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昆士蘭旅遊局日前在全球廣召有志青年應徵大堡礁保育員的工作,每天只要賞鯨、餵海龜、探索大堡礁迷人勝景,再撰寫部落格記錄,半年就可以領到澳幣15 萬元的高薪(約新台幣360萬元),號稱是「全世界最棒的工作」。
我國入圍者王秀毓,雖然在決選時不幸敗給英國慈善募款員班邵索爾,但她在參選過程的傑出表現贏得許多國人讚賞,甚至傳出已有網路公司打算等她回國後聘請她經營旅遊部落格,薪水比照主管級,年收入達百萬以上。
事實上,像「大堡礁保育員」這種結合工作和度假的旅行方式,正是目前在青年旅遊市場最夯的「打工度假」。除澳洲、紐西蘭外,今年6月1日以後,台灣青年還可選擇到與我國關係密切的日本打工度假,已吸引不少哈日族躍躍欲試。
在台灣最大的旅遊社群網站「背包客棧」論壇中,輸入「打工度假」或「打工旅遊」的關鍵字,就可以輕易找到「一拖拉庫」的討論文章。
從早已與我國簽訂雙邊互惠協定的澳洲、紐西蘭,到才剛開放申請的日本,甚至是只以專案開放外國學生暑期工讀的美國、學語文即可短期打工的英國和加拿大,以及根本連何時開放都沒有影的韓國,都各有死忠支持者熱烈討論。眾多前輩熱心地分享打工旅途的所見所聞及準備方式,也有不少正在申請的菜鳥,打算「揪人作伙去」,以圖在異鄉生活有個照應。
對於這群嚮往行走天涯的青年旅人來說,可以憑自己雙手賺取旅費的打工度假,無疑是取得旅行正當性又可深度體驗異國文化民情,並且磨練自己職場戰力的最佳方式。

到日本鄉間的滑雪場打工,不但可以飽覽美麗的雪景,還能時時享受滑雪之樂,是極佳的打工選擇。圖為日本北海道的雪景。
青年獨享的特權
「打工度假」,顧名思義就是允許觀光客在旅遊地以「邊玩邊工作」的方式,賺取旅費來支付生活所需。這種特殊的旅遊制度,是在1975年由澳洲首先創設,主要目的是為了鼓勵預算有限的年輕人勇於出走看世界。
它的簽證效期通常長達一年,這段期間申請者可在核發簽證的國家自由安排工作及旅遊行程,不必再另行申請許可證,也沒有人來考核你究竟一天工作和玩樂各佔幾小時。
這麼好康且極富彈性的簽證,僅有一項限制,就是只限18歲至30歲青年申請(部分國家開放至35歲),且原則上同一個國家每人僅能申請一次。
目前全世界包括台灣在內,已有26個國家以雙向互惠為原則,允許他國青年來打工度假。通常旅遊風氣越盛、越重視培養青年格局的國家,開放的程度也越高,例如先驅者澳洲,已與23個國家簽有打工度假協定,日本簽有10個,新加坡則有8個。
至於2004年才起步的台灣,目前與紐、澳、日本等3國簽訂互惠協定。這3個國家中,紐西蘭每年僅開放600個名額,但去年的申請人數就高達3,000人,最後只得透過抽籤篩選幸運兒。
今年6月1日即將開放的日本,第一年也只打算核發2,000個名額。由於日本與台灣地緣近,關係又密切,預料可能會吸引萬名以上的哈日青年搶破頭申請。
唯一沒有名額限制的國家則是澳洲,根據澳洲旅遊局最近一年(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的統計,我國青年到澳洲打工度假的人數高達6,100人,在亞洲國家中僅次於日、韓。

在國家公園的「彩虹谷」露營時,Christine第一次睡到澳洲牧人慣用的「Swag」(帆布外袋內襯軟墊、再加上自己的睡袋),對她來說是極為新奇的體驗。
體驗農夫生活
在地廣人稀的紐澳生活,「當農夫」是台灣背包客公認最好找、語文門檻也最低的工作。「只要在各大青年旅舍等背包客聚集的地點仔細探聽,通常都能找到在農場打工的機會,」去年11月底才從澳洲返台的林后渝說。
林后渝打工的地點是在西澳柏斯附近及東南邊的塔斯馬尼亞島農場。從櫻桃、葡萄、蘋果、橘子到花椰菜,她笑稱自己曾為眾多澳洲盛產的蔬果勞心勞力。
在風光明媚的農場打工聽起來浪漫,做起來一點卻不輕鬆,像林后渝曾經在炎夏烈日、攝氏40度的高溫下採收水果達8小時之久,差一點脫水中暑;也曾整天彎著腰割花椰菜,回到青年旅館後連腰都直不起來。
不過澳洲人工貴,這種純靠體力的農夫工作,時薪高達15至16元澳幣(約為新台幣360~380元),換算下來一年內她大概賺進新台幣五、六十萬元,除了支付她的生活開銷及環遊澳洲各地的旅費,還夠讓她回國前再到印尼峇里島玩一趟。
出身宜蘭農家的林后渝坦言,家裡的經濟環境並不算太好,不太可能支持她想出國讀書或生活一段時間的夢想,但打工度假制度卻讓她能憑自己的力量圓夢。在農場工作的期間,她不但認識一堆來自各國的好朋友,回國後還成功應徵到青輔會青年旅遊網站網管的約聘工作,「這次的旅行經驗,對我來說真是獲益良多,」她感激地說。

