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國內正在起步、猶待拓展的劇壇而言,提出融傳統於現代的「遊園驚夢」舞台劇演出,的確是一次空前創舉。
白先勇說:「這是一次結合文學、戲劇、音樂、科技的藝術大冒險。」
聶光炎說:「白先勇出了難題,讓我們大家來做,雖然離滿意仍有一段距離,至少,我們完成了!」
黃以功提醒大家:「如果這次演出有值得鼓掌的地方,它當然也包括卅年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與生活環境的安定,以及舞台工作先進曾經做過的努力。」
未演先轟動,入場券早被搶購一空的舞台劇「遊園驚夢」,終於在萬方矚目之下,於八月七日到十四日,在臺北國父紀念館演出十場,圓滿落幕。這是國內近年來耗資最鉅、動員最多、演員陣容最強,也是籌備最久、過程最受矚目的一齣戲;近百位藝術工作者參與了這次演出,近三萬名觀眾分享了這項成果。
「遊園驚夢」的演出,是近年來國內戲劇界的一大盛事。許多人以為,它之所以能吸引這麼多藝術家參與,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除了舞台劇在我們社會中仍有不減的魅力之外,還有就是原作者白先勇的號召力。

盧燕飾演錢夫人,風華絕代,卻有滿腹的哀怨。(魏媛/小邱)
白先勇名作搬上舞台
提起白先勇,人們立刻就會聯想到他筆下的人物:玉卿嫂、金大班、尹雪豔、藍田玉……,似乎一個個都能鮮明地映現眼前。在自由中國台灣,年輕一輩愛好現代文學的人,幾乎無不熟讀白先勇的短篇小說;而對他特殊的家世背景,和極早嶄露的過人才華,也有一番好奇與崇拜。
白先勇出身侯門,父親是赫赫有名的白崇禧將軍。生長於軍閥之家,接觸的都是些軍、政界的大人物,特殊的生活環境,給予他豐富的閱歷,和許多不平凡的經驗與感受。而他過人的寫作才華,則早在大學時代就展露無遺。
還在台大外文系就讀時,白先勇就與同班同學——如今也都是知名作家的歐陽子、陳若曦、王文興……等人,共同創辦「現代文學」雜誌,並且不斷在其上發表小說創作。這些作品後來結集成「謫仙記」、「臺北人」兩個短篇小說集出版,備受文壇重視。「遊園驚夢」就是其中最燴炙人口、也是白先勇本人最偏愛的一篇。
故事敘述一位年華老去的崑曲藝人,在一個宴會中重逢故舊。宴會餘興節目時,有人清唱崑曲「遊園驚夢」,觸發了她的傷心恨事,深感人世間的無奈與滄桑。
這篇小說的故事性相當薄弱,著重抒情與氣氛的營造,尤其意識流手法的時空交錯,改編成電影或許不難,要在舞台上演出,則不得不令人懷疑它的可行性。

從十八尺高的鋼架上俯視舞台的牡丹屏風。(魏媛/小邱)
靈感來自香港大學的演出
三年前,香港舉行中文文學周,邀請白先勇演講,同時也將「遊園驚夢」搬上舞台,由香港大學海豹劇團演出。白先勇說:「他們沒演出之前,我從沒想到把它變成戲劇,因為我以為小說和戲劇是兩回事。而且這篇小說著重意識流與音樂性,改成戲劇,尤其是舞台劇,不知會有怎樣的效果。而我看了香港大學的演出後相當滿意,他們非常尊重原著精神,雖然規模很小,只有五十分鐘的演出,但效果和反應不錯。」
這次演出,啟發了白先勇的靈感,他想,如果把它擴大,將崑曲也融入劇中,豈不更好。後來他回台灣與文化界的朋友提及此事,大家都極感興趣,並且熱心地說:「為什麼不在台灣演出?」
「我愈想愈有道理」,白先勇說:「當時恰巧新象活動推展中心的樊曼儂也在場,我們就一言為定,由新象出面製作,組成演出籌備委員會,大家分頭積極準備。」
回到加州住所後,白先勇就展開劇本編寫工作。「遊園驚夢」第一次發表在現代文學時,白先勇才廿幾歲,正著迷於傳統崑曲藝術的精緻典雅,也慨惜它的凋零。這種感懷,令他聯想到小時候曾見過的一位女士,「她的風度、她的一切,我一生沒有忘記過。」後來還聽說她崑曲唱得很好……,白先勇便憑著這個印象為她編了一個美人遲暮的故事,同時也算是對崑曲藝術的一種哀悼——美的事物,竟都不長久!

