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球的「隔網」和舉重的「分級」比賽規則,限制了身高馬大運動員的體型優勢,使競賽在較平等的立足點進行。
這個有利因素,使我國的蔡溫義,得到洛城奧運舉重第三級銅牌;也使桌球選手拿下今年亞洲盃男、女雙打的雙料亞軍,這些戰績使國人看好他們在漢城奧運的奪標機會。
「決勝總在瞬間」,可用來形容桌球運動的激烈與精彩。小白球在不到三公尺長的檯面上,來去僅需零點幾秒,要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對敵手來球有所反應,並在剎那間決定攻守後有效回擊,非得把握桌球運動的精髓:快、準、穩、狠、旋不可,否則難以致勝。
為了提昇技術及體力、耐力,以便在今年漢城奧運克敵致勝,我國桌球代表隊,在左訓中心訓練室的黑板上寫著「78」,提醒每位隊員決勝時刻將至。

張秀玉是目前國內女子第一好手。除了參加個人單打外,她還要與林麗如打雙打賽,與其他十五對強手競逐獎牌。(鄭元慶)
歐亞大對決
訓練室裡,四台落地型冷氣機呼呼作響,冷冽的空氣迎面而來,使得剛進門的人不免打哆嗦。但是,參加奧運的六名選手和十餘名幕後陪訓員,仍然是汗流浹背——吳文嘉已經換了三套球衣、林麗如擦濕了二條毛巾……。
辛勤苦練是為了七十八天後的奧運。「雖然難打,但是很有機會」,左訓中心奧運桌球執行教練林忠雄充滿信心。
桌球是「隔網」競技運動中的一項,由於檯面僅高六十五公分,故一向被認為比網球、排球不受到體型限制,也是東方人較擅長的運動項目之一。目前世界桌壇分成歐亞兩大集團,互相抗衡。
歐洲桌壇以瑞典、匈牙利、南斯拉夫、波蘭、蘇俄等國的實力最強,他們的球員常有東方人打籃球的身高——一百八十幾公分,手長腳長,多以橫拍遠台拉弧圈或切削打法為主,球的旋轉勁道大,很難防守。
亞洲球員個頭雖小,但是移位時重心穩,快速靈活,採用的戰略大多是直拍近台快攻,中華民國、南韓、北韓、中國大陸、日本是其中五強。以世界男女排名和近年來世界各項比賽中的成績,來評估歐亞實力,亞洲仍略居上風。
我國自一九八四年恢復國際桌球總會會籍後,一九八五年參加在瑞典舉行的第卅八屆世界盃桌球賽,在第二級隊伍中分獲男女亞、冠軍。去年,第卅九屆的印度世界盃中,我國已晉升為第一級隊伍,男女都晉級十六強,最後的團體成績是男子世界第八名、女子世界第十名;今年五月在日本舉行的亞洲盃桌球賽,我國男、女雙打皆勇奪亞軍……。這三、四年來的征戰,使得我國的實力頗受世界桌壇重視。

除了室內練球的「正餐」外,為了增強體能而跑五千公尺,是吳文嘉(左)、黃慧傑每天必備的「點心」。(鄭元慶)
北韓抵制,中華得利
今年漢城奧運,桌球首度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國際桌球總會為了讓各國選手都有參加奧運的機會,限定每個國家最多只能有男子單打三人、女子單打二人赴會,使得實力甚強的瑞典、中國大陸,有許多世界排名前廿名的好手,被摒除在名單之外。又由於北韓抵制漢城奧運,使得我國參加桌球賽的選手增至男四人、女二人,他們分別是:吳文嘉、黃慧傑、紀金龍、紀金水、張秀玉、林麗如,其中以吳文嘉與黃慧傑、紀氏兄弟、二位女將的雙打以及吳文嘉的單打,最被看好,有奪牌的希望。
由於北韓第一好手李根相的退出,使吳文嘉在單打六十四簽中,名列第十六種子。吳文嘉的單打所以被寄予厚望,是因為他目前排名居世界第廿七名,為國內排名最高的選手,曾有擊敗數位世界排名前十名內強手的紀錄,像中國大陸的江加良、惠鈞、滕義,韓國的劉南奎、金浣,瑞典的華格納、林德,都曾輸在他的拍下。

紀金水是位守優於攻的選手,在漢城奧運桌球賽中,他將與孿生兄弟紀金龍搭配雙打。(鄭元慶)
小霸王鬥志高
除了紀錄有利於吳文嘉外,助理教練王友信認為他全心投入的態度,是贏球的雄厚本錢。「縱使是在世界性的大型比賽中,他仍然打得滿場哇哇叫」,左訓中心桌球助理教練王友信回憶說。九年前,初出茅蘆的吳文嘉打主席杯,面對當時第一好手許榮展,氣勢咄咄逼人,創造了「小霸王」的時代。
「他能吃苦、有責任感、自我要求訓練份量」,王友信舉例說,今年農曆春節,吳文嘉回到台南縣將軍鄉老家吃團圓飯。但是在大年初一就渾身不對勁,不知道做什麼好,於是趕回台南市的中華桌球訓練營,展開朝六晚五的訓練生活。
「他是一位自我要求到讓教練也憂心的選手」,與吳文嘉亦師亦父的林忠雄教練表示,吳文嘉臨陣對打的最大優勢是體能強、爆發力大、耐力好、鬥志高,使得他的起板很重,所以氣勢嚇人。不過,林忠雄也擔憂吳文嘉「缺乏輕重緩急的節奏感,少有陰柔的一面,直拍的左推右攻威力十足,但是反手則守多於攻。」
「其實我常告訴自己,我仍然是不夠」,把吃苦當成習慣的吳文嘉說:「儘量不要去想別人認為你該怎麼樣,我只是提醒自己,奧運場場是硬戰,要表現出自己最好的狀態,全力以赴。」

