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夏天,涼風、豔陽、沙灘、海浪,海南島北緯18度的熱帶誘惑,這裡是中國大陸正在打造的國際旅遊島。
時間回到90年代,海南觸目所及盡是滿坑滿谷的荒地,台商帶著資金、技術及作物品種來此拓墾,二十年的辛勞,奠定了海南農業的基礎,打造出全大陸唯一的熱帶水果生產基地。
但成也土地、敗也土地,海南近年發展休閒觀光,為求開發而大舉徵地,農業台商失地千萬畝,面臨被迫「打包回台」的困局。
如果放棄土地密集的農業生產,海南台商有沒有其他選擇?
《光華》採訪團隊前進海南島,帶回來自瓊島的第一手報導,將分期刊出台商歷經滄桑的故事。
本期首先直擊他們辛苦打拚的果實,以及面對未來無「地」立足的心理焦慮;下一期則聚焦晚近「上島」的「新海南」,看他們以靈活的人脈、熱血青春的資本,擁抱島上正夯的休閒產業。
海南是老的戰場,已成焦土,但也是新的戰區。農業台商能不能找到新的出路?
海南檔案
面積:34,000平方公里
人口:860萬人
省會:海口市
全台國內生產總值(GDP):390億美元
人均GDP:4,400美元

人工填出的三亞鳳凰島,黃昏裡流露出旅遊島的閒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