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教育
從有形的「成本」來看國立藝專的教育,或許不容易鑑定划不划算。
藝專師生的人數比例,與一般大專不太相同,有時一位學音樂的學生,對某種樂器有特殊的稟賦,校方也就得設法特別為他聘請教師,以免埋沒了難得的才情。
實習時消耗的成本也比一般學校高出很多。以電影、廣播電視兩科為例,許多器材都非常昂貴,比起有的理工學院設備,猶有過之。
整個衡量下來,國立藝專應是「高成本的教育」。然而,這麼高的成本得到的收益是什麼?
可以肯定的是:提昇了全社會藝術教育的觀念與水準,幫助大家認識到藝術有很高的層次,而且永無止境,藝術涵蓋的也絕不僅是廣告及演藝而已。
但國立藝專仍不免會面對這樣的問題:很多偉大的藝術家都非正規藝術學府出身,你們可以造就出偉大的藝術家嗎?如果不行,這個學校的價值何在?
這是一個很尖銳、也很著力的問題。不錯,不僅古代的藝術家,連現代的藝術家,也不一定非得有「正統」的出身不可。有些天才是潛力深厚,或者也因好的機緣得以嶄露頭角。但一座正規的藝術學府,卻為有此潛力、志向、衝勁的年輕人,提供了最有效、能事半功倍的訓練機會。
卅年來藝專畢業的校友,曾經得到過的國內外榮譽與獎賞,不可計數,幾乎每一屆的金馬獎、金鐘獎、亞洲影展、全國美展、中山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以及許多世界性的展演活動,都有藝專校友的名字。
「藝專能不能造就出名垂千古的大藝術家?」沒有人能回答,但即使藝專沒有能產生如范寬、李唐、梵谷、湯顯祖、莎士比亞、羅丹、米蓋蘭基羅、貝多芬等震爍古今的宗匠,但學校清清楚楚地告訴學生,這些巨匠的動人與偉大之處,讓他們在走出校園後,把在這裏數年薰陶所得,傳佈給全社會,所有投資也就值得了。
踏進藝專校門,入眼是尊別緻多姿的藝術品,傳遞了第一道浪漫氣氛。(陳敏明/藝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