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你可能會有些不太愉快的經驗——長途搭車,還沒坐上半小時就腰痠背疼;在小麵攤吃麵,胡椒粉不是倒不出來,就是撒得滿碗;還有,馬桶水聲太大,半夜起來用它,沖也不是,不沖也不是。
別認為這些都是天經地義,其實只要廠商多盡點力——瞭解消費者的需求,設計出適合人使用的工業產品,許多問題都可以解決。
「工業設計」,不僅是產品製造者與使用者間的橋樑,近來更被視為我國工業再出擊的利器。
日本商品橫掃世界,早已不是新聞。
但細細數來,電視、錄影機、計算機、手錶、汽車,這些行銷全球,處處受歡迎的「Made in Japan」產品,都不是日本人發明的。
日本憑什麼在「拾人牙慧」之餘,還能在國際市場每戰皆捷?

好的設計應該是既好看、又合用。例圖中的電腦螢幕,使用者可依需要自行調整角度。(楊永山)
日本極早開竅
關鍵在——具備強而有力的設計部門。早在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即十分注重工業設計。當歐美廠商開發出新產品時,他們迅速引進,從仿造、改良,進而設計出更美觀、更理想,甚至更便宜的商品。就憑這一點,日本從一個以模仿起家的戰敗國,變成今天各國頭疼的經濟勢力。
卅年來,我國工業在政府倡導外銷,吸引外資的政策下,經濟迅速起飛。在工廠管理和工程技術方面都有進步,生產能力也大幅提高。業者不但能接OEM(代工)的訂單,甚至可將外國產品複製到青出於藍的地步。但是這麼做又有什麼好處呢?

今年五月化研所與外貿協會合辦的「示範設計實務研習班」上,美國工業設計師Mr. Davis為學員解答疑難。
工業升級要有自己的設計
「OEM『為人作嫁』,收益有限;抄襲則只有近利」,工研院化工研究所的產品設計中心顧問梁又照指出:「拿別人的設計為別人代工,不僅利潤微薄,而且市場和品牌都操之在人。一旦外商看我國廉價勞力的競爭優勢不再,轉往其他開發中國家採購,我們將無法立即應變。」
此外,更直接的壓力來自近年國際間對智慧財產的保護。在今天,要讓產品順利外銷,只有兩樣法寶:自己發明新產品,或取別人的發明自行設計、自創品牌。
自己發明新產品必得靠高科技。要工業升級,這固然是一個應該努力的方向,但研究經費極為龐大,不是一般中小型產業能夠做到的。比較起來,工業設計花費較少而效果宏大,何況,我們並不是沒有工業設計的條件。
「我國工業已有足夠的優良技術與人才,這正是工業設計的基礎。對其他勞力密集的開發中國家而言,他們主要的目標是爭取代工訂單,當務之急則是加強技術能力;至於工業設計,還無暇、也無需顧及。」梁又照說。
其實「設計」並不是現代人想出來的把戲。打從人類老祖宗第一次敲擊石塊,由碎片中挑出他認為合用的工具開始,人類就有了設計的觀念。

今年五月化研所與外貿協會合辦的「示範設計實務研習班」上,美國工業設計師Mr. Davis為學員解答疑難。(楊永山)
好設計讓人「役物」
像髮夾、斧頭、碗盤、桌椅,都是人類藉著改變自然物而設計出來的工具。有了它們,食衣住行才方便起來。
其中,中國人用了幾千年的飯碗更是佼佼者——它曾在一九六七年被聯合國國際文教組織評選為「世界卅件優良設計產品」之一。驚訝嗎?下次用餐時不妨仔細端詳,它的選材、造型,是否符合不燙手、好端握,看起來漂亮,收起來不佔空間的原則?
這樣說起來,好的設計應該是既「好看」又「合用」的。
在手工藝時代,產品等於是為個人訂做,這兩個條件不難辦到。但工業革命後,產品的種類、功能愈來愈多,牽涉到的材料、造型、操作方式也愈趨複雜。在大量生產的情況下,還要使每個人都覺得「好看」、「合用」,就非要有工業設計不可。