回憶中的人物,一一在舞台上方出現,頗見巧思。(魏媛/小邱)
改編時有更大的同情與了解
事隔將近廿年,再度面對年少激情時創造出的一群人物,還得設法讓他們從文字中走出來。這些年白先勇自己也經歷了一番「滄桑」,父母相繼故去,兄弟飄泊四方,愈能體會出人生種種的無奈與人性的弱點,這時與書中人物,竟有一種久別重逢之感。白先勇說:「我對他們的同情與瞭解更深了。」於是「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的詩句,入了竇夫人的口中,與笛王顧傳信相對慨嘆。而原本小說中余仰公滑稽地唱「八大槌」的粗陋和諷刺,在舞台上也改成蒼涼的「霸王別姬」。
此外,為顧及舞台效果,許多地方也勢必變動。比如小說從錢夫人的觀點出發,她一開始就出場,然後在回憶中慢慢交代各種情節。劇本卻不能這麼做,必須次要角色先上場,交代好各種關係、來龍去脈,故事主要情節才好展開。於是原來小說中一筆帶過的次要角色,像賴夫人、余仰公,就變得重要起來,必須賦予明確的個性。而小說中可以敘述方法說明許多過程,戲劇卻不能全用旁白或自語,必須以角色對話來進行劇情,因此增加不少對話。白先勇說:「小說貴在含蓄,該說的不一定全說,而用象徵、隱寓的手法暗示。但在舞台上,該說的卻要全部講清楚,因此對話變得極為重要。」

錢夫人年輕時,與副官鄭彥青有一段情緣。(魏媛/小邱)
劇本由楊世彭負責分場
為使劇本更加完整,白先勇還特別邀請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戲劇系教授楊世彭為他分場,並參與劇本的改編。台大外文系畢業的楊世彭,對平劇、崑曲、莎士比亞戲劇都有很深的造詣,他所執導的莎翁戲劇,還得過全美大學戲劇比賽冠軍。除了幫助改編「遊園驚夢」劇本,他且同意回台灣親自執導。這個消息,使得國內關心劇運的人興奮無比。
劇本和導演都有了著落,經費問題由新象公司奔走的結果,也得到中國時報和台視公司等機構支持。至於演員,兩位重要的女主角,除了要有豐富的舞台經驗外,一位需會唱崑曲,另一位要會唱花旦;一位雍容華貴,一位明豔飛揚。白先勇心底早就屬意旅居美國的盧燕和台視的胡錦分飾二位女主角。她們兩位都為名伶之後,行腔轉調不成問題,又有豐富的舞台經驗,造型上更是白先勇筆下的人物。兩人也都欣然同意參加演出。

舞台上出現的歷史人物。(魏媛/小邱)
一波三折,黃以功臨危受命
眼看「遊園驚夢」可以籌畫演出細節了,偏巧這時胡錦懷孕,使整個工作耽擱下來。好容易等到胡錦生產後,導演楊世彭的夫人在美忽又身體不適,極需住院開刀,楊世彭在這節骨眼上不得已求去。好事多磨,湊來湊去總是「三缺一」。
好在素來自謙「三流才華,一流使命感」的台視名導播黃以功臨危受命,憑著對舞台劇的熱愛和一種強烈的使命感,毅然接下導演的重擔。黃以功曾因執導台視連續劇「秋水長天」而甚得好評,他也有豐富的舞台劇執導經驗,且與國內著名演員及藝術工作者交情深厚。黃以功與白先勇開始一一拜訪這些演出人選。
由於付不起龐大的製作費用,他們謹以「一塊錢」的象徵性酬勞邀請幕前幕後的藝術工作者參加演出。由於他們都對戲劇藝術抱持高度熱誠,便毫不猶豫地應允。總算「遊園驚夢」的工作夥伴日益增加,演出也漸成定局。
他們邀請到的演員除了原有的兩位女主角外,又加入老牌演員曹健、錢璐、王宇、歸亞蕾、吳國良、陶述、崔福生、劉德凱、孟滌塵,以及由數百人中甄選出的能演唱崑曲的新人:台大崑曲社的孫維新、王志萍、及師大的陳燕貞。

