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Resize/V1/Uploads/1983/07/1983.07.098.01.cut.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自行車曾是一種價廉、方便、普遍的代步工具,機、汽車出現後,一度沒落;能源危機發生,它再度興起,而且除了充當交通工具外,還兼有娛樂、健身的功能,很受歡迎。
在這股自行車熱潮中,自由中國臺灣扮演主要生產者的角色,卅年來,自行車工業經過從無到有、由盛而衰、由剝轉復的艱辛歷程,終於贏得「自行車王國」的美稱。
自行車又稱單車、腳踏車,對追求效率的現代人來說,它或許不是一種理想的代步工具;但也由於它的「慢」,能讓人暫時放緩匆忙的步伐,鬆弛繃緊的神經,享受到乘騎其他交通工具所沒有的樂趣。
騎單車的樂趣很多,例如:迎著拂面涼風,騎車悠緩前進,悠閒適意,若四周景緻幽美,還可從容觀賞;由斜坡下滑,驚險刺激;行進全靠雙腳踩踏,有自己能掌握全局的滿足感……。此外,騎車也是一種老少咸宜的健康運動。由於具備交通、娛樂與健身等多重功能,近年來自行車運動風行一時,在世界各地都有廣大的愛好者。
有些同好組成俱樂部或協會,利用假日一起活動,如騎車旅行或舉辦單車競賽等。自行車業者為促銷產品,亦不斷「推波助瀾」——除舉辦活動外,還倡導自行車的保養、裝卸、安全裝備、運動傷害防治等風氣,進一步推動自行車熱潮。
![](/Image/Resize/V1/Uploads/1983/07/1983.07.099.01.cut.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2:變速車車把下彎,騎者身軀前傾,可減少前進阻力。(鐘永和)
能源危機為自行車帶來旺盛生機
自行車起源於歐洲,約出現在二百年前。初期構造很簡單,只有雙輪和座墊,行進時雙腳交互往後踢,轉彎須先下車調整車把方向,當時被稱為「玩具馬」。經過不斷研究改良,「玩具馬」逐漸增加了齒輪、鍊條和踏板,成為舒適、實用的自行車,也一度是一般人主要的代步工具。
隨著工業發展,省力、速度又快的機車、汽車先後出現,自行車一度沒落。直到民國六十二年能源危機發生,許多國家勵行節約,鼓勵民眾利用不耗費能源的自行車。加上汽車增加太快,產生停車困難、空氣污染等問題,為自行車帶來「復活」的契機。
在這段歷程中,自行車業者扮演相當重要的「催化」角色。當自行車的代步功能漸為機、汽車所取代時,業者為求生存,紛紛為自行車「另謀出路」,除研究改良、提高性能、講求造型美觀外,並強調娛樂與健身的功能,開發許多製作精巧的車種,以吸引消費者興趣,各式自行車乃相繼出籠。
![](/Image/Resize/V1/Uploads/1983/07/1983.07.099.02.cut.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3:知心好友並肩騎車前進,逍遙樂意。(鐘永和)
自行車有平車、變速車、越野車三種
自行車車型雖多,依其基本構造,大略可分成平車、變速車與越野車三類。
平車是最常見的車型,經濟實用。通常有後座,可載人及捆貨,以運輸為主要功能。
變速車顧名思義,就是能變換速度的自行車。原理為:自行車前進是靠前(大)齒輪,帶動後(小)齒輪,若前齒輪固定,後齒輪直徑加大,則前齒輪轉動周數不變,後齒輪轉動周數減少,速度減慢,但較省力,適合爬坡及長途旅行;反之,若後齒輪直徑縮小,則較費力,但速度快,產生一股衝力,騎來另有一番樂趣。變速車利用這個原理,安裝數個不同尺寸的前後齒輪,以調整速度。
越野車的特色,是車架堅固、材質特厚,車胎寬達兩吋(為變速車車胎的兩倍),表面呈顆粒狀,爬坡力及抓地力強;但也由於它的速度快、衝力大,較具危險性,因此車槓上有橡皮保護套,騎者還必須穿戴安全帽、護膝、護肘等,以策安全。越野車通常用來表演及參加越野比賽。
![](/Image/Resize/V1/Uploads/1983/07/1983.07.099.03.cut.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4:騎自行車除可代步,還可健身。目前自行車為省運競賽項目之一。(鐘永和)
選購與保養有訣竅
由於車種、車型、品質、品牌各異,各種自行車的價格也有很大差距。一般說來,採用普通鋼材製造的平車,便宜的千餘元即可購得一輛;而以鋁合金或塑鋼製成的變速車或越野車,具精密、質輕、堅實、不易生鏽等特點,售價有的高達數萬元。
