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萬人的心聲
蔡嘉陽表示,據工業局委託台綜院做的「石化產業政策環評」數據顯示,台灣的石化產品已達到9成自給率,因此新設的國光石化主要是為了外銷獲利,卻將大量水污染、空氣污染留在台灣;此外,國光每天40萬噸的耗水量,比全彰化縣的民生加農業用水還多,政府為此需興建大度攔河堰,從北彰化挖一條綿延66公里長的隧道送水到南彰化,使得中部缺水問題雪上加霜、河川被擰乾、沙塵暴加劇,其設立的必要性令人質疑。
由於二千多公頃(1公頃為1萬平方公尺)資金需求龐大,共需24億元,他們計畫先買下國光工業區和工業港中間的200公頃潮間帶,這地帶正是白海豚南來北往的洄游廊道,也可攔腰截斷國光石化的基地,以後第二、三階段再募款買下周邊1,800公頃的土地。
「一股不嫌少,百股不嫌多,全民都可以來當地主!」陳瑞賓表示,第一階段預計募集200萬股,到7月7日已經有3.5萬人響應,集資超過1.8億元、150萬股,已經相當接近目標。
蔡嘉陽指出,國民信託是根據《信託法》第8章「公益信託」的條款實施,以往常見的公益信託是企業家去世後部分財產不留給子孫而委託給銀行管理,並約定好需運用於公益事業;至於以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為信託對象的,這算是國內第一遭。
有人問,如果政府不賣給環保團體呢?
「那我要問,政府為何不賣?」蔡嘉陽說,願意掏錢支持的民眾達到3.5萬人,背後代表的龐大民意不應忽視,目前這個信託案已送交主管機關內政部,結果如何,將在一個月後揭曉。

台北西門紅樓前,大、小朋友努力為白海豚發聲,遊說民眾加入「買地救海豚」的國民信託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