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拔約二千公尺的梨山地區,它的「身分、地位」實在是特殊而多變。
早期的梨山,是交通不便的窮鄉僻壤,要走上三天三夜才能到平地,常人根本不知它在那裡,更沒人願意造訪。
隨著中部橫貫公路的開發,加上地處風景精華區,它吸引了絡繹不絕的觀光客。
當梨山培養出溫帶果蔬之後,它立即成為王冠上的鑽石,沾上邊的都聚了不少財富。
如今在環保意識高漲的情勢下,陡坡種果樹、農藥殘餘流入水庫、水庫優氧化和特稀有動物的保護等問題,一再被提及,遂使梨山身陷目前的尷尬之局。
梨山原名「薩拉茂」,位於中橫中段的大甲溪上游。區內以雪山山脈為主體,崇山峻嶺、峭壁深谷,構成一幅壯麗景色。
早期梨山交通極不便,泰雅族人沿河谷散居。漁、獵和火耕是他們傳統的生產方式,作物為自給自足的甘薯和小米。

梨山所開發的果樹和高山蔬菜,帶給當地居民較好的生活;但長久未注重水土保持的結果已危害到土質和水源的汙染。(張良綱)
「爸爸宋」的貢獻
民國四十六年秋天,由一百名國軍退除役官兵組成的農墾隊,從台中出發,徒步攀越中央山脈到達梨山,在山頂上找到一塊有水源且較平緩之地從事開墾,從此改變了這個山區的一切。
提到這段梨山的開發史,當地泰雅族人特別感謝有「爸爸宋」之稱的福壽山農場場長宋慶雲。
在梨山經過一個冬天的拓荒與觀察,農墾隊發覺在這海拔二千公尺的地方,年均溫在攝氏七度以下的時間最少有一千小時。在地處亞熱帶的台灣,是難得的低溫帶,極適合種植溫帶作物。
「當時台灣的溫帶水果幾乎全仰賴國外進口,一顆旅行一個月的日本蘋果要賣新台幣五塊錢,而那時一塊錢都可以買到一大簍香蕉了」,宋慶雲回憶說。
試種成功後,為了安頓開闢橫貫公路的榮民,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除了規劃福壽山農場和武陵農場,還協商林務局,撥出橫貫公路沿途的部分林地給榮民開墾果園。
當地泰雅族山胞,則在福壽山農場的輔導下,利用山地保留地種植果樹。便利的橫貫公路是最佳的運輸管道,一箱箱的梨子、蘋果運到山下後變成財富,促使梨山迅速繁榮起來。

梨山所開發的果樹和高山蔬菜,帶給當地居民較好的生活;但長久未注重水土保持的結果已危害到土質和水源的汙染。(張良綱)
「寸土寸金」的梨山
泰雅族人富裕後,紛紛改善家庭環境,洋房、汽車、全套家電用品齊全,其現代化的程度不下於都市。「在民國六十到七十年的黃金時代,這娷痕蓮O外國進口汽車大展的場地,山地味道逐漸消逝」,一位當地的居民說。
外來人口多,也是衝淡這兒山地色彩的原因之一。
來自中國人陸各省的榮民就佔了梨山總人口的二分之一。不少本省的平地人也聞風而至,除了做生意和到果園打工之外,還有一種人是來當「包商」。
梨山果園賺大錢的消息傳出後,許多人都想來「淘金」,但梨山的林地均為國有、榮民的輔導地、或山胞的保留地,都只有使用權,無法買賣或租讓。
然而,有些榮民年老體衰無力耕作;山胞的果園也常因缺乏管理而經營不善,於是包商便挾著資本、農業技術和產銷經驗上山,以高價向地主私下承租果園來種植。
由於水果的利潤甚厚,只要經營得法,即使扣除租金,所得仍頗為可觀,幾年下來也能致富。

梨山所開發的果樹和高山蔬菜,帶給當地居民較好的生活;但長久未注重水土保持的結果已危害到土質和水源的汙染。(張良綱)
人口外流情況嚴重
錢多,反倒促成人口外流。和平鄉公所民政課長謝藤亮表示,土地多的泰雅族人,以一公頃廿到四十萬元的價格租給包商,每年有一、兩百萬元的收入。由於山上沒事做,他們紛紛遷往平地,「勤奮積極的,會另外找一份工作;但很多泰雅族人缺乏理財的觀念,他們下山只是為了想辦法花錢。」
教育問題是促使人口外流的另一個原因,梨山沒有國民中學,孩子上國中以後就得到平地寄讀。事實上,許多重視教育的家長,怕孩子的程度跟不上別人,在他們小學四、五年級時就想辦法遷往平地就學。
這些出外的人,一部分仍會返回山堭絢猼G園,增加了梨山與平地交流的機會。
「但也有不少人把平地人的不良習慣帶回山上,使村裡的風氣變壞」,和平鄉婦女會前任理事長詹秀美是泰雅族人,住在距梨山廿公里的環山部落——這裏一度以嚴重的酗酒問題引起外界注意。
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的副教授林宜長,去年曾在這兒作實地調查,發現當地人常因喝醉酒發生車禍、或誤飲農藥死亡;也有不少人長期酗酒而罹患肝硬化。針對這些情形,梨山衛生所積極推行「不酗酒運動」,藉著宣導,希望能革除這項惡習。
乘車經過橫貫公路,可以發現從佳陽到思源埡口之間已全闢成果園,開發面積達四千多公頃。
據說每年三、四月果樹開花,遠近一片粉白嫣紅;夏、秋季節則結實纍纍,遊客可盡享眼福和口福;但是這些美景、美食背後卻有嚴重的危機。

