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是中華民國規模最大的一所高中,也是培育未來軍官的搖籃。它招收國中畢業的青年學生,在學三年內,不但授予一般高中課程,更由於這些學生將來要直升三軍官校成為國軍幹部,特別加強生活教育、體能訓練以及團體活動能力的培養。在有計畫的訓練,及良好環境的培育下,這裡的學生,個個身高體壯,氣宇軒昂,真正做到德、智、體、群四育並進,被譽為高中學校典範。

中正預校建築宏偉,中間建築為大禮堂中正堂,左右兩棟對稱的建築則分別為科學館和圖書館。
擁有多項第一
如果有人問,臺灣高中學校當中,佔地最廣的是那一所?學生人數最多的是那一所?每班學生人數最少的是那一所?而師資和設備最好的又是那一所?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
「中正預校」成立於民國六十五年的五月十六日,它直屬國防部,是集合過去陸、海、空軍的幼年學校、預備學校而成立的一所三軍軍官預備學校。從這個學校畢業的學生,將來都要直升進入三軍官校及政治作戰學校正期班,繼續接受軍事與大學教育,進而成為中華民國的軍官。
由於教育目標的特殊需要,「中正預校」招生的條件比許多高中來得多和嚴。招收的項目共分:政治作戰官預備生、陸、海、空軍軍官預備生及海軍陸戰隊軍官預備生五種。在學科測驗以前,先施行體格檢查,凡體檢不合格者,一律取消報考資格。在體檢中最難通過的一項是視力測驗,也因此,在中正預校校園中,找不到一個「四眼田雞」。
中正預校入學考試的學科測驗科目和方式,和一般高中是一樣的,但是,有了健壯的身體和不錯的成績,尚不能保證一定能進入預校。
由於軍事訓練需要智、勇雙全,因而特別規定需通過一項智力測驗。智力測驗的成績,空軍軍官預備生的智力商數需在一百分以上,其餘政戰、陸、海軍、海軍陸戰隊軍官預備生則需在九○分以上。

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是我國三軍官校的預備學校,它招收體格、成績,智商都優異的國中畢業生,除授予三年的高中教育課程,特注重體能訓練和群育發展,鼓號樂隊是他們社團中的一個。
設備極佳,一切免費
通過這幾項嚴格考核的青年子弟,終於可以踏入這個軍官的搖籃,開始為他們將來服務軍旅做奠基的工作。往後,不但他們的服裝、膳宿、圖書、文具、儀器及學雜費均由學校供給,同時,每個月都發給薪餉,目前每月是新台幣一千四百元,每學期每人還可獲得教育補助費七百元。國家當局是傾全力在培育他們。
中正預校位於高雄縣鳳山市「陸軍軍官學校」的斜對面。七十四公頃的廣大校地,給人一種氣派不凡的感覺。
分列在校園兩側的建築物是學生宿舍和教室,一棟教室之後緊接著的是學生宿舍,然後又是教室,再又是宿舍……,這樣的設計,為的是要將學習和生活的空間距離縮短,以節省學生的時間。
雖然在報考時,每個學生的軍種已區分開了,但入學後,由於所學課程完全相同,且為擴大學生的交友範圍,將所有軍種的學生混合編班。在這裡全部採小班授課制,一班只有三十人左右,每年級有四十班,全校學生近四千人。學生接受和一般高中完全一樣的學科教育,他們沒有升學壓力,而老師更注重啟發,並講求實驗與理論並重。

上生物課時,老師指導學生如何操作電子顯微鏡。
身高體壯,活潑大方
若去參觀他們上課的情形,則會發現,這裡的學生特別的大方、活潑,上課時,學生和老師討論問題的氣氛十分熱烈。
一位教英文的陳老師說:「過去我在一般高中教書時,學生都很用功,功課也不錯,但卻較少發問。這裡的學生腦筋靈活、反應快,常會提出一些連老師都不曾想到過的問題。」
中正預校在教學課程上雖和一般高中相同,但設備卻比一般高中更齊全。座落於大禮堂——中山堂兩側的,是外型完全一樣的兩棟宏偉建築,一為科學館,另一為圖書館。
在科學館中,有充足的設備和最新的儀器,供學生上實驗課時使用。物理、化學與生物課程,在老師一邊講解理論,學生一邊實驗、觀察下,變得更為生動、有趣。
圖書館內有三萬餘冊的藏書及各種書報雜誌,以開架方式讓學生自行選取所喜愛或所需的書籍。館內並有影印機,供學生使用。由於學生全部住校,圖書館晚上也開放。
英語課是預校重視的課程之一,除了一般老師授課外,尚有英語聽講實習課。學生在電化教室中,經由錄音機矯正發音。這種英語電化教室,預校中共有七間。