精緻、典雅的舞台設計,配上多媒體銀幕上董陽孜的書法,顯出一份古典藝術美。(魏媛/小邱)
集國內一流藝術工作者於一堂
此外,幕後工作者包括:姚一葦的戲劇指導、聶光炎的舞台設計、許博允的音樂、王榕生的服裝設計、徐鈴鹿的化妝、張照堂的電影、吳秀蓮編舞、謝春德攝影、董陽孜的書法、林克華的舞台監督、衛斯理(美國人)的音響指導、呂承祚的錄影製作、孟振中的舞台佈景……等,可謂集國內一流藝術工作者於一堂。
這樣的演出陣容,無論幕前幕後,都給人無比的信心。新象公司入場券的預售,因此立刻被搶購一空。原定八場的演出,不得不加演兩個日場。仍然還有不少向隅的觀眾。社會如此熱烈的反應與期望,給予演出者不少壓力,白先勇說:「這是一次『壯烈』的藝術冒險,我們只有全力以赴。」
工作群開始日夜研討、策畫、協調,由於先前的一波三折,使得人人格外小心謹慎、全心投入。但旅居美國的盧燕還沒飛來臺北,大家心中忐忑不安。新象負責人樊曼儂說:「這個舞台劇由數十位各有專長的人攜手合作,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任何一人發生些微事故,都有導致全劇癱瘓的危機,怎不教人寢食難安?」
黃以功一再打越洋電話告訴盧燕:「我接替楊世彭執導這齣戲,不敢向你保證什麼,但我一定盡全力將劇本詮釋好。您來,對我是一種鼓勵,我們可一同將這戲演好。」
直到盧燕下了飛機,大家親眼看到雍容華貴的女主角娉娉婷婷地走出臺北入境口,才像吃了定心丸——總算可以開始排練了。

歸亞蕾的「竇夫人」一角,演來非常稱職。(魏媛/小邱)
終於進入排練階段
六月廿八日,由台視公司免費提供的排練場中,演員及藝術工作群聚集一堂,白先勇有感而發:「走向台視排練場的這段路很崎嶇,相信演出前的路更艱難,但是,實在很高興我們已經進入排練場了!」
大家開始對詞、排練,兢兢業業地工作起來。幾乎每個演員都推掉了幾部電影或電視的演出,每個藝術工作者都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每晚七點,大家就準時到排練場報到。導演黃以功口袋堜騊萓r典,和演員一字一句地斟酌,一步一動地研究。
老演員很快地熟記台詞,進入情況。新人首次與一群資深演員同台,難免顯得稚嫩。他們心中自然緊張,導演和其他演員特別多予指導啟發,漸漸就放得開了。
整整一個月,從對詞順句到細排、整排,大家愈演愈入戲、愈排愈起勁,時間也愈拖愈長,原訂每晚七點到十點排練,後來都延至三更半夜。

竇夫人和程參謀(孫維新飾)正與笛王(王宇飾)寒喧。(魏媛/小邱)
大家一起迎向挑戰
白先勇更緊張,天天在台下坐陣,一雙眼睛直瞪住台上。那個演員稍有失誤,他立刻提詞,每個角色的台詞他都背得出來,比誰都入戲,比誰都緊張。
戲劇指導姚一葦教授說得好:「這齣戲對白先勇來講是種挑戰,……在一個舞台上表現意識的流動,對世界上任何戲劇演出來講,都是一件困難、棘手的事。對演員來說,要在舞台上表現出相隔多年的不同世界、多種情境,而這些情況是不連貫的,這也是一種挑戰。對導演、對舞台工作人員而言,如何來表現,讓觀眾瞭解這是不同的情境,也是很大的挑戰。」
好在沒有一個藝術家不敢面對挑戰,唯其具有高度的挑戰性,才能顯露出他們的能力與才華。
經過將近四十個工作天的琢磨,演員由台視移師國父紀念館,開始進入彩排階段。八月五日下午,當演員們一一來到國父紀念館時,一群舞台、燈光、音響工作人員,早已在這兒工作了一整天。

