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發展「有尖沒有底」?
身為高層次的體育行政人員,負責推動全國體育活動,並在立法院為國內的體育發展提出建言或質詢;與把經驗、技巧直接傳授給選手,為國培養運動人才;究竟何者會讓他們自己較有成就感?又從事那一項,能對我國田徑運動更有助益呢?
紀政說:「當教練可以每天看到選手的成長,以及如果帶著他們出去比賽而有好成績,都能得到直接的回饋;行政工作十分繁瑣且難立即見到成果,所以當教練較有成就感。」
「但綜觀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雖然有幾個還不錯的選手,但可以說是『有尖沒有底』——基層運動面不夠廣,體育風氣尚未大開,真正從事者不多。家長多半反對孩子參加校隊,使得可以選訓的人才不多,發展根基不夠穩固,因此高層次的推展工作也就顯得格外重要。」她說。
紀政與楊傳廣都有同樣的心願:「待基層體育活動面擴大後,即辭掉一切事務,專心培育新秀,希望能訓練出世界級的選手。」
但如何落實推展全民體育活動,並從中挖掘、培訓優秀選手呢?「先靠不斷的呼籲與宣導,以改變大家的觀念;然後要培養大量素質優良的教練,由好教練訓練出好選手,在國際比賽中為國爭光,激起大家的興趣與信心,再吸收更多有潛力的青年人投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紀政說:
楊傳廣也指出:「一個好教練,可以訓練出許多優秀的選手。教練是根本。」
「國內的教練,普遍有專業學養不足和英語能力欠佳兩大缺點。」他們一致指出。

中華體協總監督楊傳廣,希望有更多「內行人」投身體育工作。(鄭元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