幽靈臉譜的鬼魅色彩與熱門音樂的舞台效果相得益彰,全音樂器公司系列的電吉他所向皆捷。(楊永山)
國內工業設計人才行情看漲
為鼓勵企業加強產品設計,工業局對設計經費提供百分之五十的補助;工研院化工研究所的產品設計開發服務中心,除接受業者委託設計,並經常舉辦講習會。
外貿協會為協助業者拓展貿易,更是早在民國六十八年就成立產品設計處,經常舉辦各種講習會、發行「產品設計與包裝」季刊、辦產品設計展、蒐集國際市場情報,並向需要工業設計而本身無此部門的中小型廠商,推薦素質優良的設計顧問公司。
今年五月間舉辦的「台灣產品設計周」,就是外貿協會與化工研究所擘劃的。會中除企業界三百餘件參展商品外,尚有十三所大專院校與高職學生的畢業作。這些設計界未來主人翁的作品,深受各界好評。許多具商品化價值的,展出期間已被預訂。
同時接到「訂單」的,是表現傑出的學生。對此現象,成大工業設計系主任陳連福既欣慰又感慨:「現在的學生,要比他們『生不逢時』的學長幸運多了!」
陳主任的感慨不是沒有原因的。民國五十三年起,國內陸續有八所大專院校設立了工業設計科系。但目前仍「健在」的,僅剩下成功大學、大同工學院、台北工專及明志工專四校。
「當時就業市場不需要工業設計師,連許多公費出國的,回來都找不到工作,只有轉行。」外貿協會產品設計處處長鄭源錦說。
現在,由於國內企業已開始重視工業設計,與工業設計科系學生進行建教合作,往往在他們踏出校門前即發出「徵召令」。這與過去「畢業即失業」的情況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經過適當的設計,浴室也可以變成一個充滿情趣的空間,使你在履行「例行私事」時怡然自得。(楊永山)
非工業設計師不可嗎?
也不過是使產品更好用、好看,難道不能由工程人員自己研究改良、或由美術人員負責造型?為什麼非要科班出身的工業設計師來做?
「好看、好用說來容易,其實大有學問」,大同工學院工業設計系講師何明泉說:「工業設計雖然強調使產品美觀、具吸引力,但它畢竟不是純藝術,設計主體——工業產品要到市場上競爭,就不能不考慮消費者使用上的需求,這不是純美術或純工程所能解決的。」
為了達成這個任務,一個工業設計師在校時必須修習藝術、工程、人體工學以及市場學等看似不甚相關的課程;進入產業後,還得接受短期的在職訓練,以便熟悉產業的常用材料、生產流程、公司政策和消費者型態。換言之,他不但要懂得藝術、工程,還得瞭解消費者。
「產品只有自己覺得好沒用,要消費者喜歡才行啊!」產品設計中心工業設計師王正明特別強調:「工業設計的第一步不是畫設計圖,而是先做市場調查。」
在國外,市場調查是工業設計極重要的一環,有專業人才負責。可惜在國內,這種觀念還沒有普及,即使是較注意市場動態的公司,頂多也只是聽取經銷商的意見,或由老闆及設計主管出國參觀相關展覽,藉以瞭解世界潮流。

包裝不僅保護產品,還應表現其特色,和成產品包裝就因充分表現出浴室的浪漫情調而獲獎。(楊永山)
馬桶沖水聲怎麼變小了?
但即使是該知道的都知道了,開發產品也非工業設計者獨力所能完成。通常他扮演整合的角色,結合市場、生產、財務的人員一起開會。設計師提出設計圖後,工程師要確定技術配合沒有問題,財務人員也要評估使用材料是否符合經濟原則;與會各方通常要不斷討論,對辦不到之處進行協調。
以和成公司的「阿爾卑斯」系列為例,為使沖水聲音變小,他們設計了所謂的「單體馬桶」——水箱與馬桶同高且相連,水平行流出,就沒有由上往下沖那麼大聲。但初次試製的產品體積變得極為龐大,不但不易燒製成功,也不能配合一般浴室大小與國人體型。
於是設計人員開始修正藍圖,技術人員把結構安排得更緊密。最後,不但成功地燒製出更符合國人需要的「單體馬桶」,因體積縮小,成本也降低了。
以衛浴用品為生產主力的和成企業,就是因為肯在設計上投資,不斷推出獲利率較高的系列產品,才能在建築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維持公司高度成長。
「為了開發『阿爾卑斯』系列,公司在兩年內投入四百萬研究經費,其中包括薪水、材料費、模具費、國外樣本,以及申請專利等。但以營業回收來看,這個投資是相當划算的。」和成產品開發課副課長陳尚賢頗有「成就感」地說。

這是國內首座半無回音實驗室,為裕隆公司設計汽車試驗噪音之處。(楊永山)
工業設計要因地製宜
單體馬桶之外,針對一般人沒有盆浴的習慣,和成還開發出一套淋浴設備來取代浴缸,包括佔地只有浴缸二分之一的淋浴台和浴簾。不但節省浴室空間,洗澡時也不會把地板弄濕。
打算外銷的產品,當然也得顧及國外消費者的需求。拿台灣和美國比較,兩地消費者不但體型有別,生活習慣、思想方式亦各有異。
以汽車為例,台灣地狹人稠、石油昂貴,因此1000cc左右的小車能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可是美國因高速公路發達,石油又比較便宜,基於對安全與速度的殷切需求,馬力太小就不易流行。這些都是工業設計應該列入考慮的。
此外,「內部裝潢也要因地製宜。台灣多雨,使用長毛的淺色地毯,只會造成難以收拾的後果」,裕隆汽車公司工程中心主任朱信說。

