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歲,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畢業,擁有倫敦Brunel大學設計策略與創新學系碩士學歷的何育承,曾在留英期間體會到歐洲社會藝文與生活結合的經驗,因而有了發想。
他說,過去由於台灣物質條件匱乏,人與人的互動關係緊密而熱絡,因此,鄰里間常會出現東家借醬油、西家顧小孩,或是三五成群結伴到村長家看電視、打電話的經驗,當時生活條件不如現在好,經由人們不時串門子的走動,串連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而這正是串門子計畫希望表達的理念。
展出主題中,有11座占地約1坪大小的小屋,由10位藝術家進駐,環繞人與環境互動的概念,推出各式的裝置藝術。像是曾為雄獅文具設計品牌形象「奶油獅」,本名林宛姿的藝術家「查理宛豬」,由於在創意市集嶄露頭角後,首度推出個人創作生涯中的裝置藝術創作《夢遊507號房》。
又像是曾為LV、愛馬仕等知名品牌設計櫥窗的設計師席時斌,則推出主題為「小水」的展物,以大量尖銳、三角金屬質感的幾何圖狀,表現出船行水面樣貌;而新銳藝術家安地羊,則以他創作中為人熟知的染色體意象,推出《變形記》作品。
在近2,500坪的展場中,介於勤美術館與11個串門子展物之間的,是一個個帶著粉色系色彩的繽紛球體,由曾替2012年倫敦奧運場域規劃的英國AECOM設計團隊,攜手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利用台中在地製傘企業大振豐雨傘,展出主題為「Daily Life Jungle」的藝術品。
勤美術館新穎的展出方式,讓數千名觀眾,有一個豐富視覺感官的饗宴,也讓台灣向來擁擠、忙碌的空間裡,成功留下一處得以欣賞藝術的角落。

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創意總監何育承(左),以「貼近民眾、開放空間」的概念打造勤美術館,並策展「串門子計畫」展出10項創作,設計者安地羊的《變形記》(右)即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