化學實驗課上課情形。
課程經過特別安排
數學課程中,由於將來部份學生將進入官校修讀機械方面的課程,中正預校特安排有初級電腦課。在他們的電腦教室中,備置有許多電腦,供學生們學習操作。學生們對這門課的學習情緒都很高。
由於中正預校的學生不需面臨大專聯考,也由於這裡的設備充足完善,為改革我國科學教育而設的實驗班,就擇定在這裡進行。這項實驗是將基礎科學,即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四個課程排在一年級,學生自行選讀三科,如此,即使升高二後選讀社會組,對自然科學仍能有基本的認識。
這項實驗,由去年度從新生中選出十二班定為實驗班開始實施,雖然至今才施行幾個月,成效如何尚無定論,但從學生上課時的興趣盎然,可以肯定它是受學生歡迎的。
雖然能進入中正預校的學生,都通過了智力測驗,但由於國中時期用功程度不同,對各學科能力所呈現的差距,較一般高中來得大些。中正預校教務處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來拉高程度較低的學生。
過去曾擔任高雄中學教務主任,現負責預校教學事務的朱處長說:「建校的第一年,我們將學生依成績平均分班,但很快就會發現,由於學生程度差距極大,老師在教學上面臨了很大的困擾。教得深入些,程度差的學生跟不上;而反覆簡單的課程,則不能滿足程度高的學生。」

圖3:英語聽講實習。
教學方式再三研究改進
「第二年,我們試辦學科能力分班,但由於所用課本、考試題目都相同,程度差的班級總認為考題太難,考試成績仍無法改善。」
「第三年,我們對程度差的班級重新編制教材,而考試內容亦不同,雖然成績有改善,但對學生升留級而言,卻不太公平。」
「進入建校第四年時,我們想到了一個也許是較好的方法。我們仍施行能力分班,所用的課本和考題也相同,但加多程度差的班級的上課時數,給予更多的輔導,讓這些學生能在學校的協助下,趕上應有的水準。」
一年年的試驗,一年年的改進,中正預校的老師們是竭盡心力要使這些資質不錯的青年學子,能擁有充分的學識。
但是若遇到實在無法誘導或對讀書求學沒有興趣的學生,負責管理學生生活的熊仁義主任說:「對於這種學生,我們實施嚴格淘汰制,中華民國軍官是不容許濫竽充數的。」
中正預校建校四年來,在為我國未來軍官執行有力的「計畫教育」下,能展現如此光明的遠景,校長周世斌可說是最大功臣。

圖4:中正預校特設有初級電腦課。
師生相處猶如一個大家庭
官拜少將的周校長,留學德國時所學的雖是軍事,但他對心理學卻極有研究,而他將心得用在學生心理上,亦頗見功效。
凡是到校長室拜訪周校長的人都會發現到,校長的桌上時常放置著學生各種考試的成績單,而且上面做有各式各樣的記號。周校長說:「家長將子女送到學校來以後,我就是學生的家長了。而一個家長必須充分瞭解子弟的課業、體能狀況、生活情緒……等,然後才能給予適度的輔導。」
除了輔導教官所提供生活表現「特殊」學生的名單外,周校長也從成績單上決定個別談話的對象,通常是成績較差的或成績突然下降的。周校長認為,一味責罵是不正確的。他說:「學生成績不好的原因很多,諸如老師教的不好,自己努力不夠,基礎不好……等,而成績突然下降也有很多因素,一定要設法找出來,幫他們解決才行。」
通常學生和這位和藹可親的大家長談話時,都會把他們面臨的問題說出來,和校長商量解決的辦法。最常見的情況是:學生坦白承認自己不用功,而且在校長的一番開導後,向校長承諾下次必能進步。
那麼結果如何呢?周校長很愉快的說:「我很信任他們,而大部分學生也都很守信用,他們說下次考試會進步,到時候就真的做到了。」

