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韻律
在攝影上,有自己主見,在其他涉獵上,也展現他的才能。黃東焜在民國六十一年從台電公司退休後,就轉行專心從事音樂工作,他進入「海山」唱片,任專屬製作人九年,至今製作過一百多張唱片。早年他與許石、文夏一同在台語歌壇上打拚,隨後的姚蘇蓉、鳳飛飛、洪榮宏等也都在他製作的唱片下唱紅起來。
他以「黃敏」為筆名,作曲、作詞的「對你懷念特別多」、「無奈的相思」和他作曲的「西北雨、直直落」,作詞的「一支小雨傘」、「碎心戀」、「今夜又擱塊落雨」等,都曾經唱遍巷弄,風行一時,聽過「音樂的」黃敏似乎要比看過「攝影的」黃東焜要多得多。
然而,黃東焜雖以音樂為業,卻也不曾廢棄對攝影藝術的追求喜好。他說,音樂細胞中的節奏感與對鄉土情懷的關愛,對攝影的幫助很大,因為它們可以增加對情景的深刻感受,以及構圖、取景上的敏銳感應。在「鴨群」(一九六三年)與「羊群」(一九六八年)中,似乎就醞釀一種濃厚的懷鄉旋律,那些趕鴨的人、趕羊的人、網魚的人、賞鳥的人,好像都跟隨著一種生命的節拍在生活著。
黃東焜當然也在音樂與攝影的雙叉路上,打著自己的節拍前進。他在去年剛舉辦了六十回顧攝影展,七十幅黑白作品全省巡迴展出,同時他也希望這個展覽是個告別與出發的交界線。告別舊日的取材與風格,重新出發。他說,攝影貴在不斷地突破與創新,他不會放棄粗粒子、高反差的手法,但今後會尋找別的題材,也許是人物特寫的塑造,也許是另一種心象風景的素描,也將把握自己過去的心得與專長,再做一種特別方式的呈現。
攝影的表現方式有千百種,寫實的風貌也並非拘泥於幾個規則中。黃東焜過去在「粗粒子」表現上的用心與努力,使影像跳出一般習慣性的凡常「觀點」,附加上另一種有力且震撼的視覺新貌,而又能與現實的根源相連,在六○年代,確實拓寬了寫實攝影在台灣發展的另一個層面來。
廿年後的今天重看這些作品,「古典」中仍具有某種個人的新意與風格,作者的個性與器度在時光沖蝕下,仍像那兩位閒談中的老農一般,佇立在那兒,令我們注視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