胡錦與崔福生唱了一段戲中戲——「霸王別姬」。(魏媛/小邱)
克服視覺與聽覺的障礙
十八尺高、典雅精緻的舞台佈景,由廿幾個人連續工作了十幾小時後總算搭建妥當;僑大傢具公司提供的一套價值四十萬元的高級紅木傢具,由幾個年輕人小心翼翼地搬上舞台……。
適合音樂或歌劇演出的國父紀念館,本是一個不理想的劇場。因為空間太大,容納觀眾數目太多,使得舞台劇演出時聽覺與視覺的傳送都有障礙。舞台景深也不夠,坐在兩旁的觀眾可能完全看不到深處的佈景。負責舞台設計的聶光炎,設法改造了原有舞台。他將舞台向前搭出好幾尺,使得主要演出區完全在原有舞台的「幕前」活動。至於聽覺問題,舞台監督林克華想盡辦法,借來六隻可配戴在主要演員身上的無線麥克風,又請專人設計了十幾片涵蓋面廣、沒有方向性的透明板狀麥克風,總算解決了音效問題。
整個舞台採中國式建築的樑、柱、雀替、格扇的組合,中央一列牡丹紗屏,益增富貴之氣。而大家最關心的,則是舞台設計如何區分現實與意識流動的空間,聶光炎表示:「這齣戲有生活的空間,像院落、門庭、客廳、餐廳等;還要有心理的空間,如現實、回憶、夢境、意識的流動……等。因此舞台分割成很多區域,最低層是現實生活,中間露台是回憶,上方銀幕顯現的,則是意識流層次。」

作者白先勇與六位女角合照。(魏媛/小邱)
演出的每一瞬間,都是多人智慧結晶
「在舞台技巧上」,聶光炎說:「我們運用了立體造型、燈光變化、服裝、道具、幻燈、電影、舞蹈、音樂和音響等,仰賴多位藝術家和技術工程專家的合作,因此舞台演出的每一瞬間,都是多人智慧的結晶。」
這時,福茂公司音響小組將電腦控制系統搭置在觀眾席上試音響;聶光炎帶著燈光小組試驗七十組不同的燈光;林克華絞盡腦汁設法在沙發、桌腳、和花盆娷瓣U廿幾隻麥克風;舞台背後十八尺高的鋼架上,蘇乾三和九部幻燈機、一部電影機、三部明暗調節器和一部電腦,也正試著將張照堂的電影、謝春德的幻燈投影到舞台上方的銀幕上……。
先後進來的演員們,莫不驚嘆舞台的氣派和典雅。白先勇亦怔在那兒連聲道:「美極了!美極了!」老牌演員崔福生佇立台前,久久才將手中扇子一合,說:「我老淚都掉下來了。」

為了胡錦生產,「遊」劇延了一年,實在蔣碧月這角色,除她不作第二人想。(魏媛/小邱)
許久沒能這般過足戲癮
對老一輩的演員而言,他們曾經有過一個輝煌活躍的舞台劇時代。自從電視、電影稱霸天下之後,他們雖然也加入了銀幕或螢光幕上的演出,但對舞台劇那份根深蒂固的情感,卻始終盤旋不去。真是許久許久,沒能這般過足戲癮了!更令人興奮的是,有這麼多藝術工作者共同營造了這樣堂皇、精緻的舞台效果,來烘托他們的表演……。
八月七日,「遊園驚夢」終於正式登場。國父紀念館座無虛席,大家屏息以待,迎接這個期待已久的盛會。舞台劇是一項綜合藝術,有賴各部門演職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但那還不能表示演出會成功,最後還得取決於觀眾是否能欣賞接受。

老牌演員錢璐飾演心高氣傲的賴夫人,很能掌握觀眾的情緒。(魏媛/小邱)
歸亞蕾表現出色,胡錦一字一采
沒有一般舞台劇的幕起幕落,許博允幽渺的主題音樂響起時,舞台仍是一片幽黑。只見銀幕上一片夕陽漸沉漸暗,點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警語。漸漸地,舞台燈光亮起,竇府佣人進進出出忙著打點。
吳國良飾演的劉福與陶述飾的羅媽媽,上場指揮侍差們擺設廳堂,一面嘀咕:「現在年輕人真不管用,那堸絞o來這些精緻的活兒!」兩位資深演員架勢足,立刻使場面熱絡起來。
一會兒,牡丹屏風徐徐張開,晚宴的女主人竇夫人——當年秦淮河畔得月台排行老三的桂枝香,穿著銀絲閃光長旗袍,亭亭款款地步入客廳。程參謀亦步亦趨地跟在一旁。
比起平劇修養高、舞台經驗足的盧燕和胡錦,飾演竇夫人的歸亞蕾,無論在聲音和身段上,都吃虧些。但經過一個多月虛心求教學習,歸亞蕾進步神速,表現極為出色,大家都稱讚她是個敬業的好演員。
一陣放肆的笑聲,胡錦飾演的天辣椒蔣碧月,身穿火紅緊身短旗袍,一團烈火般捲了進來。胡錦老練純熟的演技,一上場就是滿堂采。她的眼神直勾向程參謀,又有意無意地與姊姊桂枝香諷來刺去,將微妙的三角關係交代清楚。

