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與路 1976 1月 EN 分享: 臺北市隨處可見具有疏導交通作用之陸橋。 台灣河流交錯,山嶺遍佈,為便利交通,橋樑建造至為重要。現在興建中之北迴鐵路,即有橋樑三十五座之多,共長約四英里。為了加速貨品運輸,促進土地開發,建造橋樑乃是一項重要的工程。同時公路平交道之陸橋亦為改善交通秩序和便利運輸所必需。現在與高速公路交叉之次要道路,多新建陸橋或地下道穿越行駛。在都市裡,我們的工程師為建築橋樑亦不斷進行週全的設計,以目前中華民國臨時首都的台北市而論,除了廣建地下行人道之外,工程偉大的陸橋和行人專用之高架橋,隨處可見。由於有此種疏導交通作用的地下道及陸橋,市區的交通秩序已逐漸改善。 台北市溝通衛星市鎮的橋樑 台北市位於台灣北部的盆地,基隆河和淡水河交匯於市區的西北部。由於近十年來市區日益繁榮,周圍衛星市鎮亦隨之蓬勃發展。都市計畫當局為解決交通問題,設有專門機構從事週密的研究,制訂詳細發展的規劃,依次實施,台北市為疏導交通運輸,美化市容,橋樑之興建視為當前的急務。目前新近完成橫跨此兩河流之大橋計五、六座之多。大臺北區的都市發展已進入新的階段。今後為應都市計畫之需要,尚有幾座工程浩大的橋樑已進行興建中。臺北市沿淡水河之陸橋,具有防洪及美化市容之功能。基隆港貨運擁擠,圖爲新近完成工程偉大之港灣陸橋。橫跨廣瀾河床之大橋,旱季時節河床地區可種植各種農作物。臺灣河流積水不深,不適於船隻航行,但橋樑寬度甚大。溝通臺北市及其衛星市鎮的大橋臺灣大部份橋樑,均由退除役官兵承建。此圖爲新近完成之臺北市高速公路大橋。臺灣大部份橋樑,均由退除役官兵承建。此圖爲新近完成之臺北市高速公路大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