選購自行車除要考慮用途(運輸或競賽用)和經濟能力外,還要注意選擇高度恰當、烤漆光亮、騎來順手的車。平日騎用後,最好以乾布拭去灰塵及汗水,再上些機油或防鏽油,以維持良好的性能。
我國自行車製造業始於民國四十二年。在這之前,我國自行車多由日本、香港等地進口,由於進口數量逐年增多,政府乃輔導民間設廠生產,朝「自給自足」方向努力。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a1d327f0-5c8e-4c7a-a38c-807b70ceb1c1/MiK_201109_00195571.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1.~5:越野車車架堅固、材質厚實、輪胎較寬,耐撞力強,適合衝坡、跳躍、360°急轉等特技表演,最受小孩歡迎,但應穿戴安全裝備,以策安全。(鐘永和)
一度「時勢造英雄」
政府悉心輔導,加上業者勤勞、苦幹,我國自行車工業年有發展,民國五十年間,成為國人普遍的交通工具。當時我國勞力便宜,自行車在國際市場深具競爭力,加上臺灣經濟以外貿為主導,業者很自然地漸把行銷目標指向國外市場,民國五十八年時正式開始外銷。
民國六十二年,能源危機發生,各地(尤其是美國)自行車需求量大增,外銷情形看好,國內工商界人士競相投資設廠。這年自行車出口快速成長,外銷數量超過一百萬輛,達到我國自行車工業發展的高峰。
但這種高峰的產生,可說是有點「時勢造英雄」,而且在這些「英雄」中,也不乏「魚目混珠」者。一窩蜂投資的結果,我國自行車廠多達一百卅餘家,但大多設備簡陋、技術缺乏,因此競相削價,以價廉取勝;價格壓低後,廠家為求利潤,只好偷工減料,益發降低產品品質。這些不肖業者,不但破壞商譽、擾亂市場,更影響我國自行車工業的正常發展。
![](/Image/Resize/V1/Uploads/1983/07/1983.07.101.01.cut.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1.~5:越野車車架堅固、材質厚實、輪胎較寬,耐撞力強,適合衝坡、跳躍、360°急轉等特技表演,最受小孩歡迎,但應穿戴安全裝備,以策安全。
艱苦奮鬥,英雄再造時勢
粗製濫造的自行車,使用後常會故障;甚至發生下坡時把手突然斷裂,車子失去控制,騎者摔死的意外事件。國外消費者對我國製造的自行車印象日益惡劣,銷售也漸趨困難。
民國六十四年,能源危機解除,舉世自行車銷售量大跌。當時全球自行車業都不景氣,臺灣車因品質不佳,首當其衝,我國自行車工業倏然由高峰跌到谷底,許多工廠倒閉,留下卅餘家艱苦經營。
這個淘汰的過程,也正是「去蕪存菁」的歷程。「劫後餘生」的,就是原來比較重視產品品質與信譽的廠商。他們「痛定思痛」,更積極朝提高品質、建立商譽的方向努力。
過去的教訓,使業者深自警惕,不敢存有任何投機之心,兢兢業業地重新建立我國自行車產品的形象;外銷上也「東山再起」,而且聲勢浩大。民國六十八年,我國自行車出口二百廿萬輛,外銷金額達新臺幣卅三億元,若與輸出的零件合併計算,則外銷金額約新臺幣七十億元,贏得「自行車王國」的美譽。
![](/Image/Resize/V1/Uploads/1983/07/1983.07.101.02.cut.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1.~5:越野車車架堅固、材質厚實、輪胎較寬,耐撞力強,適合衝坡、跳躍、360°急轉等特技表演,最受小孩歡迎,但應穿戴安全裝備,以策安全。(鐘永和)
勝過考驗的廠商,有其獨到之處
目前我國自行車約年產三百廿萬輛,其中95%外銷,主要銷往美國、加拿大、澳洲、中東及亞洲地區。產品要在國際市場競爭,必須在品質管制、行銷策略、宣傳方式、研究開發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以下,介紹三家經營有成的自行車公司。
巨大機械公司成立於民國六十一年,是國內最大、亞洲第二大的自行車專業工廠,年產七十萬輛,原來產品全部外銷,外銷量居全國第一。民國七十年,成立關系企業捷安特公司,開始發展內銷業務,不及兩年,內銷數量也居全國之冠。
捷安特總經理羅祥安認為,該公司的經營之道在於不斷研究改良,生產高品質產品。捷安特的技術開發部擁有五十餘位研究設計人員,負責品質的研究、改良,與開發新產品。
他們並與零件工廠建立「母子體系」。羅總經理說:「我們選擇一定水準的零件工廠做為衛星工廠。對衛星工廠而言,經由我們在技術及經費上的支援,得以提昇自身的技術能力與生產水準;而對我們來說,則可控制零件品質、數量及交貨時間,對雙方都有利。」