黃以功在台視排練場指導演員排戲。(魏媛/小邱)
老演員一上台就罩住全場
客人陸續上場,寒暄之聲此起彼落。錢璐飾演的賴夫人,代表對過去的執著,一切「新不如舊」的情感,在與崔福生(飾余仰公)的梅、程之爭對話中,表露無遺。
在來客交談聲中,晚宴的要角——盧燕飾的錢夫人出現了,她是當年得月台的藍田玉,崑曲「遊園驚夢」唱得直追梅大王。
舞台燈光漸漸暗下,客廳中諸人靜止言動,蒼涼的笛聲,引出一片幽渺的情境。舞台側前方燈光微亮,盧燕身穿綠緞長旗袍,肩披黑紗披肩,緩緩回身一亮相,風華絕代的高貴氣質,立即震懾全場。錢夫人在劇中是個多愁善感的女子,她的熱情隱忍在內心深處,曾經為丈夫的參謀鄭彥青奔放過一回,卻慘遭親妹妹奪其所愛,一種被遺棄、背叛的哀怨、一種走錯了一步路的悔恨,終生煎熬著她,以致她在這種情結的糾纏下,選擇寂寞孤零地渡其餘生。

盧燕的聲音,字字有情。(魏媛/小邱)
盧燕演出絲絲入扣
隨著宴會開始、燈光轉換,舞台上將竇府晚宴的現實與錢夫人的回憶交替進行。盧燕用七段獨白,表現出時空交替的複雜感情。她時而亢奮、時而感傷,直到最後回憶到戀人被奪那一段的痛徹肺腑……。盧燕的表演,聲音、身段有崑曲的優美圓潤,又因受過四方舞台訓練,表演立體,情感也有深度。當她陷入回憶時,錢夫人的丈夫、愛人、妹妹、師娘……,分別出現在舞台後上方的第二、第三舞台上對戲,頗見巧思。在表現愛欲與貞潔的衝突時,她也掌握得絲絲入扣。
盧燕並演唱了一段崑曲「遊園驚夢」中的「步步嬌」,贏得滿堂喝采,也讓未識這種古老精緻藝術的年輕人,一窺崑曲的堂奧。

女主角盧燕、編劇白先勇和導演黃以功合作極為愉快。(魏媛/小邱)
庭空客散,人生如夢
竇府富麗堂皇的晚宴中,令錢夫人傷感於往日繁華與一度孽情已逝。她憶起當年也是在一個晚宴中面對愛人被奪的委屈與怨恨,以致當場倒嗓。而今當竇府客人請她唱一段「驚夢」時,錢夫人已然重又經歷一場驚心動魄的舊夢。她聲音顫抖,倏地爭開蔣碧月的雙手說:「我的嗓子啞掉了!」錢夫人忘不掉那樣的傷害,她心中仍有一份難遣的苦痛。錢夫人再也不肯唱「驚夢」。
燈光漸暗,樂聲漸杳,客人漸漸離場。側台燈光亮起,照著竇夫人與錢夫人,二人握手互相凝視中,有無限感慨追憶。竇夫人說:「五妹妹,你這麼久沒上來,可發覺臺北變了些沒有?」錢夫人沉吟半晌:「變多嘍,變得我都快不認識了!」
往事已逝,錢夫人選擇自我放逐至小城鎮中,她許久不識大都會的熱鬧、繁華,她許久都是平靜恬淡地渡日……。
八天十場的戲,每場都座無虛席,甚至連兩個颱風夜,國父紀念館前仍是一片傘海。兩千多隻雨傘從風中來,遊園之後、驚夢之後,又從風雨中歸去。工作人員感動萬分。