林后渝也曾在維多利亞州的柑橘包裝廠打工,她笑說比起在果園裡風吹日曬,待在工廠裡「幫水果穿衣服」的包裝工作輕鬆多了。
因緣際會的模特兒
除了農場打工,賣場銷售員、餐廳服務生等,也是台灣人在紐澳常做的工作。在2005至2006年赴澳打工旅行的Christine,還曾因緣際會當上背包客模特兒,被免費招待至有著「世界中心」美名的澳洲巨石地標──烏魯奴(Uluru)一遊。
Christine回憶,當時原本待在西澳柏斯書店打工的她,無意間發現北領地旅遊局正在徵求「年輕、健美、敢秀背包客數名」,至北領地的烏魯奴.卡達族塔國家公園及愛麗斯泉等旅遊勝地拍攝宣傳照。
看到這份工作不但包吃包住,還有免費機票及現金可以領,Christine立刻著手申請,並且附上幾張自認最健美的照片寄過去,「那時章子怡在澳洲正紅,我還厚臉皮加註自己擁有『章子怡』般的甜美笑容,」她笑說。
雀屏中選的她,免費在北領地玩了一星期,其後則以搭便車的方式,和旅途中認識的各國背包客從北澳的達爾文繞經西澳的布魯姆、柏斯,再到南澳的阿得雷德,最後再經墨爾本、坎培拉,來到終點站的東澳雪梨。
在這趟一萬多公里的路程中,為了賺取旅費並節省開支,Christine曾到餐廳端盤子,也曾在青年旅館洗了兩個星期的廁所來交換免費住宿。「現在想起來其實都不覺得辛苦,因為旅程中,我深入了澳洲內陸廣闊無垠的紅土沙漠,也在國家公園看到巨鱷搶食的原始生態,更在壯麗的夜間星河下渡過30歲生日,這些回憶都將是我一生的珍寶。」

在西澳的蘋果園打工時,林后渝每天都和各國背包客一起坐拖引機上工。
學習桃太郎的工作態度
至於才剛開放的日本,都市化的程度遠較紐澳為高,工作內容更是多元。曾在日本留學打工的網友「阿日王」表示,他在東京生活的7年中,就曾做過出版社企劃、便利商店門市、夜間交通指揮、加油站服務員等林林總總的短期工作。
有志到日本打工度假的青年,除了可透過日本官方認可的公益法人「打工度假協會」介紹職缺外,「阿日王」也指出,日本各大車站常有集結當地打工機會的免費雜誌可索取,只要用一點心,應該不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不過他也建議,想去日本打工度假的青年,「應該先想好自己在日本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阿日王分析,如果只是為了在短期內掙到足夠旅費,男生可以考慮去做大夜班的工作,像他曾在夜生活豐富的六本木加油站打工,大夜班時薪高達日幣三千多圓(約新台幣1,100元),還曾偶遇日本知名女星松隆子;但若是想以悠閒的步調深度體會日本民情,則不妨考慮在各地風景名勝找打工機會。
「像我就有朋友熱愛滑雪,每逢雪季就向各大滑雪場毛遂自薦,既可賺錢又能免費滑雪,寓工作於娛樂,」阿日王說。
東吳大學日文系助理教授羅濟立在九州大學就讀博士班時,也曾在航空公司做過「接機服務」的短期工作。他建議有機會赴日打工度假的青年,不妨藉此機會學習日本人職場禮儀的應對進退,以及一板一眼、嚴謹至極的做事態度。
他舉例,自己有次嫌麻煩,未將公司再三交代的「如何去豪斯登堡」(九州著名的主題樂園)乘車資訊,向購買「自由行」行程的旅客交代清楚,結果害他們坐錯車,不但迷路一大圈也耽誤了後續的行程。「事後我被公司狠狠訓了一頓,從此工作時再也不敢打馬虎眼,這個教訓後來我一直謹記在心。」
語文能力是關鍵
雖然打工度假的好處多多,但最近也有不少青年在澳洲打工時的負面經驗浮上媒體,他們抱怨當地生活費高,工作也不如預期般好找,「燒錢容易賺錢難」。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落差,曾在澳洲打工度假的Christine建議,有志以這種方式旅行的青年,在出發前一定要做足功課,充份掌握該國的風土民情及各種生活、打工求職資訊;在當地也要多與其他國家青年交流來建立人脈,藉由背包客口耳相傳的「好康相報」,比較容易找到符合期待的工作。
「阿日王」則認為,雖然多數國家都不限申請者的語文程度,但以日本來說,不懂日語根本就很難在此地生活,更遑論求職。「如果到餐廳打工,連客人點什麼菜都聽不懂,又怎能期望雇主會用你?」
「阿日王」表示,在異鄉求職其實與台灣的要求差不多,積極進取、語言能力又佳的青年,常可以得到最多機會。「真正關鍵仍取決於自身的競爭力。」
打工度假提供極為彈性的旅遊安排,因此深受全世界的青年歡迎。它當然不是十全十美,但不愉快的經驗也是自我成長的一種學習。唯有在出發前做好最佳準備,才是讓自己工作愉快、玩得也盡興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