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地區,從五月中旬開始進入梅雨季節,各地連日陰雨,到了五月廿八日,由於鋒面過境,台灣北部、中部連降豪雨,其中以桃園、新竹、苗栗三縣最為嚴重,降雨量高達二四七公釐,造成六七三間(是「間」,而不是「棟」。)房屋全倒,半倒一二三間;部分鐵路、公路交通中斷;耕地及農作物埋沒、流失;糧食倉庫進水;林地衝毀;魚塭流損;並有八人死亡,一人失蹤,是十餘年來罕見的天然災害。
蔣總統十分關懷水災情況,五月廿八日當天晚上八時左右,先後撥電話到新竹縣長林保仁、桃園縣代縣長葉國光家中,詢問兩縣的災情,並指示兩位縣長從優救濟水災死難者家屬,並儘速重建被洪水衝毀的橋樑、堤防與房屋。
五月卅一日,蔣總統關懷桃、竹、苗災區民眾生活及救災工作,親自冒著大雨前往三縣巡視,實地了解受災情況,慰問災民。蔣總統對軍警大力協助救災,表示嘉許,並做了三項指示:(一)爭取時效救助災民,發現困難,應及時解決。(二)復舊工作,尤其交通中斷情況要迅速恢復,早日通車。(三)橋樑、堤防的復舊設計標準應提高,期能一勞永逸,以免再次流失。
蔣總統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蔣彥士陪同,於上午九時廿分抵達桃園縣政府,聽取代縣長葉國光有關水災發生的經過及救災情形簡報。十時十分抵達位於中壢、新屋間的國立中央大學巡視。離開中央大學後,大雨傾盆,蔣總統冒雨於十一時廿分抵達新屋鄉社子溪,巡視被洪水沖斷的笨港橋,聽取新屋鄉長姜仁平有關笨港橋和社子溪沿岸的災害情形。
蔣總統認為笨港橋所以被洪水沖斷,主要是由於兩端橋基過短,在進行重建時,應增加兩端的橋墩,把橋基拉長,以求穩固。
十一時五十分,總統轉至楊梅鎮水美橋頭,巡視橋旁流失的田園和房屋,囑咐葉代縣長,應從速展開災害的勘定和重建,以維護百姓的生活。
葉代縣長向蔣總統報告說:省府的勘災小組即將於六月一日抵達,預定一周內完成勘定,然後即進行補助重建及核定受災農友的免稅撫慰。
蔣總統在新屋鄉笨港橋畔,曾至受災較重的萬隆紙廠巡視,聽取該廠總務課長劉鳴皋的災情報告。積水尚未全退的萬隆紙廠,當時正由附近駐軍協助清理。
中午十二時卅分,蔣總統由楊梅鎮轉抵新竹縣新埔鎮,民眾佇立街道兩旁歡迎,蔣總統下車第一句話就詢問民眾:新埔災情如何?總統接著步行在新埔鎮街頭,被鎮民團團圍住,總統親切的和大家談話。
總統途經新埔大橋時,也曾下車冒雨察看兩旁護岸流失情形。隨後轉往新竹榮民之家慰問榮民。
下午二時,蔣總統轉赴香山鄉巡視災情,聽取鄉長蔡燈益的災情報告。蔣總統在香山鄉大庄村察看大庄海堤損壞情形,途中積水盈尺,總統涉水而過,褲管和鞋襪全濕,大家都深受感動。大庄村十二鄰鄰長林錦澤及其七十七歲母親林老太太,冒雨替總統打傘,總統忙對林老太太說:「應該我替你打傘才對。」
總統於下午三時十分轉往苗栗縣明德水庫巡視,曾親至明德水庫大壩察看洩洪情形,並訪問水庫附近商店與住戶。
總統於三時卅五分轉往苗栗縣政府,縣長邱文光向總統報告,苗栗縣在連續幾天豪雨之後,僅有部份堤防、駁坎流失,以及低窪地區住戶屋內進水,受災情形並不嚴重。
總統聽了邱縣長的報告後,才安心離開苗栗,返回台北。
台灣省政府在這段期間立即成立災害勘查小組,遵照總統的三項指示,於六月一日分赴各災區,會同地方政府實地勘查,當場核定撥發補助款,救災工作隨即迅速積極地展開。
各項主要的緊急救濟措施如下:
一、對於一時無家可歸的災民,發放救濟膳食費,並分別安置親友處或臨時災民收容所暫住。
二、對於死亡、失蹤者家屬,或房屋倒塌者,發放救濟金。
三、對於農田埋沒、流失的農戶,發放救濟金,並發放補助金輔助受災農戶迅速復耕。
四、撥發專款,迅速進行道路、橋樑修復工程。
這次「五、二八」水災,雖然在桃、竹、苗三縣造成災害,但由於政府有關單位的搶救措施迅速而得當,已使災情減至最低的程度。目前,鐵路、公路交通都已恢復正常,受災民眾也都受到妥善的照顧,並在政府的協助下,重建家園。

蔣總統在新竹縣香山鄉大莊村,察看海堤損壞的情形,途中積水盈尺,總統涉水而過,褲管和鞋襪全濕。

總統冒雨巡視被洪水衝斷的笨港橋災情,指示橋樑重建時,應增加兩端橋墩,把橋基拉長,以求穩固。

總統親至明德水庫察看洩洪情形,並訪問水庫附近商店與住戶,慈祥、親切地逗一個小娃娃。

明德水庫的一位女遊客請求總統和她的兒子合影留念,總統欣然答應,並立刻彎下腰蹲下身來,牽著小朋友的手,和他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