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工作與生活融合,樂在分享,是我們創立飛魚的目的,『婚紗』只是支撐美術館運轉的基礎。」屏東長大、高職畢業後就到大型婚紗店一路磨到攝影師的李忠勳,跟來自雲林、擔綱造型化妝的李盈慧異口同聲說。
4年前,由於對傳統婚紗攝影的功利取向與制式規格深感厭倦,這對情侶毅然在台南貸款創業。第一年兩人擠在6坪不到的「住辦合一」空間,廣接各種小案子、用冷水澡磨練鬥志,卻始終堅持以「交朋友」的心態服務客戶,努力讓新人覺得拍攝婚紗的每個環節都是在預演「幸福」。
去年8月,客源漸穩、組織規模也擴大的「飛魚」第3度搬遷,他們相中了民權路上一棟擁有寬闊天井的4層樓、共120坪的老公寓。在努力說服屋主以出租(月租4萬元)代替賣屋後,善於經營畫面的兩人親自設計與監工,2樓以上分層規劃為禮服展示區、工作間及攝影棚,更奢侈地把1樓空間(約42坪)設為不收場租的展覽空間,開幕以來已辦過5檔展覽。
善於扮演溝通橋樑角色的李忠勳說,他不忍見到身邊許多有才華的設計師朋友「為了餬口亂接工作」(例如賣薔薇派),「他們的作品都很有力量,只是欠缺發表的平台與知音。」而最開心的回饋是聽見來此跟他們深聊或觀摩他人作品的朋友,在離去前大吼一聲:「我要開始(振作)了!」
去年底,在年輕工作夥伴們一致同意下,「飛魚」展開了另一項熱血計畫──要利用休假,環島替65歲以上、年輕時沒有拍攝過婚紗的弱勢老人免費拍攝有生命故事的婚紗照。消息傳開,有孫女為已經罹病的奶奶報名,有老爺爺捧著玫瑰花、在過世十多年的老伴墳前笑中帶淚地說:「我又把妳娶回來了。」
感性細膩、笑容甜美的李盈慧說,做這些「節外生枝」的公益活動雖然忙碌也勞心,卻能讓自己的生命更充實、快樂。
「唯一遺憾的是,大夥兒都忙到少有時間好好享受這處夢想已久的空間,無論是窩在椅子上讀一本書,或是賴在天井下發呆曬太陽。」

不論新人或路人,踏進「飛魚」都要幸福喔!右圖為保存老屋原味的攝影棚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