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長房,後漢汝南人,當過市政小官。
故事始於一位賣藥的老翁,他懸一壺於店頭,打烊後即跳入壺中;別人都不知道這個秘密,只有住在樓上的費長房瞧見了。為一探究竟,他備了酒脯前往拜訪。老翁說:「你明天再來!」長房隔日果然再去。
老翁見其意誠,於是攜他同入壺中,但見壺中有寬敞富麗的大廳,好酒美餚,排列滿堂;兩人對飲一番後,出了壺外。老翁囑他不可洩密,又告訴他說:
「我是仙人,因過去遭貶,如今事情已了,理當回去,你也許可以隨我走,…無論如何,我在樓下藏有一點酒,可與你餞別。」
費長房令人下樓取酒,竟抬不動酒壺,又找了幾個人一起去扛,也毫無法子;老翁於是笑著下樓,只消一個手指就把酒提上來了。酒壺看來只有一升左右的容量,豈知兩人飲之終日也喝不完。
這時長房心動,也想求道了,卻以家累為憂。老翁一下子洞悉他的心事,乃折斷一根青竹,掛於屋後,旁人見了,竟是長房縊死的景象。此時一家大小無不哀號,含悲辦了喪事,而長房站立一旁,眾人毫無所知。
此後,長房隨老翁入深山,老翁讓他披荊斬棘,獨處於群虎之中,他不覺恐懼;又使他臥於空室,以朽索懸萬斤石於其上,眾蛇競相來齧,繫索幾乎要斷了,長房也不移動身子,老翁高興地說:「孺子可教也。」最後,竟讓他吃糞,糞中有三條蟲,臭穢至極。長房這時就感到嫌惡了。
老翁感嘆道:「你幾乎得道,可惜此關未過,奈何奈何!」
費長房既然未能得道,只好向老翁告辭。老翁送他一根竹杖說:「騎它,即可返家,到家後,需把竹杖投入湖中。」又畫一符給他,說是可以管制地上鬼神。
長房騎杖,立刻回得家中,他想離家不過十日而已,想不到世間已過了十年。他又把竹杖投入湖中,原來竹杖是龍的化身。
家人說,他已死很久了,長房驚訝不信,乃發塚剖棺,往日的竹杖猶在,他拾起把弄發現竟能用來醫療眾病,鞭笞百鬼,驅使地祇。
長房有時獨坐,忽然發怒起來,人問緣故,他說:「我正責備犯法的鬼魅呢。」
他請人吃飯,施法使僕從至遠處買醃魚,還能立即回來,趕得及上菜;或一日之間,有人見他出現在千里之外的幾個地方。
同鄉的桓景曾向長房學道,一日長房告訴他:「九月九日,你家會有大災難,可作一大紅囊袋裝入茱萸,繫在手臂上,登高山飲菊花酒,禍即可消」,桓景依言而行,舉家登山,黃昏時返家,見牛羊雞犬皆暴死。
據說後來費長房弄丟了符咒,終為眾鬼所殺。
這個故事最早見於「後漢書」,也見載於後來的許多神仙傳裡,故事的形式、內容一如歷來中國傳奇。
首先是「壺中天地」的象徵意義。今人以「懸壺濟世」一語代表「行醫」;俗語也說:「不知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其實葫蘆常為仙家手中的道具,而代表神秘的壺形,因其有「包容」的意義,代表含孕萬物的神秘可能性,所以老翁可以躍入壺中,而壺中更有取不盡的酒食,有的學者甚至認為這些想法是胎兒在子宮記憶的遺留。
故事也說明了成道不易:無法超乎常人常情所能忍,則功虧一簣。像費長房受不了有蟲的糞,一如隋代杜子春因愛生於心,而煉不成丹藥,也成不了仙。
其三,長房離家十日,竟為世間十年,這也是神仙傳常見的模式,反映出仙界與凡間不同的時空。
再說九月九日登山飲菊花酒,臂繫絳囊茱萸,本為漢代傳下的祈壽習俗,猶如端午臂繫五彩長命縷、飲雄黃酒一樣,而菊花別稱「重陽花」,由此看來,儘管傳遞的過程中會產生變化,但中國的習俗一向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