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莉安,翻譯引介第一人
紐西蘭文學在台灣閱讀市場所處的位置,比邊緣更邊緣。之所以如此,與缺乏翻譯引介有關。
2004年出版的《紐西蘭的文學旅程》,可說是第一本介紹紐西蘭文學的中文譯作,作者是目前在中國大陸任教的作家及歷史學家石帝文,譯者是基督城台灣移民石莉安。
石莉安曾經擔任基督城華文作家協會會長,經由她的請託,2002~2004年邀請石帝文在《明道文藝》月刊撰寫專欄,以散文雜筆的形式,介紹紐西蘭的文學與文人。所以,《紐西蘭的文學旅程》是真正第一本紐西蘭作家為華文讀者所寫的文學散記。
《紐》書夾雜石帝文的個人感懷和對紐西蘭文學與作家的點評介紹,視野擴及殖民文學、戰爭文學、毛利文學、勞動文學、城市文學等,幾乎含括紐西蘭歷史、社會、文化等各面向。此書之外,石莉安也翻譯了石帝文以基督城為背景所寫的小說《剩賢奇蹟》。
在與石帝文合作之前,石莉安也與曾任紐西蘭作家協會總會長的羅瓊安合作,由羅在《國語日報》撰寫紐西蘭兒童文學專欄,介紹紐西蘭兒童文學「祖」字輩的瑪格麗特‧梅喜、喬伊‧考莉、威廉‧泰勒等25位作家,完整勾勒出紐西蘭兒童文學的全貌。
2014年起,石莉安在基督城當地華文報紙《太陽報》撰寫專欄,以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紐西蘭文學、電影相關知識,持續做著文化搭橋的筆耕工作。
搭橋,是的,台灣與紐西蘭的確正在積極搭建交流的橋樑。兩國之間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都是移民國家,都有殖民的過去,都是島國,島上也都有原住民。此外,兩國都有豐富的文學傳統,雖然表現的方式或有不同。
除了藍天、白雲、原野、綿羊,我們還認識什麼樣的紐西蘭?認識紐西蘭,就從文學閱讀開始。

定居南島基督城的石莉安,最早把紐西蘭文學著述翻譯引介到台灣。

包括紐西蘭犯罪小說作家保羅‧克里夫(左)、曼布克獎最年輕得主伊蓮諾‧卡頓(右)等十多位紐西蘭一線作家,都將出席2015年台北國際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