蔡溫義拋開了罹患肝炎的陰影。從今年春天起,他矢志苦練,要證明自己有拿牌的實力。(鄭元慶)
雙打有機會一拼
的確,要在男子單打六十四位、女子四十八位強手中得獎十分不易,「雙打才是我們主要目標」,林忠雄表示。七月起,六名桌球奧運選手,要開始以往所未有的全天候練習。主要重心就是加強吳文嘉、黃慧傑組,紀金水、紀金龍組,張秀玉、林麗如組的雙打,有十多名陪訓員與他們對打,訓練他們的步法、接發球與默契。
紀氏兄弟在今年五月亞洲盃桌球賽中,擊敗中國大陸江加良、許增才組,而後敗於中國大陸陳燦龍、韋晴光組,屈居亞軍,使這對比較消極的選手,燃起奧運希望的火花。
他們是本屆奧運桌賽唯一的孿生兄弟檔。「每次我心裡想說的話,都被弟弟搶走了」,紀金龍形容他們兄弟的心電感應:「因此在球場上,默契佳,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林忠雄教練認為,默契是紀氏兄弟具有其它人無法比的條件;而吳文嘉、黃慧傑從國中一年級就開始搭檔,十餘年吃、住在一起的打球生涯,是我國雙打能奪標的最大因素之一。
「雙打並不是結合世界第一、二名在一起,就能穩贏」,林忠雄解釋,合作的兩人主觀意識不能太強,最重要的是能互相接納對方的意見,不能鬧情緒,而紀氏兄弟現在分別排名世界第六十三、六十四名,實力雖不是頂尖,但是憑他們的默契,能有一拼的機會。
「球是圓的,不到最後關頭,不知道勝利屬誰?」王友信教練說,雖然我們的勝算較小,但是吳文嘉等人是值得鼓勵、期待的。
蔡溫義是我國參加一九八八年奧運的代表團員中,唯一曾於四年前拿過奧運獎牌者。在過去的二、三年間,他一度為病所苦而中止練習,不過在最近的復出賽,他又顯露出能再得牌的實力。
得銅牌的黑馬
一九八四年的洛杉磯奧運,一匹黑馬令專家跌破眼鏡,也為中華民國帶來意外的驚喜。這匹黑馬是蔡溫義,他在舉重的第三級比賽,擊敗頗具實力的若干好手,奪到一面銅牌。
雖然只是第三名,但是在我國體育發展史上,卻也彌足珍貴而且意義重大。因為這是相隔近卅年,我國能在奧運正式比賽中重獲獎牌;況且蔡溫義也不同於前兩位的得主楊傳廣、紀政,是一位完完全全「土產」——未到國外接受過訓練的選手。
不過,大多數人不免認為是因東歐國家的選手缺席,才讓蔡溫義有機可乘。
「幸運的機會是均等」,當時已廿八歲的蔡溫義,曾矢志重上一九八八年漢城奧運的舉重台,與天下的大力士再爭高下,以證明得獎不是全靠「運氣」。
但日期卻那麼遙遠。
「世界舉重人才輩出,任何一次比賽,都會出現新的明星,現在你還是頂尖人物,過些時候便可能被超越」,蔡溫義清楚,時間對一位年近卅歲的運動員是無情的。
事實是蔡溫義病了
從洛杉磯奧運回來之後,蔡溫義擔任左訓中心舉重隊執行教練,負責培訓漢城奧運賽的好手。而在過去三年多的時間裡,一度顯示蔡溫義似乎對舉重已不再留戀,甚至已決定退出。
事實是在洛杉磯奧運後一年,蔡溫義罹患了嚴重的B型肝炎,幾乎已經不能再練習。「往後一、二年的時光,是我一生最壞的情景」,他回憶說,後來經過一年多的休息調養,他的體重仍降了四、五公斤。
雖大病一場,他仍不忘情舉重的挑戰。既然人已瘦了,不妨降到五十六公斤以下的第二級,在最後時刻好好拼一拼,試試看能不能再參加奧運。
今年六月中旬,在國內舉重風氣最盛的台南市,舉行了台灣省舉重協會會長杯比賽。蔡溫義告訴自己這是重建信心的最後機會,拼全力以抓舉、挺舉總和的二六七.五公斤,打破全國紀錄。
這樣的成績在八四年洛城奧運可得金牌,縱使現在只能排名世界第四傑,但已使他再度燃起奪牌的雄心。
絕不同情自己
從今年春天起,蔡溫義開始集中精神,準備參加奧運。他在左訓中心,每星期六天,每天六點鐘起床練習。為了保持爆發力,他經常需要在賽前的二、三天內降體重。「上台幾分鐘裡,你絕對不能同情自己挨餓的身體」,他說:「要告訴自己,平常你是以什麼力量、動作舉起這樣的重量。」
「我在過去的七十四場比賽中從沒有舉過十全十美」,蔡溫義說:「漢城奧運的二百八十公斤,是我參與舉重運動十八年來最主要的目標,也是最後一次的機會。」
「由於年齡的關係,我在今天多少已處於劣勢」,「高齡」卅二歲的蔡溫義說:「大家期望我能再得牌,壓力大,我心中也有點害怕,但是愈怕愈要練。」
今年六月中旬,李登輝總統南下左訓中心,為參加奧運的選手鼓勵加油,在見了蔡溫義之後,李總統勉勵他再發揮四年前的勇猛,再一次榮耀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