![](/Image/Resize/V1/Uploads/1983/07/1983.07.101.03.cut.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1.~5:越野車車架堅固、材質厚實、輪胎較寬,耐撞力強,適合衝坡、跳躍、360°急轉等特技表演,最受小孩歡迎,但應穿戴安全裝備,以策安全。(鐘永和)
捷安特講究行銷策略
在行銷策略方面,捷安特採專賣店方式。全臺各地專賣店的裝潢、佈置,都經總公司統一設計。羅總經理說:「專賣店中有公司訓練的技術人員,以原廠零配件,為客戶進行修護,能確保服務品質。」為使專賣的經銷商能充分瞭解及配合公司行銷策略,捷安特還發行「捷報」季刊,做為廠內員工及經銷商間的溝通橋樑。
「良好的品質與服務,得讓消費者知道,才能有利行銷。因此,如何妥善宣傳,建立產品形象,也是經營上重要的一環。」羅總經理說。捷安特的宣傳策略十分活潑,除在各傳播媒體大做廣告外,還舉辦各類自行車競賽活動,帶動國內自行車運動的風氣。捷安特的做法也引起其他廠商仿效。由於產品廣告須有廠牌商標,業者紛紛打出廠牌,無形中促使國內自行車製造業朝正途發展。
雖然由於策略成功,內銷業務十分興隆。但國內市場畢竟不大,因此巨大公司的業務重點,仍擺在開拓外銷市場,目前約90%的產品外銷。外銷分二種方式:一是打出自己的英文品牌「GIANT」,主要市場在歐洲及東南亞;另一是接受國外廠商委託製造,不打自己品牌,以美國為主要市場。按說,前者是企業發展的長遠之道,但由於國外消費者對GIANT廠牌還很陌生,須投資鉅額宣傳費,市場開拓十分艱辛;而後者則只負責製造,雖受製於人,且單價低,但不必花促銷費用與擔負銷售風險,反而較具「實利」,目前是巨大公司的主要業務。
羅總經理說:「企業一定要先求生存,然後才有餘力發展。目前我們的產品品質已足以在國際市場上競爭,所以當前的努力重點是打開知名度,使外銷亦能全部打自己的品牌。」
![](/Image/Resize/V1/Uploads/1983/07/1983.07.101.04.cut.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1.~5:越野車車架堅固、材質厚實、輪胎較寬,耐撞力強,適合衝坡、跳躍、360°急轉等特技表演,最受小孩歡迎,但應穿戴安全裝備,以策安全。(鐘永和)
功學社以國內市場為試金石
建立品牌的確是一條艱辛、漫長的路。功學社從十年前就積極打知名度,但至今外銷仍僅半數掛自己的品牌。
功學社原是機車廠商,民國六十二年開始生產自行車,同時在美國成立分公司,是國內唯一在海外設有銷售據點的自行車廠。目前功學社年產十二萬輛自行車,其中80%外銷,美國是主要市場。
功學社美國分公司經理謝文正說:「當年國內多半產銷中、下級車,在商店寄售,沒有售後服務;又因性能欠佳,經常故障,老修不好,因此美國有些自行車店唯恐損傷他們修理技術的聲譽,掛出『恕不修理臺灣自行車』的牌子。在這種情形下,我們要以自己的品牌推展市場,非常困難。」
所幸謝文正在美國遇上一位對臺灣素有好感的經銷商,願意試賣功學社的產品。後因顧客反應良好,乃正式成為功學社的經銷商,這也成為功學社打開外銷市場的「敲門磚」,從此逐步建立銷售網。
雖以外銷為主,功學社仍不放棄內銷市場。該公司國外課課長吳明福說:「國內市場雖小,但內銷可做為外銷的試金石,經由國內消費者的反應,我們可知自己產品的優、缺點,並據以改良,以提高外銷競爭力。」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a1d327f0-5c8e-4c7a-a38c-807b70ceb1c1/MiK_201109_00195572.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1:淑女車上管位置較低,方便由前方跨坐。(鐘永和)
自東公司實施「企業識別體系」
自東公司生產的自行車全部外銷,是國內第一家與外貿協會合作,實施「企業識別體系」的自行車廠商。
「企業識別體系」是一種有計畫建立品牌聲譽的促銷方式,主要做法為,蒐集企業營運狀況、產品特性、員工特性、假想消費者……等資料,據以研究,並設計出最能表現企業精神、且為消費者接受的「基本視覺識別要素」,包括:商品名稱、商標、品牌圖式、商標字體與色彩等,然後透過傳播媒體,傳播這些「基本視覺識別要素」,以加深消費者對整個企業的印象,達到促銷目的。
自東公司成立於民國六十四年,自去年八月開始施行「企業識別體系」,打出「CINCOA」品牌,不但在國外市場的知名度大為提高,也接獲許多訂單。今年一到三月的外銷量,比去年同期成長168%,以新加坡為主要市場。目前CINCOA是新加坡三大自行車名牌之一。
