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禪詩,它道盡人生;似明鏡,它看遍世事,但是它從不發一言一語。
野柳平台不言不語千萬年,海蝕、風化為它妝扮容顏,它從未拒絕人們的眼光與想像——
四歲小童說它是一塊塊甜美的巧克力蛋糕;女詩人從它看到了時光的溫柔和纏綿;瑟縮在華廈前的流浪漢認為它在嘆息生命的蜿蜒;陶醉在愛戀中的情人為它許下永恆的誓言……
原先學的是化工,周相露最後選擇了攝影為業。一九八二年初秋,在一次機緣下,他深受野柳平台萬千變化形貌所感動,從此與岩石結下十年不解之緣。藉著快門,周相露試圖傳達他對奇石意念的表達;透過中國式的藝術理念,他要賦與野柳空間和時間的哲理。
然而隨時光流轉,周相露對野柳奇石有了新的感動,野柳擴大了他的心靈和視野,「到野柳拍照,是去找老朋友閒嗑牙,誰計較老朋友見面,該聊些什麼呢!」野柳就是野柳,周相露開始隨意塗抹他的底片,超越所有的藝術理念。
「野柳十年」記錄了野柳,也記錄了周相露,它要說些什麼全憑你去想像,就像老禪師說的:「吃飯、喝茶就是禪,不要胡思亂想!」野柳是不必胡思亂想的!
〔圖片說明〕
P.56
十年親近,周相露嘗試在底片上改變野柳岩石色澤,形成另一種風化作用。

精緻演出及道具,是戲團脫穎而出的基本條件。圖為小西園在七十八年,耗資百萬,自大陸泉州訂製的全新古典戲台。(鄭元慶攝)(鄭元慶攝)

從廟口野台到國外一流劇場,傳統戲團打出了另一片新天地。(周相露 文.魏宏晉)

近四十年來,不論晴雨,上厝莊新丁宮的老戲迷總是跟著小西園追戲。然而一旦老輩凋零,新生代還會「逐廟而看」嗎?(周相露 文.魏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