裕隆X—101正在做路況模擬試驗,藉以瞭解懸吊系統的避震效果。
裕隆汽車能打入美國市場嗎?
裕隆汽車是國內第一家自行設計汽車的公司。談起設計的動機,朱信說:「裕隆一直和日本國產汽車技術合作,連車子外型都差不多,因此到海外參展時,別人都不認為那是中國人製造的車子。我們覺得這是一大恥辱。」
為此,朱信在工程中心的會議室掛了兩幅海報,一幅密密麻麻排滿了世界名車,上面寫著: These are theirs. (這些是他們的);另一幅空空盪盪的海報上只掛了三個字:Where is ours? (我們的在那堙H)
經過四年的努力,投入了近新台幣廿億元,現在,那幅空海報終於可以貼上他們的成果——裕隆X—101的照片了。
X—101現正在國外獨立測試機構進行試車,預計明年六月公開上市。
目前國內汽車市場最熱門的是1300至1500cc的車,但X—101車型只有1600、1800、及2000cc三種。「因為我們想打入美國市場,所以根據美國人的需要而設計」,朱信解釋。
抓對了消費者的需求,幾乎就成功了一半。全音樂器公司就是一個例子。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與健全車體公司建教合作設計的大巴士。(楊永山)
挾「設計」以令「買主」
一年前,以製造古典與民謠吉他外銷的全音樂器公司,因全球性的市場萎縮而面臨困境。經過研究,發現彈奏傳統吉他的人口雖然少了,電子吉他的市場卻潛力雄厚。為能成功地轉換市場,他們接受外貿協會產品設計處協助,選擇了四方設計公司為設計產品的夥伴。
設計產品,首先要知己知彼。他們由外貿協會提供的國際市場資料,研究電子吉他主導品牌的風格與價位。其次研究消費者——熱門歌手及十幾歲愛唱熱門歌曲的青少年。
分析後,他們發現這些人大多性格叛逆、裝扮奇特,不可能喜歡中規中矩的吉他,便決定走火爆大膽的路線,並以自己的品牌出擊。
「當初設計公司提出『性感小貓』的構想時,我們差點不敢接受」,全音樂器蔡志傑指著一把黑底浮現著紅色裸女剪影的電子吉他說。
未料產品甫一推出即供不應求。全音樂器副總經理蔡志強在對國外推廣所向皆捷之際,不禁感慨地說:「有了好的設計,我們談生意時不但不需在價格上委屈求全,就連地位都比過去提高太多了。」
找出市場隙縫
近二年以Proton品牌,成功地打入美國市場,並建立高品質形象的建弘電子,則強調「要找出市場的隙縫」。
「我們的主力市場在美國,與日本產品短兵相接,更需要工業設計來突出商品性格。日本流行輕、薄、短、小,連色彩、配件都五花八門;我們則強調合理單純,機型線條簡潔,並以黑色為主色,希望設計得較高貴耐看」,建弘電子設計課代課長黃紀留說。
然而,所謂的「工業設計」難道就只在外觀上動手腳?
「工業設計的確以產品的外型表現出來,但它不只是為了好看」,陳尚賢強調一個觀念:「它是為了解決使用上的問題,而自然呈現的『結果』。」
以宏眭犒q腦產品來說,所謂「外型」就考慮了人體工學的因素,譬如:什麼角度的螢幕使用者眼睛不易疲勞?多高的鍵盤手指操作不會累?何種程式輸入法使用者最能接受?……
以「Multitech」在國際高科技市場打出自有品牌的宏砦q腦,最近可說雙喜臨門。因為「天龍第四代」電腦在台灣產品設計週中,奪得「最傑出外銷產品設計獎」;「小教授」個人電腦也正式取得美國著作權登記,這在仿冒問題最敏感的電腦工業相當難能可貴。
「電腦應設計得讓人更樂於親近它」,宏砦q腦研究發展部經理吳雲武強調應是「人役物」而非「物役人」的自然倫理:「所以我們設計了五種輸入法,使用者只要會ㄅㄆㄇ、四角號碼或拆字根等方法中的一種,就可以『玩』中文電腦了。」
偷雞要先蝕把米
根據上年統計,我國產業界平均在研究開發上所花的費用,僅佔總營業額的千分之六,約是美國與日本的四分之一。
但是裕隆發展出第一部國人自行設計的汽車、全音樂器以設計過的電吉他創下外銷佳績、普騰電視被美國博物館永久陳列、宏砦q腦取得在美著作權、和成牌開發出適合國人使用的衛浴設備……,顯示國內的工業設計已踏出了第一步。
若把工業設計比喻為「企業家挖金礦的工具」,那麼目前「掘金潮」已是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