![](/Image/Resize/V1/Uploads/1983/07/1983.07.102.02.cut.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6.7:妮可蘭公司最新上市的摺疊車,方便攜帶。(鐘永和)
經營規模宜再擴大
去年,我國自行車外銷成績略有下降趨勢,情況不很明顯,且可能是因經濟持續不景氣,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隨著景氣復甦,今年上半年出口量較之去年同期已有成長,但仍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我國業者相當不安。許多業者「居安思危」,積極檢討我國自行車業的隱憂及解決之道。
巨大機械公司董事長劉金標說:「隨著經濟發展,我國工資上漲,已逐漸失去勞工便宜的競爭優勢。如要保持產品的競爭力,必須走上自動化生產,以節省人力、降低成本,並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生產高級品,這都有賴大規模經營。」
大規模經營,才有能力進行研究發展,提高產品品質,不斷開發新產品,打開品牌知名度,及建立銷售及售後服務網。劉金標說:「時代在變,過去認為合乎經濟的規模,隨著機器使用量的增加,規模已經嫌小,若不能因應情勢,就會被淘汰。」
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毛雋人分析:「我國現有卅餘家自行車工廠,年產三百萬輛,平均每廠不到十萬輛,經營規模仍普遍嫌小。」他擔心,小規模廠家過多,未來又會產生惡性競爭,重演當年歷史。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a1d327f0-5c8e-4c7a-a38c-807b70ceb1c1/MiK_201109_00195573.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6.7:妮可蘭公司最新上市的摺疊車,方便攜帶。(鐘永和)
加強建立「母子」體系
經營規模小是目前國內企業共有的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政府提供種種優惠,積極獎勵合併經營。但因國人「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的觀念不易更改,因此效果不彰。
毛雋人建議:「目前規定最低設廠資本額三萬元,實在太低了,宜酌量提高;此外,政府不妨修訂設廠標準,嚴格規定設廠應有的生產檢驗、公害防治……等設備,促使廠商走向大規模經營。」他認為:「限制資本額與機器設備水準,並不違反『自由經濟』原則,而是阻止不夠資格的競爭者加入,以維護市場秩序。」
「除擴大經營規模外,自行車成車業者還應加強建立與零件業的『母子』體系。」捷安特總經理羅祥安說。
國內自行車工業的繁榮,帶動零件業的發展。目前國產零件除內銷外,還大量外銷。但近年來,成車製造業發展迅速;而零件業大部仍停留在生產次級品、以價廉取勝的階段,所以較精巧、昂貴的零件,仍賴進口。
功學社美國分公司謝經理說:「國人普遍沒有『零件也講究品牌』的觀念。先進國家成車的宣傳廣告,都會打出所採用零件的品牌;成車身價也隨所用零件的品質、聲譽,而有所不同。因此,成車廠為提高產品身價,多會選用品牌形象良好的零件;甚至進而與其建立『中心——衛星工廠』的關係,協助零件業研究開發適合自己使用的零件。如此一來,除不必進口昂貴的零件、可降低成本外,還可藉零件水準的提昇,提高成車品質。」
他強調:「零件是成車的生命。要使我國自行車工業有長遠的發展,一定要盡速提高零件業的水準。」
![](/Image/Resize/V1/Uploads/1983/07/1983.07.102.04.cut.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8:功學社自行車工廠中員工工作情形,及製成的半成品——自行車輪。(鐘永和)
可望再上層樓
對於自行車業者的「隱憂」,政府也已採取行動,主動輔導。今年六月,工業局協助車輛公會成立「自行車整車廠及零件協調小組」,已擬議多項措施,如輔導業者與零件工廠成立「中心——衛星工廠」的母子體系;聘請國外著名檢驗機構為國內廠商進行商品檢驗,進而協助建立品管制度……等,均將陸續推展、實施。
