時,常把鹿追趕到一個有天然深坑的地方,野鹿墜崖而死後,他們循著熟悉的路線,到山腳下撿拾鹿屍回家飽餐一頓,當地也因而名為「鹿窟」。

中國人一向把鹿當作吉祥的動物,很喜歡親近它們。(光裕)
全身上下全是可用之物
先民除了飽嘗味美的鹿肉外,並將乾製後的鹿脯、鹿舌、鹿鞭、鹿筋等運銷福建泉州、漳州等地。鹿皮輸往日本長崎等地。
根據有記錄可查的,當時每年輸出的鹿皮,少則六、七萬張,多則十幾萬張。「一府二鹿三艋舺」中的台灣第二大港鹿港,就是以輸出鹿皮而聞名。
經過連年的大量捕殺,和開墾的土地漸漸擴大,台灣野鹿逐漸稀少,現在僅剩下數千頭隱藏在叢林山野間,種類也只剩下羌鹿、水鹿和花鹿。
鹿不但溫馴,牠的角型典雅多姿,身型矯健優美。尤以梅花鹿的毛色花斑最為豔麗,冬季為茶褐,至夏變為栗色,白色花斑散佈全身,猶若一朵朵梅花。牠屬於哺乳類,反芻偶蹄,身軀約長四尺,四肢細長,前二趾踏地有蹄,尾巴很短。
在圖畫上我們可見畫家的描繪,無論隱現於林莽深處,疾躍於峭壁懸崖,或徜徉於溪澗澤畔,牠那灑脫綽約的豐姿,會讓人聯想到一種祥瑞、喜悅的太平盛世。牠那溫文雅儒的氣質,大有謙謙君子之風,又像一位山林中的隱士。
從生態學來看,鹿類的撫幼或求生能力,已顯示出它特出的知慧。鹿是一年一胎生,雖產量極少,卻因母鹿的悉心照顧和鹿乳的營養高,使之不易夭折。又因其毛色受到天然環境的保護和牠奔跑的快速,加上幼鹿身上毫無氣味,獵犬或敵獸即使擦身而過,也不易發覺。

鹿茸是鹿的身體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光裕)
鹿的幼兒期頗長
小鹿約需兩年才能離母獨立,這段期間便不斷向母鹿學習求生技能,尤其是躲避與隱藏的技巧。
肝臟無膽囊,是鹿類的特徵之一。它性極膽怯,極易受驚,或許便是此因。由於這樣的特性,也演化牠的另一種本能,那就是一種寧靜無聲的耐力功夫,它可輕巧到毫無聲息地踩過滿佈枯葉的地面,而不為人發覺。
鹿的行動所以極其靈巧,是由於身體的結構與其他獸類不一樣。牠能飛躍過九公尺寬的溝壑,可垂直跳過二公尺半的籓籬,或在飛快奔馳時立即停下,好像體內裝置了一具極靈敏的煞車。牠的前腿骨並非與軀幹的骨架聯接,而是與骨架分開生長,牠的兩片肩胛骨則由強韌的肌肉控制,前腿的彈性使其在奔跑跳躍時,速度驚人。
有君子之風的鹿,雖是野生動物中最馴良的,但在生殖季節,牡鹿仍不免與情敵爭強,但是短兵相接後,受傷卻極少見,因為一經交鬥,力弱者即退避遠颺,絕不艱苦纏鬥,故沒有血流五步、兩敗俱傷的後果。
對人類而言,鹿不只「中看」,也很「中用」,它全身每一處都有利用的價值。
鹿肉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味道鮮美,是食用的佳品。
鹿皮加工鞣製,可成輕暖的皮革,較小牛皮猶細緻柔韌,是皮衣、皮褲、皮靴及用品護套的良好材料。

