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第一屆生技醫藥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與本庶佑
首屆生技醫藥獎由美國德州大學詹姆斯.艾利森博士及日本京都大學的本庶佑博士共同獲得。艾利森發現CTLA-4(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抗原4),本庶佑發現PD-1(計畫性死亡受體1),能夠對抗腫瘤,並據此研發新的治療方法。兩人的發現與研究都已經過臨床試驗,證實對治療癌症有效,並已應用於抗癌用藥上。
66歲的艾利森為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系主任與免疫治療研究平台執行主任,專長為免疫學及癌症生物學。
1995年他與另一位科學家發現CTLA-4,且他的團隊首先證明CTLA-4阻斷T細胞抑制性受體,為控制免疫系統的重要關鍵,並成功研究出活化T細胞殺死癌細胞活性的方法,進而應用於癌症的治療,並成功研發單株抗體藥物,對癌症末期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有顯著治療效果;2011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核准上市。
72歲的本庶佑為京都大學大學院醫學研究科免疫基因醫學講座教授,1992年便發現PD-1是T細胞上的抑制受體,研發此受體的阻斷劑,可以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
而數種抗PD-1的抗體已由美國FDA核准為治療癌症的試驗新藥,對於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黑色素瘤和腎細胞癌患者有反應,已有專家預言PD-1與PD-L1阻斷劑,將引領肺癌治療走向全新境界。
詹姆斯.艾利森去年甫獲英國《經濟學人》頒發創新成就獎。艾利森幼年時母親罹癌去世,因而激發他鑽研疾病學,但過去10年少有成果,癌症免疫療法也曾遭受質疑,如今獲致成果,能夠造福許多患者,讓他欣慰不已。
在20年前就發現PD-1、近10年才確定PD-1分子的功能的本庶佑,當時並未預期它是治療癌症的好方法,如今癌症免疫療法已為醫藥研發主流,本庶佑笑稱:「真有美夢成真的歡喜。」

唐獎獎章取螺旋DNA曲線及龍的意象,是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的作品。