圖書館採開架式,讓學生自行取閱所需書籍。
關心學生生活的每一方面
當然校長關心學生的不只是學業成績,對於學習情緒、生理、心理的變化也都極為關切。他和學生的「個別談話」都是在極為輕鬆、自然的氣氛下進行。有時在餐廳、有時在操場、甚或在宿舍,雖然是軍事管理的學校,學生卻都把校長、老師當作朋友。
對於程度較差的學生,周校長更是關心,他認為,這些學生若不多加注意,他們恐會自暴自棄。
前年暑假,預校送別了第一期畢業生,但有二十幾名學生,因學業成績不及格必需繼續留校。當時,這些學生都顯得相當消沉,周校長為了挽救他們的學習情緒,重新建立他們的信心,特地為他們舉辦了一次「自強活動」。
「自強活動」在澄清湖畔舉行,陪伴他們的是學校裡最有耐心的兩位英、數老師,在兩個星期中,校長、老師陪他們露營、游泳和烤肉。
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老師再給他們做課業輔導,幫他們重新建立學習信心。開學後,這批學生不再情緒低落,他們都更加努力。這種別緻的輔導工作果然收到效果。學生們都認為,學校和老師並沒有看低或放棄他們,他們怎能放棄自己呢?

拳擊社團練習時,常由學生自己充當裁判,賽得很認真。
校長作風開明學生健康明朗
周校長的另外一個做法,也受到學生的歡迎。一般高中都希望學生以課業為重,且因他們年紀尚輕,不贊成學生交異性朋友。但周校長卻認為:年輕人到了高中這個「慕少艾」的階段,喜歡接近異性是自然現象,不必加以禁止。
中正預校的學生都知道,交異性朋友要「發乎情,止乎禮」,這是校長的「名言」,也是他們都信服且照著去做的一句話。
除了學科教育,中正預校更重視學生體能的訓練,因為,強健的體魄是軍人的基本要求。
中正預校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原則下,擁有最齊全、最現代化的體能訓練設施。這些設備包括有:二十九座籃球場、二十四座排球場,另外橄欖球、棒球、足球、網球場各兩座,還有四座標準的游泳池,三座室內體育館、一個溜冰場和最完善的四百公尺「優泥」跑道運動場。
每天下午第八堂課,是全校運動時間,每一個人都要參加一個運動項目,每個項目都有老師在指導。
正對校門口的大廣場,是劍道隊練習的地方,這時可看到學生們身著黑衣,穿著護甲,成一字型排列。他們前後左右跳動,揮著木劍練習各種招式,而口裡同時發出吆喝聲,這是全國最大的劍道隊。

中正預校劍道隊,是全國最大的一個。
加強體育訓練,普遍要求體力和技能
辦公大樓後的兩側草坪,是國術隊練拳的地方。而繞到後面的大操場,更是處處有人運動:籃球、排球、棒球……比賽同時在各地舉行,而拳擊館、柔道館……等各個體育館中的練習器材,更是沒有一樣閒著。
操場上另有跑步的、做體操的、打莒拳的……,每個人到了這裡,被一股蓬勃朝氣所感染,都會忍不住想換上運動裝加入他們。
走到四個並列的游泳池旁,一列列立在游泳池旁古銅膚色的年輕人,讓人不禁精神一振,為我們的新生代有如此強健的體魄而感到欣慰。
這裡的老師說:「中正預校的體育課和體能訓練是最紮實的,我們不是訓練參加比賽的選手,但我們要求他們都擁有體力和技能。」
事實上,他們也達到了預定的目標:每一個預校學生,到了三年級,沒有一個不能游完一百公尺蛙式及在十六分鐘內跑完三千公尺的。
中正預校的教職員常說,這裡的學生,不用看制服上所繡的學號,光看他們的身材和氣質,就可以分辨出他們的年級來。他們說,一年級的身體較瘦弱,上課發問的也較少;二年級最活潑,身體逐漸碩壯;而三年級學生則體格最健壯,膚色最黑,而行為舉止漸漸穩重下來。

