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印各種材質、曲面
但人們終於發現它具有另一種不可忽視的潛力——由於絹印的網屏具有彈性,因此被印物不受形狀的限制,同時,如果能發展出能附著於各類材質的各種印墨,紙張以外的材質亦能付印。如此一來,只要不是太過複雜的曲面,絹印皆能所向披靡。
這項特質首先被美國在二次大戰後,運用於電路板的製作上。早期電路配線由錯綜複雜的電線組成,體積龐大、纏繞不清,科學家於是運用絹印技術,將電路圖印在銅箔片上,再經腐蝕,即可導電,不但製作速度加快,也不易出錯。印刷電路板的問世,使電子科技突飛猛進,「絹印」亦可算是「幕後」功臣之一。
戰後經濟逐漸復甦,塑膠聚合物的誕生,又為商品包裝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容器湧入人們的生活。緊接著,如何為這些容器添上動人的花色、如何將自己的品牌商標,隨著產品予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遂成商界一大挑戰。
人們試過手工描繪,也在容器上黏貼紙簽,但絹印的特色,很快成為商界寵眷研究的對象。等到輪轉式的網版印刷機問世,原本需要「慢工」才能出細活的絹印,於是加快腳步,衝向競爭激烈的商品包裝市場。

絹印版畫是一種非常細膩的印刷術,講究的是「慢工出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