此外,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也邀請專家組團,至各零件工廠實際瞭解生產情況,並在技術及管理上予以指導。中小企業處還擬洽請各行庫開辦自行車工業專案輔導貸款,主要貸放對象是零件業,積極協助他們的營運與發展。
卅年來,我國自行車工業歷經從無到有、由盛而衰、再由剝轉復的艱苦歷程,才有今日「自行車王國」的成就。雖然,要使我國自行車工業再上層樓——進一步提昇品質、建立品牌、發展高水準零件工業……,有待努力之處仍多,但許多業者的遠見,加上政府的輔導措施,已為我國自行車工業的未來,描繪出一個光明的遠景。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a1d327f0-5c8e-4c7a-a38c-807b70ceb1c1/MiK_201109_00195574.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2:一般車型上管位置較高,較易保持平衡。(鐘永和)
![](/Image/Resize/V1/Uploads/1983/07/1983.07.103.02.cut.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3-5:捷安特公司自行車的自動化製造過程。圖3:為鹽水試驗測量車架等鋼質部分的防鏽度。(鐘永和)
![](/Image/Resize/V1/Uploads/1983/07/1983.07.103.03.cut.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4:為鋼絲鎖定。(鐘永和)
![](/Image/Resize/V1/Uploads/1983/07/1983.07.103.04.cut.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5:為前叉溝爪自動銲接。(鐘永和)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a1d327f0-5c8e-4c7a-a38c-807b70ceb1c1/MiK_201109_00195575.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1:變速車有多個尺吋不一的齒輪,可以調整車速。(鐘永和)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a1d327f0-5c8e-4c7a-a38c-807b70ceb1c1/MiK_201109_00195576.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2.3:自行車車輪現有塑膠及鋼材兩種製品(圖2.),塑鋼輪是不久前才研製成功的新製品,售價昂貴,優點是不會生鏽(圖3.)(鐘永和)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a1d327f0-5c8e-4c7a-a38c-807b70ceb1c1/MiK_201109_00195577.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2.3:自行車車輪現有塑膠及鋼材兩種製品(圖2.),塑鋼輪是不久前才研製成功的新製品,售價昂貴,優點是不會生鏽(圖3.)(鐘永和)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a1d327f0-5c8e-4c7a-a38c-807b70ceb1c1/MiK_201109_00195578.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4:越野車把手間有橡皮保護套,為越野車特有的裝置,可防止騎者身體前傾時撞傷。
![](/Image/Resize/V1/Uploads/2016/03/a1d327f0-5c8e-4c7a-a38c-807b70ceb1c1/MiK_201109_00195579.jpg?w=1080&mode=crop&format=webp&quality=80)
圖5:自行車踏板上,裝上「定趾器」,踩動時不易滑腳;下管可裝上水壺架,方便攜帶水壺。(鐘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