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復已經整整四十年了。在這數十年當中,台灣省由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如今正面臨資訊社會的挑戰。由許多位攝影家在全省各地蒐集到的老照片,替我們展現了台灣島在過去百餘年間歷經的轉變;資訊時代的專題則分析未來可能的走向。
十月裡的另一個重要慶典是國慶日。雙十夜晚的煙火一向是「老少咸宜」的節目。然而煙火的花樣究竟是怎樣變出來的,知道的人卻不多。煙火的「內幕」一文,即在揭發這個謎底。
有人認為,少了每天的氣象報告,他們的生活會減少很多樂趣——因為氣象是絕佳的調侃目標。可惜九月間尼爾森颱風過境時,許多人失望了。這回氣象局不但把尼爾森來去時間摸得一清二楚,連預測的路徑也相當準確。「洩露天機的學問」分析了氣象報告成敗的因素,也談到預測天氣的一些俗諺。
故宮博物院將在十月慶祝建館六十歲大慶。光華已經連續三期刊載有關故宮的專文。本期的「完結篇」描寫故宮「伺候」國寶所下的功夫,為世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