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詹朝陽
1966年生於台灣省雲林縣
現任「黑白新聞周刊」攝影記者
〔圖片說明〕
P.120
七號公園預定地,曾經是台北市內最大的違章建築區,兩千多戶的低矮平房,與建國高架橋另一邊的高樓叢林一對照,彷彿兩個世界。
P.121
午後的廣場,老人閒坐一隅,在樹蔭下,享受冬日的陽光。
P.122
沒有子女承歡膝下,沒有孫兒嬉鬧身邊,孤獨的老人只得豢養寵物。在與小鳥溝通時,才能從他歷經滄桑的容顏找到春天的笑意。
P.123
曲曲折折的小巷子裡,有著安安靜靜的棋局。突如其來的快門聲,打斷了接近分曉的勝負。
住的地方就要拆了,不知何去何從的老人,枯坐門前,想著明天的落腳處。
P.124
在七號公園預定地的竹林觀音像前面看見他——他遞過來一架老舊的相機,要我幫他拍照留念。他擺出一個pose,架勢十足。
P.125
年老的他,為了保護容身養老的破舊房舍,走上街頭,發出不平的怒吼!
P.126
曾經風光一時的國際學舍,在怪手的咆哮聲中,登時化為斷垣殘壁,圍籬豎起,人們可在最後的一瞥裡,看到它的表情?!
P.127
工人忙著拆屋,手中拖著米酒瓶的老者悄悄走入圍觀的行列。旁人看不出他是惋惜或是慶幸?
P.128
僅需數個月,一片莊園夷為平地。不久後,一座嶄新的??公園落成啟用時,又有多少人會記得這奡蕈g發生的故事。

作者:詹朝陽 1966年生於台灣省雲林縣現任「黑白新聞週刊」攝影記者 七號公園預定地,曾經是台北市內最大的違章建築區,兩千多戶的低矮平房,與建國高架橋另一邊的高樓叢林一對照,彷彿兩個世界。

午後的廣場,老人閒坐一隅,在樹蔭下,享受冬日的陽光。

沒有子女承歡膝下,沒有孫兒嬉鬧身邊,孤獨的老人只得豢養寵物。在與小鳥溝通時,才能從他歷經滄桑的容顏找到春天的笑意。

曲曲折折的小巷子裡,有著安安靜靜的棋局。突如其來的快門聲,打斷了接近分曉的勝負。

住的地方就要拆了,不知何去何從的老人,枯坐門前,想著明天的落腳處。

在七號公園預定地的竹林觀音像前面看見他——他遞過來一架老舊的相機,要我幫他拍照留念。他擺出一個pose,架勢十足。

年老的他,為了保護容身養老的破舊房舍,走上街頭,發出不平的怒吼!

曾經風光一時的國際學舍,在怪手的咆哮聲中,登時化為斷垣殘壁,圍籬豎起,人們可在最後的一瞥裡,看到它的表情?!

工人忙著拆屋,手中拖著米酒瓶的老者悄悄走入圍觀的行列。旁人看不出他是惋惜或是慶幸?

僅需數個月,一片莊園夷為平地。不久後,一座嶄新的??公園落成啟用時,又有多少人會記得這裏曾經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