中正預校擁有最新式四百公尺「優泥」跑道運動場。
培養合群、和樂的個性
中正預校另一個特色,是擁有全國高中裡最多的社團。
推展社團活動的目的,是為養成學生合群的習性、調劑生活情趣、促進團結進步,並藉以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及接受他人領導的意願。
各社團是依學生的志願,自動報名組成的。但每人必得參加一項。各社團再由學生自行推選社長、副社長。一切社團活動由學生自己安排、策劃,並聘請指導老師。
全校社團有學術,如時事、文藝等研究社;技藝,如美術、攝影等研究社;康樂,如鼓號樂隊、國樂社等;體能活動,如網球、溜冰等,共有四大類,三十一個社團,在每週六下午實施二個小時社團活動。
社團活動由學生自行負責,因而學生在社團中不但能學到一樣技能,更能訓練他們處理、計畫事情的能力。
對學校方面而言,校長和老師們都希望學生們能從社團活動中找到一樣嗜好,或學到一樣技能以增進生活情趣。如果某些嗜好或技能,已設的社團裡沒有,學校會想辦法為學生新設一個,小提琴社就是這樣成立的。

中正預校擁有最新式四百公尺「優泥」跑道運動場。
講求生活的情趣
由於學校規定學生一律住校,平常不能外出,生活細節也安排得很緊湊,有幾個過去學過小提琴的學生,因而無法繼續學琴、練琴,他們覺得很可惜,便向學校申請成立小提琴社。
學校知道這件事後,不但馬上答應成立,而且特別到外面聘請老師來指導。小提琴社成立以後,不但過去學過的加入,就是原本喜好、但沒有機會學的,也踴躍加入了。
社團活動豐富了這些學生的生活內容,中正預校在教育上的用心,可真是良苦呀!
中正預校的學生,除上述在智、體、群育特別加強外,在德育方面,也很重視。在國文課程上,加入訓育專書、政治訓練題綱……等教材,以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同時,更定期舉辦專題演講,邀請各方學者、專家為學生講解時事、人生哲學、民主政治……等問題,不但增廣他們的見聞,更強化了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由於注重四育的均衡發展,因而增加許多課程,所以中正預校授課時間,雖然和一般高中一樣是三年,但上課時數實際上是一百三十五週,比一般學校多出了十二週。

游泳是中正預校重視的體育課程之一,學校建有四座標準游泳池。
身心健康都受到照顧
校內有一座紅磚樓房,招牌寫著「中興醫院」,這是預校學生的衛生保健室。在醫院裡,有設備完善的內、外、眼、牙、X光……等各科,有各科醫生為學生作醫療、保健服務。
身體上有病痛可上中興醫院,心理、情緒上若有問題呢?除了導師、校長、輔導長隨時可以商量外,學校特設有諮商室,協助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問題。
學生諮商室設在圖書館二樓,整潔的擺設、舒適的沙發椅、和藹的心理輔導老師,應可讓學生自在地將心事和盤托出。
一位輔導老師董老師說:「剛入預校的學生,由於剛從家庭生活進入團體生活,心理上難免會不適應,他們有的不太懂得如何和他人相處,有的不能適應如此規律的生活,有的功課趕不上……,而二、三年級也有:交友的問題、未來上官校兵種不合的問題……,我們設立諮商室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幫助他們克服和解決。」
這個諮商室白天、晚上都開放,有兩位女老師和一位男老師在此負責。

重量訓練室一角。
生活起居都有週到的安排
生活上採軍事管理的原則,學生每天早晨有五十分鐘的早讀,晚間有兩小時自習,同班學生、作息都在一起,而且特別注重團體的紀律和秩序。
學生寢室環境極佳,地面一塵不染,被褥折疊得有稜有角,櫥子裡的衣物亦放置得有條不紊,充分表現出軍旅生活一絲不苟的精神。
每一棟學生宿舍,都設有一個文康中心,那是供學生休閒用的。內部設備有彩色電視、音響、乒乓球台……,及各種樂器、棋類、雜誌、書刊、報紙等,還有販賣部賣些零食和日用品。學生在吃過晚餐、洗完澡後,可在這裡休息個把鐘頭,然後再上教室開始晚自習。
晚自習時,有剛從大學畢業在服預官役的排長,為學生們解答課業上的疑難。這些預官在大學所讀科系都是和高中課程相關的,如外文系、數學系……,他們管理學生們的生活,並輔導他們的功課,猶如學生們的「家庭教師」。
中正預校學生身體如此強健,伙食好是一大原因。由於這裡的學生正逢發育時期,學校特請國防醫學院生化系營養研究小組,擬定幾種營養均衡的菜單,讓這些年輕人在足夠的營養下得到良好的發育。
到了晚上,上完了自修課,還有麵包、牛奶做宵夜呢!