許博允的配樂備受好評。(魏媛/小邱)
它給了觀眾什麼?
從演出的第二天開始,報章雜誌就有熱烈的反應。鼓勵讚許的文字外,責備求全的批評也不在少數。被討論最多的是「遊園驚夢」究竟給了觀眾什麼?換句話說,它的主題是什麼?
白先勇曾說,「遊園驚夢」的內容很簡單,只是一個美人遲暮的故事。而老一輩的人大多主張「文以載道」,認為藝術也不應例外。有人說:「藝術的創造,理應對人生激起樂觀進取的啟示,而不是對昔日繁華的追念,或美人遲暮、曲終人散的感傷。」也有人認為:「白先勇的小說改編成戲劇,在悲劇意識上是有一些感染力,但如何將呈現悲劇的手法與時代結合,是劇作家應該思想的課題。」
年輕一輩的觀眾則以為:「文學藝術是一種感情教育,透視人間的光輝面或痛苦陰暗面,讓人瞭解人性有不可克服的弱點,人生有許多限制,……這也是很有意義的事。唯其瞭解,才能寬容,也才能激發同情心。藝術作品,其實不必非『載道』不可,一個故事、一種感情、一個人物,只要描繪得真實、細膩,都會給人種種不同的感動。」
此外,也有不少人對表現方式與演出效果提出質疑,他們多半是對戲劇藝術內行的人。觀眾則大致感覺滿意,以為瑕不掩瑜。

音響技術部分,由福茂公司負責。(魏媛/小邱)
毀譽參半仍屬瑕不掩瑜
時報雜誌的秦情認為:「白先勇對原著過份偏愛,在舞台上不忍割捨的結果,使得小說中緊湊而高潮迭起的獨白,在舞台上卻顯得冗長。」「多媒體銀幕的嘗試,分開來看每位藝術家表現都不錯,合起來卻顯然效果不佳。」此外,還有人認為:「花招耍得太多,破壞了戲劇的精純度。」「錢夫人的獨白戲太多,大部份的演員被冷落了。」「湊不上一桌客人,卻被形容成盛大的宴會,有自說自話之嫌。似乎可多加些客人的角色,讓場面熱鬧些。」「銀幕上打出的唱詞,用草書固有藝術氣氛,但很少人能識得全文。」
然而大家一致認為:演員表現絕佳。海內外藝術工作者不計酬勞、合作無間的精神,難能可貴。新象公司勇於擔當的魄力與毅力,更令人敬佩。而「遊園驚夢」中許多新的突破和嘗試,比如多元媒體的運用,對國內劇壇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演出時,蘇乾三必需高踞十八尺的鋼架上,操縱多元媒體的放映。(魏媛/小邱)
播下充滿希望的種籽
演出後的座談會上,白先勇表示:「這次演出,不論成敗,對劇運的發展總會有影響;對劇場工作人員而言,則是一個參與學習的珍貴經驗。至於演出的缺失,檢討後可做為將來的借鏡。無論如何,這齣戲從無到有,我們辦到了。老演員敬業精神的典範、年輕藝術工作者的熱忱,都令人感動。」
「遊園驚夢」演出籌備會,還將十場演出的盈餘新台幣九十二萬元,撥出十萬元贈給中華民國話劇欣賞演出委員會,作為推行「實驗劇展」的基金。餘款則設立基金會,推廣舞台劇。他們推選姚一葦為主任委員,白先勇為副主任委員,明年將再推出新劇。
導演黃以功表示:「經過這次合作,大家都有一個感想:只要大家肯投入、肯參與、肯合作,中國現代劇場是很有希望的。」他並且透露:明年的新劇,可能邀請「推銷員之死」的著名編劇亞瑟.米勒來台演出他的作品「代價」,現正由盧燕在美接洽中。黃以功說:「『遊園驚夢』的演出不是乍響的春雷,我們是一粒種籽,兢業虔敬地埋入土中,它將慢慢地發榮滋長、開花結果。」

林克華是舞台監督與技術指導。(魏媛/小邱)

負責幻燈攝影的謝春德。(魏媛/小邱)

聶光炎負責舞台設計,正在試舞台燈光。(魏媛/小邱)

「新象」工作小組功不可沒。(魏媛/小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