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上美術課時,也許您會有這種經驗——不管畫靜物或風景,背景如果不填滿色彩,就被任課老師視為「沒畫完」——那有偷懶到不畫背景的道理。
不過,從中國畫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說法卻行不通。
就像宋代畫家郭熙曾經指出:畫山水要在畫幅上留天、地的位置,最忌「塗抹滿幅」,因為這樣看來「填塞人目」,令人不快。
留白,竟是中國繪畫的一大學問。但留白的位置雖然不著筆墨,並不表示「空洞」、沒有畫完;它仍然是畫面的一部分。
甚至我們可以說,留白的觀念是老子「無為而無不為」哲學在美學觀念上的轉化。
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換句話說,在畫面上留白,並不表示無所表現。它仍然有積極的表現態度——說它「無為」,卻仍然是「無不為」的;即「無」仍是含蘊了「有」的無限可能性。
也就是說,這留白可以是天、可以是雲霧、可以是水,也可以是物體受光的部分。它更是貫穿畫面、無所不在的血脈之氣;或是如老子所言:「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是在無形的「道」中包含無窮的有形萬物。
所以,留白是畫面空間的一部分,正如我們欣賞書法作品,除了欣賞筆畫線條本身,更應該瞭解其字埵瘨〞漯聽梜B,因為這也是造就書法美的主要因素。俗話說:「白紙寫黑字」,這「黑」起碼需要「白」來烘托。其他如金石、剪紙、畫象石、殷周青銅器圖案、陶瓷等,無不表現了留白的美感。
所謂「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實在是很有道理的。古人早已提醒我們注意「無筆墨處」,因為這空靈之處,是使畫面靈活起來的地方,也是提供欣賞者更多想像的地方。它讓人餘味無窮。
清代畫家張式更具體地指出:「三尺紙畫一尺畫,餘紙雖無畫,卻有畫在。」「煙雲渲染為畫中流行之氣,故曰空白,非空紙。空白即畫也。」
總之,在「無」的意識支持下,仍要表現的是通氣有神的、有機的、活的空間感。這與西洋傳統繪畫不同;中國人把握空間的藝術手法,除了「實」之外,更重視「虛」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