跆拳隊正練習踢腿動作。
人情味濃,和樂而溫馨
每個月,學校都會替該月過生日的同學,舉辦一個慶生會。那天會加菜,我們正好碰上了,看到菜式有:紅燒肉、四季豆、炒雞雜、炒花枝、一大塊炸雞和炒高麗菜,再加上綠豆湯、汽水、水果和冰淇淋,真是豐盛。
校長和老師都一起來參加,校長並陪同壽星們切蛋糕。許多同學拿著汽水找校長、老師「敬酒」。他們有的是感謝老師的教導,有的是找機會和老師聊聊,氣氛極為溫馨熱鬧。
中正預校現有教師二百一十七位,其中男老師一百一十六位,女老師九十一位,都是遵照教育部頒訂的高級中學師資任用標準,經由公開甄試,因成績優異而得以聘用。
慶生會上,有同學拿著照相機要和老師合影留念。有幾位還得意地告訴老師,這個相機是他自己存錢買的哩!
的確,中正預校的學生要比一般高中生來得「富裕」一些,他們不但不需花家裡的錢,而且每個月還有薪餉可領。
有人存錢買相機,有人存錢買收錄音機,愛書的人更用這筆錢來豐富他們的藏書……,他們由於經濟上不需倚賴家裡,所以心理上覺得自己很獨立,也因此增添了自信心。
每逢周六、日,學校在大可容納三千多人的中正堂舉行電影欣賞會,免費放映國、內外電影供學生觀賞。而在這座鳳山市最高的建築物裡,亦經常舉辦各種晚會和表演,以調劑學生身心。

上餐廳的途中,先愉快地高歌一曲。
有心以最直接的方式報效國家
中正預校的學生來自全臺各地,他們家長的職業包括了軍、公、教、商、工、農……等各行各業,而他們的籍貫更是涵蓋了中華民國所有的省份和院轄市。
問起這些學生當初投考這個學校的緣由,大部份的人都是認為做軍官很神氣,而且可以比較直接的報效國家,故願意入校接受正規的軍事教育。
這將是一條漫長的軍旅生涯,有人在投考之初曾遇到家人的反對,有人則是在家長的堅持下進來的。但經一段時間的訓練、陶養與淘汰後,留下的學生,都能正確認清自己的意向和使命。
雖然在入學時,每個學生的軍種已經區分了,但由於三年內體型會改變,而志趣也可能變動,到三年級,學校另訂有辦法,使學生有重新選擇的機會。
中正預校為三軍官校及政戰學校的前期教育,成敗得失關係三軍幹部的培育、及建軍的前途至深且鉅。今天,我們看到中正預校所呈現的一番蓬勃的氣象,不由得對我們國軍陣容的茁壯、堅強充滿信心。

這天是慶生會,除了飯菜外,還有冰淇淋、綠豆湯和水果,真是豐富呀!

這天是慶生會,除了飯菜外,還有冰淇淋、綠豆湯和水果,真是豐富呀!

每週六下午,學校為學生們安排了社團活動,美術社和小提琴社是其中的兩個。

每週六下午,學校為學生們安排了社團活動,美術社和小提琴社是其中的兩個。

校內的中興醫院,是學生的醫療保健中心,裡面有專業醫師和完善的設備。

校內的中興醫院,是學生的醫療保健中心,裡面有專業醫師和完善的設備。

學生諮商室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幫學生解決心理上的問題。

樂群樓是學生的福利社,裡面除設有餐飲部,還有撞球台。

緊鄰宿舍的文康中心,是學生聊天、看電視、下棋……的地方。

緊鄰宿舍的文康中心,是學生聊天、看電視、下棋……的地方。

折疊得有稜有角的棉被,一塵不染的地面,這是生活軍事管理的成效。

校園一景。

大禮堂中正堂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