模範農民許三郎一家人和他所飼養的紅鹿。(光裕)
是中藥裡的滋補聖品
鹿角可作雕刻品、掛鈎、器具把柄、鑲頭、裝飾品、支架等。在中藥中,鹿角可以和龜板燉煮成強壯劑。
鹿胎也是中藥的珍品,中醫以為可以補養下元虛寒不足,有壯元陽之功,產婦吃後可以很快恢復體力。
鹿乳餅是母鹿飼子之乳汁,所凝成的餅塊,結於幼鹿胃內,色微黃,中醫認為有強陰理虛,治婦女乾血癆頗有功效。
鹿血在漢藥中作補虛損、益精血、治氣痛之用。
鹿茸是鹿的軀體中,最有價值的地方,是中藥的聖品,也是最名貴的滋養補品。
近年來國內人民生活水準普遍提高,不只希望吃得飽穿得暖,同時希望吃一些名貴的補品,以保健康長壽。鹿茸的需求量因此逐漸增加,市面上每兩鹿茸的售價高達新台幣一千兩百元,因而興起農民以養鹿為副業的風氣。
目前國內飼養的鹿種中水鹿、糜鹿、梅花鹿、和紅鹿四種,其中水鹿和梅花鹿是本地出產的,飼養數量較多。
麋鹿是近年來由加拿大進口的,體型高大,野性難馴,採茸與管理均不易,所以農家比較不喜歡飼養。
紅鹿是由紐西蘭進口的,體格較強大,產茸量也多。
曾經當選模範農民的許三郎,在台北市內湖區飼養了四十八隻紅鹿,雌雄各半。除鹿舍二百餘坪外,還有四甲多的農場種植牧草。

許三郎以新鮮樹葉飼鹿。(光裕)
飼養收益很好
許三郎說,飼鹿初期所投下的資本比較高,目前一對紅鹿(雌雄各一)售價新台幣二十五萬元。除此之外,尚需建造一棟簡單的鹿舍,及採鋸鹿茸的壓縮機。
養鹿相當容易,每天只要餵以牧草及桑葉二至三次。其本身抵抗力又非常強,幾乎沒有任何疾病,在管理上,比豬牛雞鴨的飼養,都簡單很多,一般農民可以在農務之暇照顧。
「養鹿的利潤很高。」許三郎說,公鹿在飼養一年之後即可採鋸鹿茸,母鹿則可生小鹿,價錢亦高。
由於養鹿相當省事,利潤又高,所以台灣省政府近年來在「改善離島居民生活——畜牧生產實施計畫」中,積極推廣養鹿。在澎湖縣、台東縣綠島鄉、屏東縣琉球鄉等地,提供農民鹿種,並提供資金幫助農民興建鹿舍,希望能藉此改善這些偏遠地區居民的生活。
這個離島計畫從民國六十七年開始分期實施,現在已見到良好的效果,省政府打算在五年內完成。並預計完成後,這些地區居民的收入可以增加數倍,生活可獲得很大的改善。
養鹿人家最期盼的,是割鹿茸的季節。
鹿茸是雄鹿在春天長出的嫩角,外部蒙有褐色細毛,柔軟有感覺。堶悼R滿血管、膠質,是由皮膚的變化發達而成。

這是初泡的鹿茸酒,中醫認為是滋補養身的聖品。(光裕)
割茸的時機要恰到好處
鹿茸長成七十天後如不採割,就漸漸鈣化。這時鹿會自行在樹幹上磨茸,以脫去毛皮,使茸之血管破裂,流血後乃見真角,即為鹿角。鹿角雖亦可當中藥,但中醫以為藥效比較低,養鹿人家因此不會不顧鹿茸的好價錢,而任它鈣化。
由於體質、環境、氣候的不同,鹿茸的成長速度也就有差別,台灣的鹿大約在每年立春,舊角座脫落後,鹿的新茸漸生。此時鹿園主人每天都會喜歡摸摸不斷長高或分支的鹿茸,等到鹿茸長到極限時,即予割取。
採割鹿茸的早遲、形狀的優劣,關係醫效的強弱及經濟價值。在鹿茸生長最為豐滿時,飼主必須及時採割,否則鹿內血液枯竭,藥效即薄。
鹿園為了配合購買者的便利,多半在每週日施行割鹿茸,供有興趣的人實地參觀。
「割鹿茸就像剪指甲一樣」,長春原野鹿園的許三郎說:「只是前者是珍寶,後者是廢物。」
一大早,七、八名大漢走進鹿園,一人執繩圈,對準目標投擲,鹿群紛紛走避,一陣風般的來去不定,即使是熟練的獵鹿人,也得花費一些工夫才擒得住一隻鹿。
後腿落進圈套的一雙,被大漢們快速地按倒在地上置放的布袋上。在捕捉之時千萬要留意那對茸,若不小心給撞斷折傷,不但會失血過多損害到鹿本身的元氣,連同茸的價值也大大貶落。

