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之前,好事多磨
後四川掀起保路風潮,總督瑞澂與統制張彪調派四十一標新軍火速前往川境,使原本蔣翊武策劃的革命行動受阻。同時,革命黨員余七拋擲炸彈暗殺瑞澂失敗。一連串的事件促使孫武決心與蔣翊武聯合,以免遭到張彪個別擊破。
蔣翊武因被調離,團結一致的革命黨員公推孫武為起義領導人,決定農曆八月十八日晚上舉事。
起義前,孫武在漢口俄租界製造炸彈,不慎引起爆炸,俄警馳至,所有黨員名單及武器均被搜走,余七走避不及被捕,革命行動再一次遭受打擊。
爆炸事件之後,蔣翊武從岳州趕回,使革命力量恢復元氣。但是發難前夜,清廷接獲密報,大肆搜捕革命黨人,彭楚藩、劉復基、楊宏勝三人先後被捕,不但使原先的計畫再度受挫,也使三位同志在起義前犧牲了。
「辛亥三烈士」受刑的同時,彭楚藩的妻子余氏跳樓殉夫,楊宏勝的幼子狂喊抗議……,革命的火種,也因烈士們的犧牲,將原本只求安身立命的廣大群眾點燃了。
新軍工程八營熊秉坤得知三烈士的壯烈犧牲,化悲憤為力量,趁機取槍射擊排長,這是開國首義的第一槍。

武昌起義成功,革命黨人向冉冉上升的青天白日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