環山部落是一個充滿傳奇的世外桃源。(張良綱)
社會成本過高
利之所趨,梨山的果園愈擴愈廣,可是輔導地和保留地有限,便產生了許多侵佔林班地的濫墾地,由於林班地原多是陡坡,容易崩塌,造成水土流失,並不適宜耕作。
為了提高質、量,農民所下的肥料和農藥份量也愈來愈重,大雨一來,難保不被沖刷到大甲溪中。
這些違法現象,在缺乏有效管理及適當的輔導下,情況日益嚴重。
位於大甲溪中游,供應台灣中部水源的德基水庫,民國六十三年興建完成後,就發現原本預估一百廿年壽命的水庫,因為每年一百餘萬立方公尺的淤砂,壽命減少了五十年。而當優氧化問題產生後,水庫水質更岌岌可危。
為了保障水庫集水區安全,舒緩梨山土地過度開發與濫墾,民國六十八年,政府開放蘋果進口,致國產蘋果價格一落千丈。
然而當時適逢高山蔬菜行情看好,農民紛紛開闢菜園,改種蔬菜。果樹是多年生植物,起碼根能抓土,只要不施用除草劑,地面還可長草;蔬菜的病蟲害多,且一年數耕,對土質和水源的汙染為害更甚。因而大面積種植蔬菜的福壽山和武陵農場,一時之間成為大眾交相指責的對象。
一場經濟與環保的爭戰在梨山於是展開。
當政府要在民國七十八年內,強制執行砍除樹齡已屆卅年衰退期的果樹時,部分農民組成的「梨山農民權益促進委員會」,發動請願,要求暫緩此項行動。
去年五月十三日,他們更進一步主動邀請前行政院經建會主任委員趙躍東,和前農委會的主任委員王友釗到梨山實地勘察。終於爭取到五年的緩衝期,再給民眾一個改善水土保持的機會。
梨山地區的農民種果蔬付出過高的社會成本,是始料所未及之事;幸好政府在極力推行環保方面,還有一點成績。

兒童升學,一直是梨山居民「頭痛」的問題。(張良綱)
清流中復育櫻花?吻鮭
位於梨山武陵農場的七家灣溪,有種國寶級的魚——櫻花●吻鮭。這種冷水性迴流魚類,是目前台灣碩果僅存的冰河期動物,極具研究價值,在幾年前曾因遭濫捕而瀕臨絕種。民國七十三年,農委會特地設立保護中心,並積極展開人工復育計畫。
今天,數百多條活活潑潑的櫻花?吻鮭已復育成功,放入七家灣溪中。保護中心主任張乾鋁,指著一群群在溪流淺灘上產卵的魚說:「每到春天,這溪奡N會孵化出成群的魚寶寶,生生不息。」
櫻花●吻鮭已經過陣痛而復育成功;但梨山仍然特殊而多變,在經過長期的繁榮後,面對過高的社會成本、影響環境深遠的果蔬種植,是否能有改變?就得看果樹主人們未來四、五年間的抉擇了。
〔圖片說明〕
P.129
高海拔的梨山地區,是中橫公路及中橫支線的要衝,交通便捷。
P.131
梨山所開發的果樹和高山蔬菜,帶給當地居民較好的生活;但長久未注重水土保持的結果已危害到土質和水源的污染。
P.132
環山部落是一個充滿傳奇的世外桃源。
P.133
兒童升學,一直是梨山居民「頭痛」的問題。
P.133
可別小看牆上那張密密麻麻的東西,這可是左鄰右舍賒帳的明細哩!
P.134
梨山雖僻遠,仍然受到政府的關注,圖為前經建會主委趙耀東,親赴梨山了解水土保持的情形。
P.135
(右)人口外流的問題雖然嚴重,宗教信仰仍不可廢,大夥協力來蓋教堂。

可別小看牆上那張密密麻麻的東西,這可是左鄰右舍賒帳的明細哩!(張良綱)

梨山雖僻遠,仍然受到政府的關注,圖為前經建會主委趙耀東,親赴梨山瞭解水土保持的情形。(張良綱)

右)人口外流的問題雖然嚴重,宗教信仰仍不可廢,大夥協力來蓋教堂。(張良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