鹿茸每兩價錢高達新台幣一千兩百元,每年都可為養鹿人家帶來一筆不小的財富。(光裕)
割下鹿茸要注意包紮止血
割鹿茸時,多用利鋸在離角座一、二公分處鋸下,由資深的工人執行。他一手拿鋸,一手握住鹿茸,另找一人端盆子,內放米酒,使鋸開之角座噴湧出的鮮血流進盆內與酒摻合,這就是鹿茸的副產品:鹿血酒,中醫以為是滋補治貧血的良藥。但為了鹿隻本身的健康著想,不可讓牠失血過多,必須立刻抹上止血藥,復以棉花紗布牢固的紮緊,再行放開,一般止血藥多為茶子添調木炭細末,再加上止血藥劑。
大漢們個個收拾工具離開了,恢復自由之身的鹿隻,好像猶沉溺在剎那前的天昏地暗中,尚來不及醒覺,它圓瞪著雙眼,木然的,一副失魂落魄的神情。群鹿圍將過去,但牠盡是前前後後的竄逃,顯出不安的現象,這大概是經鋸去茸角,一時身體失重,再加上傷口疼痛,故身體不能保持平衡。但牠沒有多久,又兀自輕巧奔馳跳躍起來。
上鹿園參觀購買鹿茸的,大多是很有經濟基礎的中年人,他們或由親友、醫生介紹,或看廣告而得知,早在一、二個月前就向園主訂購。鹿茸價錢因鹿種而不同,每年養鹿人家都會聚會一次,商定當年的售價。
鹿茸酒浸泡多種名貴藥材
鹿茸的普遍用法是切成薄片後,配以適量的當歸、四物、蛤蚧、海馬,再下酒至瓶約八分滿,泡上一個半月即可。
據鹿園主人稱,過去台灣中藥鋪的鹿茸,多半是紐西蘭進口,經過風乾的,僅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的藥效。近年來國內鹿場大為增加,人們都轉而求取新鮮的鹿茸,因此鹿園的利潤看好,一對鹿茸平均以六十兩計,就可售得七萬二千元以上,而鹿的平均壽命又有二十年之久,經濟價值確實可觀。
然而,鹿茸真正的價值在那裡呢?
中醫聖典本草綱目中說:鹿茸利補陽,乃千古之微秘。
就如人蔘在漢藥界被公認為藥中之王的地位一樣,鹿茸素來也有東方高貴補藥的盛譽。中醫以為鹿茸稟天地純陽之氣,這是因為:
鹿茸的生長與鹿只的繁殖行為不能同時進行。也就是鹿茸每年在鹿隻的生殖活動休止時,才開始生長,它全身的養分全集中到頭部。
有醫藥學家試加分析,發現鹿茸之中,含量最多的是膠質,另有礦物質、有機質、維生素等,可刺激人體內分泌,促進新陳代謝,除一般強精、補腎之說外,尚能治氣喘,降血壓、血糖。
人們愛服鹿茸,養鹿事業因此看好
「鹿茸的醫療效果,尚未有系統的臨床實驗證明,但我們祖先幾千年來的經驗,和近代中醫對用藥效果的觀察,都足以證明它是滋補身體的珍品。」中華民國中醫藥學會理事長魏開瑜說,近代科學雖然進步,但很多事情科學方法仍然分析不出,只能用人類經驗的累積加以說明。
而用於人體的藥物,又受人類感情和體質的影響,產生不同的效果,不能完全用儀器或小動物實驗得出來。所以,簡單一句話,他相信鹿茸確是滋補聖品,鹿茸受人們歡迎,售價高,都是有道理的。因此養鹿人家能繼續大發利市,也就是可想而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